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南坪站及上部基坑开挖工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隧道埋深以及基坑分层开挖、岛式开挖和盆式开挖过程中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以此分析基坑开挖对下部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上部基坑深度一定时,隧道埋深越大,则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越小;不同的基坑开挖方式对下方隧道的影响存在差别。推荐此类基坑工程采用岛式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建明挖隧道从既有高架桥墩之间穿过,基坑边距离桥墩较近时,基坑开挖对桥墩的变形及受力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基坑开挖过程中保证既有桥墩的运营安全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基于一典型案例,建立整体有限元模型,验算基坑开挖对桥墩的变形影响规律,提出了四条减小基坑开挖对桥墩变形影响的方法:从总体方案入手,尽量减小桥墩处基坑开挖深度;合理增加基坑围护结构刚度;做好止水设计,严格控制基坑内外水土流失;合理设计基坑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隧道影响的计算与评价是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某基坑开挖为算例,按照隧道-土体-基坑围护结构共同作用,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基坑边线与隧道轴线成0°、30°、60°和90°夹角的4种工况,分析基坑与隧道轴线不同交角条件下,基坑开挖对隧道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变形和内力的改变更加明显;随着与基坑距离的增大,隧道结构受基坑开挖的影响逐渐减弱;隧道与基坑的相对位置不同,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差异明显,随着二者交角的增大,隧道结构的竖向变形逐渐增大,侧向变形逐渐减小,而轴力和弯矩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市滨海大道下沉隧道段超长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基坑分部开挖工法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坑中坑的开挖,增大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对基坑整体稳定具有控制性作用;基坑分部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开挖对基坑土体的扰动次数,降低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在满足施工期路面交通的前...  相似文献   

5.
周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3):160-163,171
以上海市某商办楼基坑项目为背景,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地表沉降、地连墙、水位、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开挖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并分析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周围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沉降增加的速率不同,开挖基坑上半部分沉降较慢,开挖到中下层沉降速率加快;基坑开挖造成地连墙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形形态,且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最...  相似文献   

6.
伍峻 《公路与汽运》2020,(2):133-135,146
南坪快速路高架桥桥台基坑邻近既有平南铁路,基坑开挖可能对邻近铁路、管线及周边建筑产生影响。文中主要以37#桥台基坑为例,制订基坑开挖施工监测方案,对基坑开挖施工中围护桩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及周边建筑、管线和邻近铁路的沉降进行测量,分析基坑自身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桥台基坑开挖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水平位移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从而对基坑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为了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水平位移的位移范围,保障基坑的稳定性,促进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通常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会设计一套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案,即用相关仪器对基坑深层水平位移进行观测。但该方法仅能反映基坑侧壁斜孔的局部位置变化,且在该监测方式下是无法从整体上掌握基坑边的深层水平位移变化。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加强对基坑侧壁深层水平位移的掌握与控制,采用一种常见的数学软件Maple来对某工程中开挖基坑侧壁的深层水平位移进行拟合计算,探讨最接近实际深层水平位移取值的范围,为后期基坑开挖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促进基坑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软土基坑工程开挖的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针对软土基坑开挖中普遍存在的开挖深度以及空间效应,考虑分区开挖与挡墙加固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以上海市五坊园基坑工程为背景,进行开挖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动态响应的追踪研究。采用现场设点实测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位移、支撑轴力、立柱隆沉及邻近管线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并将实测数据与类似条件的软土基坑开挖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施工过程中软土基坑自身结构及周边管线的变形特性,探究开挖深度与空间效应对不同位置基坑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对围护墙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和深度效应;浅层土体开挖时(2 m深度范围内),基坑侧移空间分布主要受开挖顺序、土层性质和基坑阳角等因素影响;深层开挖时,基坑侧移体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第1道支撑主要受土层流变影响,轴力在第2道支撑拆除阶段达到最大;由于底板硬化作用,第2道支撑轴力在底板浇筑阶段先增大后减小;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围护墙和立柱桩产生向上的位移,由于更加靠近基坑中心,立柱隆起值大于围护墙隆起值;基坑开挖深度越深,附近地下管线的沉降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FLAC3D的基坑开挖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帆  张庆  刘哲 《路基工程》2011,(5):69-72
运用FLAC3D软件对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不同的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重点研究同一基坑的不同开挖方法对基坑侧壁、支护桩、坑底隆起等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结合施工经验和数值分析,对基坑开挖方案进行设计,择优确定开挖方案,合理控制基坑变形,从而达到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造价和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于升才 《路基工程》2018,(3):224-228
运用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邻近既有地铁结构的某工程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在开挖过程中地连墙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开挖对既有地铁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会引起基坑长边中间部位的坑外地表发生沉降;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围护结构的变形模式为“内凸型”,最大水平变形发生在基坑长边中间部位的坑底附近。  相似文献   

11.
胡欣 《路基工程》2015,(6):151-155
为探讨基坑开挖过程对既有隧道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模拟三种工况下基坑的开挖对既有隧道截面弯矩、土压力、直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各工况下隧道的内力与变形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既有隧道截面纵向弯矩变小,横向弯矩变大,导致既有隧道的横向直径拉长,纵向直径压短;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横向土压力减小,导致横向内径增大,纵向土压力有所增大,导致隧道截面纵向内径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的深度越大,开挖影响隧道结构的弯矩与位移越小;隧道与基坑的水平间距越小,基坑开挖影响隧道的弯矩与位移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中的基坑竖向位移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分步开挖的过程中,基坑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坑底中心位置;基坑竖向位移随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最大值为60.1 mm,为基坑深度的4.32‰,符合规范要求(3‰~5‰),能满足基坑竖向位移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地铁站基坑开挖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并导致周围地下构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结合陈家祠地铁站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的工况,分析基坑开挖对国家级文物建筑-陈家祠堂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邻近文物建筑站在基坑开挖及地铁运营时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彭智勇  杨秀仁 《中外公路》2019,39(2):206-210
合肥市某交通枢纽广场工程存在大面积基坑开挖,施工区域底部和侧部存在地铁4条盾构隧道下穿和侧穿,其中一条盾构隧道距离东区基坑底部4.5m,距离西区基坑侧部11.3m,且已运营,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拟基坑内开挖保护区采用"双排桩+斜撑"方式支护、"分段+跳挖+底板封闭"方式开挖,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到开挖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开挖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5.
邻近隧道进行基坑开挖会破坏周围土体平衡状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最终将对隧道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基坑开挖所导致的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提出双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软土中双基坑开挖对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对比简化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可得: 该简化解析法精度较高并且计算简便。此外,针对基坑侧壁与隧道轴线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间距等不同工况,分析双基坑平行隧道、双基坑垂直隧道、双基坑斜交隧道3种布置情况下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了隧道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软土基坑工程中,时空效应对基坑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优化基坑开挖的施工组织,利用时空效应为基坑服务是基坑工程的重要课题。两个基本相同的基坑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基坑开挖组织方式而使得基坑变形差异较大,从时空效应的角度分析了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和有支撑暴露时间对变形的影响,为后续开挖施工组织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区,特别是在环境复杂敏感的中心城区,分析基坑开挖时应考虑时间效应。结合上海某基坑工程案例,考虑土体固结、流变特性等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对基坑开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讨论。分析表明,考虑时间效应的基坑开挖分析更接近工程实际,以此可指导深大基坑的设计施工规划部署工作。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调整优化后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减小了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环境的影响,合理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可为相似深基坑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铁路连云港至镇江线五峰山长江大桥南锚碇基坑为研究对象,依次论述了基坑支护、基坑开挖两个施工阶段。基坑支护阶段主要是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基坑开挖阶段主要是结合信息化施工对整个开挖过程进行监控来满足各种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拟建公路下穿高铁高架桥,在开挖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会对临近桥梁下部结构和周边土体产生影响。该文依据某实际公路下穿高铁高架桥工程,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分析在高铁高架桥正常运营情况下,基坑开挖不同深度对桥梁墩顶、桩基础和周围土体的影响,以确保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分析表明:基坑开挖方案在各施工阶段对高铁高架桥桥墩及基础的变位和内力影响均在规范限值内;在基坑开挖至1.0 m时,基坑边坡开始塌陷,在施工阶段应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避免基坑边坡塌陷,造成对桩基础和周边土体的扰动。  相似文献   

20.
基坑开挖会造成立柱上浮,引起钢筋混凝土支撑的附加弯矩,严重的会造成支撑失稳。通过系统监测超深长条形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断面处地下连续墙和立柱上浮量,该文总结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上浮和规律,得到了影响基坑立柱上浮的三个因素:开挖深度、开挖速度和立柱位置。从而推导了立柱上浮造成的钢筋混凝土支撑附加弯矩和立柱上浮力的计算方法。根据监测结果,计算了某基坑施工过程中立柱上浮造成的钢筋混凝土支撑附加弯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