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韩两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结合2004-2013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比较中韩两国的一流大学,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遵循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的一流大学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韩国的一流大学朝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同样作为东亚国家,中国和韩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并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学科竞争力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3类共30个2009年有关学科竞争力排行榜。2009年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整体排名比较靠后,说明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由陶爱珠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本书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流大学与科教兴国的关系,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两个转变”的作用,以及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和对策作了详尽的分析与论证。此外,本书还从生产力层面、科学和文化层面、制度层面分别阐述了其与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发展的联动关系,试图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规律,以为鉴借。本书可供高等教育领导管理部门、高校教师、管理者、科研工作者阅读《攀登——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  相似文献   

4.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2010-2011",是一个新的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其排名理念和方法,提供了一个有关世界一流大学质量标准的重要参考,无疑具有作为国际化外部基准的价值;作为政策工具,它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政策分析与决策依据,同时激发了大学在组织和行为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庆典时,江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标志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上升为中央政府的意志,同时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世界一流大学具有超常的能量和非凡的价值,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迄今为止,一流大学均为发达国家所拥有。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而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就创建一流大学中的某些问题,本文拟从高等教育管理切入,落墨于大学之外的若干问题申说管见,并呈芹献,以冀对创建一流大学有所裨益。一、大学…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大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以往评价实践基础上,2014年评价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创新:优化科研产出评价,完善大学分类评价机制,注重大学社会声誉影响。在对全国2427所高校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地区教育竞争力排行榜、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等8个榜单的结果。其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缩小地区差异需循序渐进;一流大学竞争激烈,重点大学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理工类高校优势明显,民族类、艺术类和体育类高校相对弱势。  相似文献   

7.
以伯顿·克拉克在其专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所提三个核心问题——“谁统治高等教育?众学术群体如何清晰表达他们的利益?工作和信念的分裂力量是否为(学术)权威的整合形式所平衡?”为脉络,介绍并剖析克拉克的“学术权力”概念及其内容,指出其“学术权力”是包含“为了学术的权力”和“学术本身的权力”的宽泛概念,强调应从三个主要方面理解克拉克所讲述的“学术权力”:回归大学的中心信仰,学术组织中的“消极权力”和“权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归根结底是进行学术生产的机构。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大学学术生产力决定大学办学水平的观点。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大学学术生产存在的问题,探讨制约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术生产产权制度、学术资源配置方式、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明晰学术生产产权制度,改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合乎学术逻辑的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具有学术道德伦理约束的学术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学术竞争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学术资本主义是近十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推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象。从学术资本主义的视角对高等教育筹资问题进行研究,回顾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发展沿革,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学术人"如何逐步成为大学筹资的重要主体,在此基础上思考大学筹资的价值取向、筹资规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认为,学术工作本身更多的是作为精神意义上的志业。学术作为精神上的志业昭示着应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热情之陶醉,灵感之涌现,人格之高尚,信仰之坚定。但是,学术作为精神上的志业,还必须面对实然的沉沦性,即热情之褪去,灵感之湮没,人格之流俗,信仰之动摇。面对实然与应然的相背离,大学教师应承栽着应然的超越性去积极地应对实然的沉沦性。  相似文献   

11.
学习邓小平理论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不拥有举世闻名的一流大学。21世纪的中国必须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江总书记在祝贺北京大学百年华诞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新世纪挑战的有力回应,是激励中华儿女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的动员令。然而,大家也意识到,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20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从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才能真正使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对中同及世界电影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以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电影《定军山》为标志)和世界电影诞生110周年(以1895年12月26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大咖啡馆放映电影为标志)。在2005年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将举力一系列电影盛会和学术研讨会来纪念这两个重要的电影诞辰。  相似文献   

13.
当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令人担忧。其根源在于高校学术道德规范的制度存在缺陷:一是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严重不足;二是研究生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即评价指标单一和只重论文数量不重质量;三是其监督机制和处罚力度不够,使研究生存在学术违规的侥幸心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完善研究生的学术评价制度,加大违约成本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4.
学术权力作为保障大学教师群体享有学术自由的保障,对学术权利的认识和呼吁代表了学者消解正在膨胀的行政权力的努力,也代表了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两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大学中的冲突,但从根本上来说,无论大学的学术权力或者是行政权力,最终均应指向个体的幸福生活,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应从对抗走向对话,从相互理解和尊重出发共同促进知识传播和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学术组织特征的全景式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组织是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社会实体,作对高等教育学术组织作了全景式透析,认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学术组织具有自己的特征,从教授的权力和学生的权力探讨了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从学的品质、自由的精神和专业化三个视角考察了学术组织的规范;论述了学术交流在学术活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以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两个环节共同建构的学术活动,涉及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双方的互信与制衡.在现代契约理论框架下,防范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重建失范的学术诚信,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师生学术共同体是大学中的重要组织。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受专业化发展、不健全竞争机制、功利性学习目标以及师生关系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师生学术共同体日渐衰落,而大学的和谐发展又内在地要求师生学术共同体进行新构。新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策略主要有: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守护学术自由;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完善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公民自由中的言论自由往往被认为是学术自由的法源。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确立过程,始终存在着围绕公民自由的争论,进而也必然引起对两者适用范围的争议。同时,由于经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也加剧了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与公民自由在边界上的漂移不定。  相似文献   

19.
《交通高教研究》1991,(3):13-21
交通部明确提出:“八五”期间,教育工作对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优先发展,并进一步强调,交通高等教育要下力量抓好一批重点专业建设,航海类专业要在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上争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学教学自由的教师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实社会中没有无责任的自由,也没有无自由的责任,自由与责任互为证成。大学教师在追求学术自由、教学自由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其责任主要是道德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组织责任和学术发展的责任。这些责任是保证教师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合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