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钢铁仪表板横梁结构开发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建立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静态分析模型。为验证镁合金仪表板横梁振动特性,对比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和钢铁仪表板横梁模态,得出镁合金CCB一阶频率高于钢铁仪表板横梁;为验证仪表板横梁刚度,进行了二者垂直方向2g重力加速度分析;基于灵敏度理论提出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尺寸继续优化方案;针对镁合金仪表板横梁主管梁进行弯曲模拟和工艺研究,根据指导工艺完成了样件的试制,样件比原件减重60%,且NVH性能优于原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重卡驾驶室仪表板横梁常见结构类型进行了列举归纳,并结合实例对几种仪表板横梁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剖析。论述重卡仪表板横梁轻量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对重卡驾驶室仪表板横梁结构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对钢制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进行了镁合金替代设计。依据制造工艺将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按挤压件和冲压件分别设计,并确定了镁合金材料及连接工艺;建立镁合金仪表板横梁骨架总成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对比分析和碰撞侵入量分析;建立仪表板横梁管材的弯曲仿真模型,模拟管坯的弯曲成形。结果表明镁合金替代设计满足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整体模态、碰撞安全以及可制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以塑代钢"的轻量化需求的背景下,对金属制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塑料代替设计。依据塑料的成型工艺要求对仪表板横梁总成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为了满足制造工艺需求及各项性能试验需求,文章基于Moldflow软件和分子扩散理论,建立塑料仪表板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确定材料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熔接痕的强度,在零件设计、模具、工艺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实际注塑生产零件,通过震动耐久试验和气囊爆破试验,验证了塑料仪表板横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仪表板横梁的分析方法及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表板横梁总成是仪表板系统内部骨架,起到支撑仪表板系统,提供仪表板系统中部件的安装,对增加整个车身的强度也有一定作用,是仪表板系统与白车身总成的连接支架。本文以对某车型仪表板横梁总成的分析为例,概述了仪表板横梁的分析方法和过程,并因此而获得仪表板横梁总成的相关信息,为后续仪表板横梁及仪表板总成的正向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仪表板横梁系统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找出了对模态影响大的部件;建立了包括方向盘和助力转向电机在内的转向管柱总成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在模型上对仪表板骨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提高了转向管柱总成的一阶模态,使其达到目标要求;对转向管柱模型进行了频率响应分析,将计算出的频率响应曲线与模态值...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设计复杂性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工程和知识熔接技术,将仪表板横梁设计的专家知识和经验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进行集成,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仪表板横梁专家设计系统,从而达到重用设计知识和最佳实践经验、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流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汽车轻量化作为当今最热门的汽车技术之一,越来越被国内外的整车厂及零部件厂所重视。文章研究了汽车仪表板横梁总的轻量化设计。通过产品设计优化及材料优化将仪表台横梁的结构质量由传统的10kg左右,降低到约3.1kg,质量减轻了约70%,且优化后的结构在子系统模态、转向管柱静强度等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在汽车仪表板横梁设计开发过程中,材料选择、横梁主副管梁及其他安装支架等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针对车辆在路试时常出现的异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仪表板横梁的模态,避让发动机怠速工况的固有频率与仪表板横梁模态频率相近产生共振异响,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分析某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模态,并结合公司内部相关标准,得出设计的横梁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后续因异响问题产生横梁的修模费用,旨在为后续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下转向盘抖动问题,对整车进行了怠速振动试验并对转向盘进行了模态试验,确认转向盘系统与仪表板横梁及横梁与车身连接处的连接刚度不足导致整个转向系统模态下降,从而引起了共振。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转向系统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该模型基础上对上述连接刚度进行了优化,对优化方案进行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凡  陶钧 《专用汽车》2023,(9):62-65
越野车仪表板设计中,需要满足模态、头碰减速度、重量限制三个要求。优化过程中加强CCB的主横梁和支架可以提高整体模态,而往往加强了主横梁和支架后会导致头碰减速度过高,整体重量也会超过设计限制值。利用使用多学科优化,可以更合理地设置零件厚度,优化零件形状,从而实现多种性能协同优化,达到设计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子系统镁合金仪表板横梁的碰撞性能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能量守恒原则制定出仪表板横梁承载的碰撞性能指标,再通过敏感度分析和拓扑方法的FEA优化设计,并结合实物试验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为汽车碰撞中给子系统制定分解指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仪表板系统水管理的概念,指出了仪表板系统进水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贴膜进水的路径,通过分类对水管理的方法进行详细地分析说明,也对仪表板系统水管理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对于合理设计仪表板系统导水、电器零件防水提供了详细的结构优化方案和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4.
蒋军 《商用汽车》2022,(12):84-85+100
本文主要阐述了压铸镁铝合金仪表板横梁相对于传统横梁的优缺点,介绍了压铸镁铝合金的工艺以及结构设计要求,以及压铸镁铝合金模态、强度等性能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多数车型随着汽车里程的累积,汽车内饰可靠性问题会日渐突出,尤其是仪表板可靠性问题。研究卡扣连接性能与仪表板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防止仪表板不同部件间因连接刚性不足造成的异响问题。文章由高里程耐久车辆实际采集的异响问题出发,结合实际仪表板卡扣连接的刚度性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手段分析仪表板模态、速度传递函数(VTF)及噪声异响(SR)性能,通过和试验对比验证了CAE分析的精确性,并起到预测仪表板结构异响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鉴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轻质高强的特点,本文中将某乘用车扭转梁悬架原钢质横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通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试验获得材料力学参数,建立悬架扭转梁有限元模型,并对扭转梁中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横梁截面进行改进设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横梁质量、刚度和工艺约束,对CFRP横梁进行铺层厚度、角度和铺层顺序的多层次优化。优化后,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情况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横梁比原钢质横梁轻量79.34%,取得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仪表板系统有限元建模处理方法,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定义接触模拟手套箱在开启时的受力状态,对手套箱进行常温和高温状态的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仿真分析结果为仪表板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仪表板结构复杂,是汽车的集成操纵中心,既要满足功能性需求,又要满足安全法规的要求。文章分别建立了A级车仪表板总成的静态和动态有限元模型,对仪表板总成进行了NVH分析并参考GB11552-1999进行了头部碰撞分析。结果表明该仪表板总成满足NVH性能要求,仪表板及乘客区气囊盖板边缘处的头部撞击性能不满足法规要求。基于静态模型,采用尺寸优化方法对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仪表板头部碰撞性能满足了法规要求,这对仪表板总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原桥为长联结构连续空心板结构,研究满足结构受力、施工及运营安全需要的最佳方案。以广深高速太平立交主线桥为例,对该桥拼接结构进行了构造设计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联空心板拼接,扩建桥采用简支结构刚性拼接方式、可减少新老桥收缩徐变差;端部宜采用刚性横梁连接以平衡新老桥挠度角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自卸车铸造横梁频繁断裂失效问题,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铸造横梁进行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到故障原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改善应力集中现象,保证铸造横梁强度。最后对改进后的铸造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搭载试验,验证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