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25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共同主办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在舟山开幕,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许如清、国际海事组织秘书处海安司司长阿肖克·马哈帕特拉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大比武活动是庆祝第七个"世界海员日"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培育航海工匠,建设海员强国,服务江海联运,助力一带一路",突出海员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14,(7):22-22
一、中国海员整体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注册海员574117人,其中,国际海员419029人,沿海海员155088人。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我国外派海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6月24日,徐祖远副部长在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上发表关于全国海员外派工作的讲话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海员劳务重要输出国之一。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海员外派发展仍面临困难:一是外派海员总体数量在世界航运市场所占份额与海员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外派海员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5日,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世界“海员日”.这一节日是国际海事组织为了感谢海员的贡献、向海员致敬,而在一年前设立的.为热烈庆祝这一节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在上海黄浦江畔隆重召开,航运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海员这个主题,说贡献、谈维权、论发展,共赞中国海员无私奉献精神,共谋中国海员美好职业生涯,共商中国海员强国大计.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亲自发来贺电,向全国海员表示节日的祝贺.全国各地在当天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藉由这个难得的节日,海员——这个特殊的职业,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7月28日,首届“中国六横国际海员文化周”在浙江舟山启动。此次活动以“关爱海员,同舟共济”为主题,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航运精英齐聚美丽的舟山六横岛,欢庆海员自己的节日。启动仪式上,六横管委会主任余本年、舟山海事局局长何敏捷、外国船东代表、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晓先后上台致辞,表达了他们对首届“中国六横国际海员文化周”的祝福与期望。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周启动仪式、大型欢迎交流酒会、国际海员技能和体育友谊赛、国际海员联谊活动、舟山海员与渔民图片展等。舟山大型修造船企业、知名航运公司、代理公司和百余名国际船员、船东代表、国际船级社驻舟山代表、部分客商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此次活动。国际海员文化周的举办,对培育“舟山海员”品牌,加强舟山海员与国际海员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航海科技动态》2012,(4):42-42
6月25日是第二个世界海员日。6月25日~26日,中国海员大会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维护船员权益,促进航运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致信慰问全国海员,向他们表示节日祝贺。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大会,并在中国船员招募网“部长在线访谈”中与海员互动交流。徐祖远充分肯定了我国海员队伍建设在航海职业教育、海员外派、海员权益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10月26日,广东省船员服务协会暨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召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航海学会、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广东海事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及全体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中国工会十六届执行委员、广东省海员工会主席康盛忠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选举产生广东省船员服务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广东省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6月10日至8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交通运输部牵头其中的外派海员工作组.负责检查外派海员机构并查处其违规违法行为。关注中国海员发展,理顺行业管理机制,整顿外派海员市场,是提升中国海员的品牌效应,促使外派海员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6月25日,2013年中国海员大会借着海员日契机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维护海员权益,发展海员队伍;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近日在"致全国海员的慰问信"中表示,建设海运强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福建首期台湾船员适任培训在集美大学开班,27名来自台湾的船员参训。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翟久刚、福建海事局局长何易培、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副主席魏薇、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以及台湾中华海员工会理事长陆王均、台湾长荣航运公司协理余玉成等参加开班仪式。这是我国全面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以来,首次举办台湾船员的适任培训。翟久刚指出,此举必将增进两岸海员对海上安全的共识,拓展航海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1.
《水运管理》2012,34(7):I0001-I0001
主题为"维护船员权益,徒进航运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中国海员大会于2012年6月25—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盏霖致信慰问全国海员,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大会,并在中国船员招募网"部长在线访谈"中与海员互动交流。徐祖远充分肯定了我国海员队伍建设在航海职业教育、海员外派、海员权益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航运市场依然是寒气逼人,要依靠建设高素质海员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航运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高素质海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关航运企业、海员外派机构、船员服务机构,相关航海院校,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为弘扬海洋文化,全面提升中国海员综合素质,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根据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国航运企业(含海员外派机构、船员服务机构,下同)和航海院校范围内开展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预通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2,(4):37-37
6月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船东协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航运文化节暨第二届"世界海员日"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新区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开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  相似文献   

14.
1979年9月经国家批准,中远向日本的一家船公司派出第一批船员,从此揭开了中国海员劳务输出业的序幕,也写下了中国海员进军世界航运市场的新篇章。 1993年8月5日中远劳务公司成立之后,劳务外派业务更是如虎添翼。7年来,中远劳务公司累计外派海员及其它劳务人员9.8万人次。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公司在1998年全国最大50家外经企业排名中(按完成营业额排序)已名列第17位,发展成为如今全国最大的海员输出机构。1996年公  相似文献   

15.
李贺 《中国海事》2014,(8):65-66
在第四届世界海员日大会上,中国海事局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00名船员和100名船员家属分别授予了“全国优秀船员”称号和“全国优秀船员家属”称号,以表彰广大船员和船员家属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至26日,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海员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维护海员权益,发展海员队伍;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致信慰问全国海员,向他们表示节日祝贺。副部长何建中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七个"世界海员日"。为迎接第七个"世界海员日"的到来,全国海事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海员日"宣传活动。1.上海海事局开展"世界海员日"庆祝活动,表彰了16名优秀海员,派发了"海员节日礼包",同时,与上海航交所联合发布了"中国(上海)海员薪酬指数"。(潘洁沣)2.辽宁海事局联合大连市海员交通建设建材工会、辽宁省船东协会、辽宁省船员服务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18.
正6月25日,第四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在舟山开幕。本届大比武主题为"培育航海工匠,建设海员强国,服务江海联运,助力一带一路",突出海员主体,响应国家战略。此次比武设置了海员铁人三项接力、海上操艇、航线设计、动力管系故障排除、金工工艺、驾驶台资源管理、瘫船启动、撇缆操作、知识竞赛等9个项目,在为期5天的赛程中,来自全国各大航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中国海员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探讨中国海员供需走向与发展转型问题。论文从世界海运贸易量和世界海员供需情况角度分析世界海员市场发展现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海员当前供应现状和输出方向,进而分析中国海员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员的发展转型对策。论文关于中国海员供应输出及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中国海员发展转型对策,可为实现中国海员可持续性发展和落实海员强国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6月25日,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世界“海员日”。值此之际,交通运输部在上海隆重举行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并通过“海员日”庆典、“海员发展”主题演讲、开通“中国船员招募网站”、举办《中国海员图片展》、表彰全国十佳海员等系列活动,彰显海员大国的风采。同时,围绕《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外派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