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是根据公路基本建设程序的不同阶段对地质资料的深度要求分阶段进行,一般采用资料收集与研究、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及各种测试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手段进行勘察,其最终目的是详细查明隧址区的地质条件,确定隧道围岩级别,为隧道施工布置、各段洞身掘进方法及程序、支护及衬砌类型或整治工程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在旺清门至南杂木高速公路玳珉关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地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勘察手段,查明了该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隧道围岩类别,并对隧道施工时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3.
郭彪 《北方交通》2023,(4):77-80
详细介绍了大关口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就隧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经综合勘察分析,大关口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发育有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经一定工程措施处理后,可进行隧道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云山隧道地质勘察采用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及试验等综合手段,各种方法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勘察成果,不仅满足了设计要求,而且达到了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目的。勘察中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值得今后长大隧道勘察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勘察在离军高速公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较为经济、全面、准确地获得了沿线地质资料,满足了各阶段设计需要,为今后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勘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辽宁抚顺(旺清门)至南杂木高速公路红升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情况,即采用地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围岩级别,并对隧道施工时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40-141
在公路隧道地勘中,综合地质勘察方法是最常用也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从区域性地质勘察现状入手,结合地质勘察指标和应用要求进行落实,提升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8.
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条件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巨大,综合设计技术难度大。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抢风岭隧道系国家高速公路网荣成至乌海公路山西境灵丘至山阴段高速公路上的深埋特长公路隧道,隧道平均长度5 488 m.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很大,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在勘察设计阶段充分借鉴了国内外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并邀请国内诸多专家进行专项咨询论证,对设计进行了深度的优化。主要介绍了抢风岭特长隧道的工程地质、主体土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及施工方案等。  相似文献   

10.
马壮 《交通标准化》2011,(9):101-104
茅荆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表明,该隧址区内基本稳定,无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以及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修建隧道,此次勘察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汕湛高速公路东岭隧道为特长山岭隧道,单洞最大长度4 248 m,最大埋深超过300 m,隧道长度在广东省高速公路中排名第三,地质条件复杂。通过运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抽水试验、地应力测试等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隧道围岩级别,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及修正值[BQ],详细划分了隧道围岩级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地质勘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钻探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特别是在公路桥梁地质勘察中。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于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发挥钻探技术的作用,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意义重大。结合实例对钻探技术在公路桥梁地质勘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贵州省遵义市青杠坡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通过分析可知,地质勘察分析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至关重要,建议施工中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测试,结合青岛—州高速公路邯郸至涉县段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构造、工程勘察资料,对鼓山隧道穿越区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和隧道围岩级别进行了划分和评价,并对隧道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对于地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尤其在软土地区的地质勘察尤为重要,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软土地区的特殊性相结合,从而建立具有实用性的软土地区的地质勘察体系。大量的研究表明,单一的勘察技术无法很好的进行软土地区的地质勘察,因而进行勘测过程中,应该采用综合的勘测方式,加强勘察的力度,从而使勘探精度得到提高,同时缩短勘探周期、缩减勘探成本,实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就软土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精细化勘察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青云山特长隧道采用以综合地质编录、素描为基础,并结合多种物探、超前钻探预报的方法,形成"长短结合、点面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实测相结合"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了隧道穿越复杂地段的断层带、挤压破碎带、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效果,较好地修正了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资料,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优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遥感技术在衡阳至枣木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及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对走廊带TM遥感数据和航片的分析处理,对沿线构造、地层和不良地质现象进行了解译;在岩溶区、煤矿采空塌陷区走廊带工程地质环境优化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勘察设计的质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由于山区地质的特殊性,在建设高速公路时,务必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务必要分析好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文中以二广高速某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计算结果和施工中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推荐的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由于勘察设计的局限性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施工人员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往往了解不清,隧道掘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塌方、涌水等地质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采用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往往不能达到最佳效果,采用综合快速地质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并创立了地质预报的工作流程,以白鹤隧道某出水段围岩为例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