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世法  罗晓辉 《公路》1999,(4):25-26,34
根据德国数据库“典型路段长期观测”中有关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交通量,抽载,环境条件及路面性能的观测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描述沥青路面平整度阴使用年限而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路面的养护管理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7月21日,罕见的大雨袭击了我国华北地区;8月初,台风“达维”、“海葵”、“启德”、“天秤”再次带来了强降雨。降水进入路面,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使路面更易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路面结构的崩溃。  相似文献   

3.
高华 《交通科技》2007,(2):84-86
从车-路系统力学作用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简化分解,提出从“车辆对路面的力学作用”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两方面,利用“车辆竖向振动荷载模型”、“轮胎-路表接触应力模型”以及“路面结构力学响应模型”3个子系统模型来进行路面动力学研究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速行驶是交通安全的大忌,尤其是在事故隐患区,如何控制机动车车速,减少事故的发生是业内人士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现行的交通管理中,相应的限速措施不乏其招,常见的有禁令标志限速,“事故多发”警示牌、“事故多发”路面喷字限速,“雷达测速区”警示牌限速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的限速作用的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对这些信息或以为是杞人忧天而不悄一顾;或以为是“空城计”而漠然置之,因而,驾驶员在实际行车时短往往以道路没途的地形条件、路面条件、交通条件以及驾驶员自身的加强技术去调控车速,面忽略了道路中隐性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这在路面宽畅平坦而事故隐患此起彼伏的混合交通道路上尤为显,这也是上述道路事故高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平整度是影响碾压混凝土路面用于高等级公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八五”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总结了一整套提高碾压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关键技术,为碾压混凝土中面在高等级公路上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路面方案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为例,对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对原路面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路面损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建议路面扩建工程需要尽可能利用老路面,采用“分车道进行路面设计”,“进行独立的纵断面设计”,“满足弯沉要求”等原则,达到既满足工程要求又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确定了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结构的优化方案,对以后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道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扩建路面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二级公路柔性路面典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健 《公路》2004,(3):19-23
针对河南省当地的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土基支承条件和材料供应条件,根据试验路和现有道路的大量调查结果与路面力学分析相结合,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计算融合在一起,而提前做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计算混凝土路面板的温度翘曲应力,必须已知混凝土路面板顶面与底面之间的温度差或者温度分布规律.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得出了用于估算路面破坏程度的应力模型,计算了温度翘曲与轴载综合作用下的复合应力。通过引人疲劳假设,推出了用于计算“等效破坏”和“有效温差”的数学公式。  相似文献   

9.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过碾”——即提高压实功导致压实度超过100%的现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过碾”是一种假相的压实度超百现象,适度提高压实功可提高路面使用性能,但在石料使用、路面抗滑性能等问题上需稍加留心。同时从试验推定:传统的两级压实度控制方式与击实试验方法已与现阶段实践有所不适应,建议适时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0.
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是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对隧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复合式路面等进行深入的力学分析,研究隧道路面的水损害,建立了隧道路面结构与排水设计方法;并针对隧道的防火要求,研究开发了阻燃沥青,提出了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还研究了多孔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OGFC和SMA在公路隧道路面中应用,同时编制了《公路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不平整混凝土路面板底响应的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雄  李拔  谢强 《公路》2003,(9):70-73
路面不平整条件下,动荷载作用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应变对路面开裂破坏的影响较为严重。本文以某一不平整试验路段为例,利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车速、不同路面厚度和不同路面平整度条件下板底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得出不平整路面上动荷载引起的位移、应变与车速之间的关系,为路面的开裂破坏机理分析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路面碾压混凝土抗冻性研究成果。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路面碾压混凝土“引气”及“含气测量”难题,提出提高抗冻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微观结构研究,论证了“引气”提高路面碾压混凝土抗折强度及抗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专利产品“摩托车车防抱死控制器”的研究开发过程。提出了针对路面条件通过控制器调节制动压力输出特性使车轮滑移率处于理想的范围,以实现防抱死制动的原理。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东锋 《公路》2004,(6):32-35
新规范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取代原规范的“定值设计法”,使路面结构更为符合实际情况。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因具有耐久性好、行车舒适平顺、施工进度快和极少养护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结合新规范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做一些分析探讨,并介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武和平  潘世建 《公路》1998,(12):26-32
依据福建省区漳高速公路(厦门段)路面结构优化设计项目,通过对沿线上质及路用材料资源的调查与室内外材料多数试验,结合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成果,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验算,提出了路面设计优化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外公路》2008,28(4)
夏季,公路“热浪袭人”的局面可望得到改变。从重庆市公路局举行的“中日新型路面及桥面铺装技术交流研讨会”上获悉,一种“凉爽路面”已经诞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室内直槽修筑的4段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路面结构的弯沉进行测定,并通过分析计算,对弯沉的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交通部“八五”科技项目“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推荐的路面材料设计参数与弯沉综合修正系数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室内直槽修筑的4段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对路面结构的弯沉进行测定,并通过分析计算,对弯沉的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交通部“八五”科技项目“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推荐的路面材料设计参数与弯沉综合修正系数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06,(12):91-91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高原地区应用适应性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在西藏拉萨举行,专家学者在实地检测了该项技术运用在“两桥一隧”的效果和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后,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证明了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原地区公路路面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非常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入朋友在冰雪路面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