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缓曲线钢轨侧磨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减缓曲线钢轨侧磨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问题,应该进行综合治理。文章讨论了轮轨润滑技术、采用机车车辆磨耗形车轮踏面和曲线钢轨非对称打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对引起曲线地段钢轨侧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外轨超高、轨距、轨底坡、淬火轨、涂油与非涂油等几种试验模式,选择几条比较典型的曲线做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最终获得减缓曲线钢轨侧磨的最有利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地铁曲线钢轨侧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简要地描述北京地铁弯道线路上钢轨侧磨的痛害情况,根据现场测量数据统计侧磨的类型、分析磨耗的主要原因、提出减缓磨耗的措施,并介绍现场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铁路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原因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侧面磨耗一直是铁路线路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处于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由于存在曲线钢轨对列车轮对的导向作用,车轮与钢轨产生相互间的粘着、蠕滑和滑动,轮轨的磨耗和损伤十分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我国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有98%是由于侧面磨耗超限而报废的。严重的钢轨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将侧磨严重单股钢轨更换或25 m新轨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文章介绍将曲线上下股钢轨倒换,使钢轨的原作用边变为非作用边,钢轨外侧完好的非作用边得到充分利用,倒换曲线侧磨轨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理论分析及现场调查,从工务角度提出控制曲线钢轨不均匀磨耗的关键是优化曲线几何状态,文章还阐述了制定管理目标值,作业标准的必要性和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通过对京广线铺设60kg/m钢轨地段的24个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侧面磨耗的八年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牵引动力型式与钢轨侧磨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半径为646m的小半径曲线上两年多的钢轨侧磨试验及观测,揭示了曲线钢轨轨头侧磨的规律,发现了同一曲线、同一根钢轨磨耗的不均匀性,指出曲线钢轨非正常侧磨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造成的。阐明了中间轮对对钢轨侧磨的影响,且呼吁机务部门关心此事。文中叙连了为减步钢轨侧面磨耗从工务养护上采取的若干措施及取得效果,并提出下一步拟采取的设置欠超离、调整轨底坡、涂油、采用全长淬火轨及非对称打磨钢轨断面等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孙积顺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4,(5):81-84
曲线是线路轨道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 ,有碴桥上钢轨受力比一般路基地段更为复杂 ,同时直接受到桥跨横向、竖向位移影响。从动态和静态角度 ,分析轨道不平顺各种因素 ,探索曲线上股钢轨不均匀侧磨成因 ;采取相应技术手段 ,减缓钢轨侧面磨耗 ,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车辆动力学分析程序NUCARS,建立了49个自由度的轮轨相互作用分析模型,模拟了车辆在曲线上运行过程中的侧磨规律,分析了采用Vogel侧磨指数和轮轨接触摩擦功作为钢轨侧磨指标时,不同曲线半径和过欠超高下侧磨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产生曲线钢轨侧磨的主要因素是车轮对钢轨的冲击角和轮轨的两点接触。但在半径〉1 200 m的曲线地段,同样存在轮轨的两点接触和冲击角,却没有发生钢轨侧磨现象。文章从曲线上轮轨间接触形式、轮对运行行为、车轮与钢轨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轨道参数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蠕滑力偶对钢轨侧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曲线轨道受力的动态计算在钢轨侧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动态和蠕滑理论计算了轨道所受的导向力和冲角。在文章中考察了轮轨踏面形状对钢轨受力的影响,论述了钢轨顶面的蠕滑力、蠕滑力矩和法向力的计算过程,并提出作用在外轨内侧导出力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动态方程组,得到了对曲线轨道钢轨侧磨分析所需要的导向力和冲角。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铁路较大部分是山区铁路,曲线多,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钢轨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磨耗。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小半径曲线铁路上的钢轨有98%是由于磨耗超限而报废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又在磨耗超限中占较大比例。影响侧面磨耗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轨道结构几何状态,机车车辆走行部分的动力学性能,钢轨材质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空气湿度、污染等。 相似文献
20.
提速区段直线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的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文献中很少提及,但在我国快速线上部分区段存在的直线段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及其形态特征,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发现直线钢轨交替侧磨的原因是货车蛇行失稳,同时线路方向不平顺对车轮横向振动起到了相位整理作用,因此,解决钢轨的交替不均匀侧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车辆的蛇行临界失稳速度,控制线路上的较大幅值的方向不平顺,也有助于抑制钢轨交替性侧磨的形成,研究还发现,交替侧磨形成的方向不平顺比轨距不平顺对车辆有着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快速客车车辆的车体加速度有较大影响,从而会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因此,要严格控制线路上的连续多波方向不平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