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船员为经营与管理主体的船员劳务产业,如何实施人本管理呢?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专业化船员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本管理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2.
船员外派晃内河航运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方针调整的产物,通过对内河船员劳务外派的和前景的探讨,以期对这一新型产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及中国船员劳务外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06,29(1):16-18
通过对国际船员劳务市场、船员资源结构、船员工资标准、船员合同期限等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开发中国远洋船员劳务外派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呼吁中国政府和从业机构及时把握机遇,减少制约船员劳务外派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进一步加大船员外派的开放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引入更多的境外船东和船舶管理公司,提高中国船员劳务外派在国际市场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12,(18):14-14
近期受国内沿海运输市场的运价缓慢回升影响,船员市场也逐步趋于稳定,但仍旧处于低谷。大部分船员的工资没有及时的按市提升;停航船舶的数量仍然较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船员劳务企业在船员的派送上难度依然存在,船员市场的冷清唤不起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船员资源与船员市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05,28(1):35-36
通过对中国现有船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大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高素质远洋船员的资源严重短缺: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对船员资源的需求很大,如何让中国的航海教育、培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给我们广大船员管理者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希望中国在船员劳务外派、船员培训体制上进一步改革开放,让更多的境外船东、船舶管理公司和培训机构深入到中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中国船员。  相似文献   

6.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08,31(1):23-25
中国目前的船员体制已不能适应现在航运形势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在船员管理体制、船员招募体制,还是在船员分配体制上等都存在诸多弊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船员劳务外派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造成他们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抓住机遇,深化中国船员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中国船员劳务外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晖 《世界海运》1996,19(3):13-14
分析了当前国际船员劳务问题的现状,从STCW公约和《船员劳务研究报告》的修订的角度,探讨了这两个文件修订后对国际船员劳务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外派船员权益保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琦 《航海技术》2005,(5):69-70
中国的外派船员业务始于1979年,交通部从1993年开始将船员劳务外派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提到议事日程,为全国船员劳务外派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目前,尽管我外派船员还是以普通船员为主,但包括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在内的高级船员的外派比例正在逐年增加,截至2004年11月我国的外派船员人数为4.4万人,占在外劳务总数的8%。  相似文献   

9.
天津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劳务合作公司的船员计算机管理,以船员调配为核心,并建立船员健康,技术,管理费用等接口系统,使该公司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顾剑文 《世界海运》2007,30(1):23-25
通过对中国船员劳务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要扩大培训船员的数量,提高培训质量;在船员培养方面要加强与境外船东的合作;进一步建立市场化的船员公司;不断完善中国船员劳务市场;引导船员合理流动。结合中国船员资源管理和中国船员市场的自身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船员要成规模进军国际船员市场尚需时日。只有进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船员资源,才能让更多的中国船员进入国际船员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