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初诊时漏诊和误诊的状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3年来收治的4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22例,主要是高血压病和冠心病。误诊4例针主动脉瓣狭窄等误诊为HCM,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剔除。结论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均较高,综合病史,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望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568例腮腺肿瘤的分析,总结了腮腺肿瘤常出现的临床症状,提出了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并对术后并发症,误诊原因,复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腮腺肿瘤的发生、诊断、误诊原因;及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我院1956—1979年所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经病理证实的37例中恶性33例,良性4例。对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临床特点,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一种儿童时期少见而极易误诊的疾病—神经母细胞瘤。包括临床主要症状、首发症状、化验、X光检查及尸解报告。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对误诊原因作了分析,监对鉴别诊断要点作了讨论,提出可疑病例均应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正>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临床发生率日益增多,其处理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现对我院1970年7月至1985年7月15年间2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其中早孕者加例,中孕者4例,晚孕者5例,占同期肌瘤患者1377例的2.1%.发病年龄25岁~47岁,平均年龄33岁. 29例主要表现为停经及子宫大于妊娠月份.有阴道出血者借助B超和HCG定量可与葡萄胎鉴别.术前误诊3例.29例中,20例早孕的处理方式为:单纯人流术、刮后子宫全切术,单纯子宫全切术.其中一  相似文献   

6.
本组23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中17例先后被误诊。对其容易误诊的疾病及症状做了归类及分析。并列举了3例少见类型的误诊经过及治疗随访结果。总经了诊断、治疗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的多器官损害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形式认识不够。关键是要经常考虑到肝豆状核变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枢椎椎弓骨折是一种少见的上颈椎骨折,容易误诊。1971年~1989年,我院收治7例。诊断依据受伤史、临床特点及X线检查。治疗结果:优6例,良1例。作者探讨了以下3个问题:①损伤机制;②误诊原因及其防止方法;③关于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保守治愈。只有少数Ⅲ型骨折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或合并有晚发性脊髓损伤时才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生成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112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微淋巴管密度(LVD),并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周边区LVD(P-LVD)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及P=0.033),且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肿瘤中心区LVD(I-LVD)则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均无关。结论 P-LVD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检测LYVE-1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指标,为进一步临床制定抗淋巴管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者总结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CT表现,并对其中4例漏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胆囊区肿块是胆囊癌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征象。薄层增强扫描是提高CT诊断率和减少漏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3、10(MMP-3、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病变的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等方面的关系,探讨MMP-3、MMP-10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非典型增生、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3、MMP-10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实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31/42)、25.0%(3/12)、8.3%(1/12),MMP-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32/42)、33.3%(4/12)、0%(0/12).MMP-3、MMP-10的表达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每两组的统计学检验显示,MMP-3、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MMP-3、MMP-1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均有关(P<0.01);MMP-3、MMP-10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1),联合检测MMP-3、MMP-10可提高子宫内膜腺癌的检出率.结论 MMP-3与MMP-10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且联合检测MMP-3与MMP-10可提高子宫内膜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对964例不孕症患者用碘化油和泛影葡胺分别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为慢性输卵管炎、生殖器结核和子宫粘连。用油剂和水剂造影后2年内妊娠率分别是75%和90%。两种造影剂相比,显影的清晰度基本一样,但油剂易逆流入静脉血管内,有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文章还讨论了血管逆流的原因和造影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总结5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了本病的诊断名称和发病原因,认为它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本质上是由于乳腺分泌紊乱所引起,与乳癌极难鉴别。为此,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本病易误诊为乳癌的原因以及与乳癌的临床鉴别,最后还就治疗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1]。随着超声显像技术的普及,为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就我院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胆囊癌声像图特点及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各型胆囊癌的超声诊断要点。临床资料40例均为我院近3年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66例经活检和手术后病检及头颅 CT 扫描诊断为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本病发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成年人,病程一般较长,早期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颅脑 X 线检查等,避免误诊,并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病残。同时还就该病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青年乳癌     
本文报告青年乳癌(30岁以前)41例,占我科同期乳癌病人的5.46%(42/1749),报告了临床资料,讨论了青年乳癌与哺乳和生育的关系:多生育的青年妇女发病率高,占58.5%(24/41),作者认为;对已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不论组织类型如何,只要能做到彻底根治,达到临床绝对治愈切除(R>N)即Halsted's术,术后再辅以放疗、化疗,还是能提高长期生存率的,讨论了青年乳癌的特点和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48例多发性骨髓瘤入院时误诊为骨骼。肾脏、肝脏.造血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而本身被漏诊,漏、误诊率66.7%。临床分析表明,40岁以上病人如有:进行性骨痛;原因不明的贫血或红细胞缗钱现象;血沉明显增快或高球蛋白血症;反复感染,持续性蛋白尿或不伴高血压的肾衰;扁平骨肿块;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受损等情况时,应疑及本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血栓调节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栓调节蛋白 (TM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等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5 0例子宫内膜腺癌、10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M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TM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P <0 .0 5 )。在子宫内膜腺癌中 ,T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 ,随分期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降低 (Ⅰ期 76 .5 % ,Ⅱ期 6 3.6 % ,Ⅲ期及其以上者 2 0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TM表达水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转移有关 ,有望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沈彰高速公路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结合实际阐述了设计中应当遵循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基本设计原则,详细地分析了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为其他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HSF1与XAF1基因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EC组)、3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NE组)中两者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SF1阳性表达率为76.6%,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6.4%(P<0.05);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XAF1阳性率分别为31.2%和72.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组中HSF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组中XAF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SF1与XAF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SF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XAF1的表达致使细胞过度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导致肿瘤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范围小,愈后好,术后生活质量高为人们所重视。乳腺癌有其特珠的隐匿性,曾有许多误诊误治的的报道。近几年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例中仍有相当病例误诊误治。分析其原因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临库资料我院近4年收治乳腺癌病人136例,其中107例病人有误诊病史占78.6%。女性104例,男性3例。年龄23~35岁29例;35~76岁78例。误诊时间最长3年.107例中城市患者37例,农村患者70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2例。文化程度低或文盲75例,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