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以董家口港为目标水域,计算40万t船舶抵港最大吃水,考虑航道较长、分段较多等特点,充分运用乘潮条件和潮汐规律,提出针对超大型船舶的富余水深应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航道水深、乘潮条件、船舶吃水和富余水深之间的关系,判定航道水深的适应性,提炼航速控制的边界值。应用结果表明:富余水深按照《海港总体设计规范》取值,航速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董家口港航道水深适应40万t船舶满载乘潮进港。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深吃水船舶在进出广州港时能保留足够的富余水深,使用Barrass修正公式对船舶下沉量进行预算。该公式能较为准确地对航行于淡浅水水域的船舶航行下沉量进行预算,指导船舶进行合理的载货,保留安全的富余水深。船舶保证安全且合理的富余水深,既可以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又能充分发挥港口水域的通航能力,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我国沿海各港口受航道或码头泊位前沿的水深限制,满载吃水超过22 m的VLCC能直接进港靠泊的港口不多。由于港外航道水深不够,限制满载VLCC的进港,因此必须进行海上油品过驳减载作业,这种海上过驳减载作业通常只有在船靠船操纵完成并且两船稳定连接后才能进行。根据实践经验,在受风浪影响明显的开阔水域进行海上过驳减载作业时,采用在航作业比采用定点锚泊作业更安全。在定点锚泊作业中,由于受海上回转流  相似文献   

4.
张义军 《水运管理》2014,(2):22-24,38
针对三峡船闸过闸需求增加和船舶大型化发展对允许过闸船舶的最大吃水需求的问题,在相关管理规范基础上结合模型研究,分析三峡船闸门槛水深、船舶航行下沉量及安全富余水深要求,以三峡船闸门槛水深5.125 m、5.5 m和6 m为参考,分别确定该水深期间允许过闸船舶的最大吃水,为对外发布吃水控制标准提供依据,对过闸船舶配载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船舶进出淡水港,舷外水密度发生改变,将使艏艉吃水也跟着改变,在航道水深较浅,船底富余水深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改变将对船舶操纵产生影响,甚至威胁到船舶的安全航行.因此,有必要对船舶进出淡水港的艏艉吃水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掌握其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抵消其影响,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文章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试图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冯义 《港口科技》2010,(2):37-41
水深与吃水的关系(即富余水深)是影响超大型船舶能否进靠某一港口的先决条件。港口讨论超大型船舶富余水深的构成及其对船舶操纵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实际操纵中涉及的若干具体问题,在实践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VLCC由于自身吃水深和航道水深限制,重载进港时通常需要乘潮通过航槽。随着VLCC进港艘次和载货量的增加,航道通航资源日益紧张。受潮汐、航道、天气及夜间油船不能靠离泊作业等影响,船舶在港频繁发生滞期,造成船舶和码头的有效利用率低,VLCC进港安全与效率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往采用通航保障率计算航道通航条件,但无法具  相似文献   

8.
大型深吃水船舶进出港的通航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此文以厦门港为例,分析了大型深吃水船舶进出港的主要风险因素,并从富余水深、航行计划、交通流管理、船舶操作、VTS服务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通航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某30万吨级VLCC船长335 m,船宽58 m,满载时平吃水21 m。2016年6月底,该船在斯里兰卡加勒(Galle)港西南向约15 n mile、水深70 m处因舵机故障,抛锚等待救助。上海打捞局某艘功率为16 000马力(1马力=735 W),系柱拉力为2 009 k N的拖船前往救助,目的港为马来西亚柔佛(Johor)港。1救助方案该型VLCC是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水道所能通过的最大限度吃水船舶之一,在航道宽度、水深和水流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接到救助任务后,笔者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对于大型重载散货船,学术界没有给出统一定义。本文将满载排水量接近或超过20万t的散货船定义为大型重载散货船,并将相对水深小于1.5的水域定义为浅水区域。与中小型船舶相比,大型重载散货船具有以下结构特点:船体方形系数大、舵面积比小、船舶满载吃水及排水量大。此类船舶驶入浅水区域后极易产  相似文献   

11.
大型船舶在港内水域中航行靠泊,由于水深较浅,为了避免船舶触底、搁浅或失控,广大驾引人员在进入港内水域前必须充分地考虑船底与水底的安全距离。由于影响船底与水底距离的因素较多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精确预测船底与水底的距离目前还难以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预先确定富余水深来保证船舶的安全。富余水深留得少,则航行时有触底和失控的危险;富余水深留得多,则浪费船舶的运力。富余水深合理的综合管理应是既能保证船舶安全,又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载重量。本文提出的富余水深的概念是指为了保证船体安全和操纵安全预留的静态船底水深的…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通过三峡坝区货运量持续增长,通过能力已趋于饱和,而且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目前通过船舶大约一半吃水大于原设计标准。科学合理地挖掘船闸的富余水深,增加过闸船舶吃水、提高船闸的通过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船测试验证的方法,对三峡船闸的运行方式和过闸船舶、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计算方法、船舶过闸实船试验、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蓄水通航以来,通过三峡坝区货运量持续增长,通过能力已趋于饱和,而且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目前通过船舶大约一半吃水大于原设计标准。科学合理地挖掘船闸的富余水深,增加过闸船舶吃水、提高船闸的通过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船测试验证的方法,对三峡船闸的运行方式和过闸船舶、船舶吃水控制标准计算方法、船舶过闸实船试验、过闸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陈宏 《航海技术》2008,(2):25-27
通过分析浅水对船舶航行操纵的影响和富余水深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阐述各主管机关对安全富余水深的几种规定,提出船舶过浅滩航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船舶安全富余水深的确定是关系船舶航行安全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因而各国主管机关都对船舶的富余水深有明确规定。笔者在搜集各国关于富余水深确定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供同仁研讨商榷。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挖掘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提出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技术。通过系统性的实船试验,从船舶停泊安全和航行安全两方面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船舶系缆力在船舶制动停靠、闸室充泄水、人字门开启3个典型时段均超过了200 kN,系缆力与船舶排水量、闸室惯性超高(降)和初始水深密切相关,系缆方式对系缆力无明显影响;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下沉量公式预测,4.5 m吃水大长宽比船舶同步移舶航速小于1 m/s时不存在触底风险;大型船舶的停泊安全是制约进一步挖潜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关键问题,船舶的航行安全不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船舶富余水深确定的主要因素,进而基于实船操纵,提出了超大型船舶安全通过浅水区域富余水深的计算方法与安全操纵措施,为初次驾驶超大型船舶浅水航行的驾驶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超大型散矿船挂靠中国港口。这些散矿船大都起航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港口,通过MALACCA海峡、SUNDA海峡和LOMBOK海峡等通航要道抵达中国沿海。此类船舶在浅水域航行中普遍面临着吃水受限、水深不足的问题,在操纵时必须充分考虑船体下沉和富余水深。此文根据船舶操纵理论并结合笔者多年在超大型散矿船任职的工作经历,对超大型散矿船在浅水域中的船体下沉和富余水深等问题进行探讨,可供航海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船舶在江面航行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特别是大型海轮进江或通过狭窄的槽口,受到水位、风流、天气、视程和船舶通航密度等影响。为确保船舶安全顺利地通过狭窄槽口,要求驾引人员要掌握海轮操纵特性,熟悉航道特点,正确计算和利用潮汐、流速等。一次引领“红旗125”轮进长江,通过白茆河南水道。当时船舶满载铁矿16500t,船舶长度165m,最大吃水9.75m,航速顺水15kn左右。“白茆河南水道”是海轮进出长江的重要咽喉,大型海轮吃水超过7.1m都要计算水位乘潮航行,整个槽口水域长约4nmile左右,航道最窄处不超过200m,江底底质是活沙,如发生搁浅对船舶威胁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发展,船舶尺度越来越大,大型船舶满载进出港时,船舶吃水往往会接近港口限制吃水。这就要求船舶保持平吃水并且没有横倾进出港口。船舶艏艉吃水可以根据吃水差图表或吃水差曲线等调整;船舶横倾一般通过观察船舶倾斜仪调整。目前船舶安装的普通倾斜仪,一般指示船舶横倾角的精度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