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汉北塔下塔柱裂缝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汊北塔下塔柱的裂缝情况,介绍了弹性基础上温度应力计算的三种方法。并将裂缝间距、宽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对温度裂缝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及特征,分别从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裂缝控制的措施与方法,并给出了裂缝控制配筋计算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3.
薄壁式桥台早期温度裂缝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薄壁式桥台早期温度裂缝现象,采用三维单元对桥台的早期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裂缝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益阳山口大桥桥墩裂缝的检测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对益阳国道G207山口大桥的裂缝进行检测与加固的方法,对结构进行了受力分析计算,判定了需要处理的裂缝类型,并采用加固技术对裂缝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仅对受弯构件裂缝提出了计算公式,而没有提及其他受力构件。本文从偏压构件裂纹判别,到我件裂缝两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混凝土结构裂缝验算的统一公式,对28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分析了配筋、保护层厚度和截面高度变化对钢筋重心水平对应的梁侧面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结构设计中裂缝宽度验算对应的裂缝形态特征;提出了以纵向受拉钢筋直径和间距为变量的纵向受拉钢筋有效影响区的计算方法;改进了平均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式,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建议的公式精度较好,使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更为合理,适用于大保护层和高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采用弹性理论与有限元方法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应力和位移进行了计算 ,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与计算的正确性 ;针对反射裂缝形成机理 ,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某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存在的裂缝进行整理分类,并对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尤其对该桥底板预应力钢束引起的径向力进行计算,以验证其崩裂产生的可能性;最后提出防治裂缝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裂缝的概念,给出了钢-混凝土结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及研究现状,并给出对应的计算公式。介绍了负弯矩区混凝土裂缝成因,并从设计计算和施工两方面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养生早期贫混凝土基层会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开裂,严重影响其后期使用性能。针对在地基限制作用下的温度收缩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裂缝间距和宽度计算公式。根据一个计算实例,分析了导致贫混凝土基层温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验算某刚架拱桥加固设计中的拱肋受力,涉及钢筋混凝土叠合弯压构件。有关钢筋混凝土叠合弯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和裂缝宽度验算在公路设计规范中未见专门计算规定。根据实际设计需要,综合两种规范相关条文,针对钢筋混凝土叠合弯压构件提出按内力叠加方法进行正截面强度计算和按钢筋应力叠加方法进行其裂缝宽度验算。  相似文献   

12.
在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在基层接缝处产生的水平位移,利用弹性理论分析该水平位移对沥青面层底部的撕裂作用。由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计算裂纹在面层的扩展速率,提出了基于抗反射裂缝的沥青面层合理厚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裂缝检测效率,利用Matlab软件平台,深入研究了图像灰度化、图像灰度变换、滤波去噪、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算法,并提出一种裂缝宽度计算方法。该文的图像处理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缝隙对裂缝识别产生干扰的问题。选取20幅裂缝图像对该文提出的算法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可较好地用于沥青路面不规则裂缝、纵缝、横缝的识别与宽度计算。当裂缝宽度在5 mm以上时,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裂缝宽度为2~5 mm时,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设计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调查的内容、方法;结合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对旧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全面、更实用的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介绍了实用的加铺层厚度计算方法,并总结了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分析及维修加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成因分析,提出了避免裂缝出现的处理方法;同时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实例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与加固办法。  相似文献   

16.
由裂缝的形成与其发展过程,提出受拉构件的裂缝形成理论。首先计算裂缝间距,由梁纵向截面的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及两者的粘结力分布示意图.列出平衡方程式,结合钢筋有效面积推导出裂缝间距的计算公式,再由此计算裂缝宽度,得出半经验公式。经理论分析裂缝间距和宽度的分散性并经实践检验,证明其适用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立乾 《路基工程》2013,(4):194-197
通过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实地调查,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冻土受热条件,对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调查提出了裂缝的三种形式,指出危害较大的是融沉裂缝。以一处路基断面为例对裂缝深度进行了计算,计算时省略了条块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计算结果比实际情况稍大。  相似文献   

18.
衬砌裂缝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严重时会影响隧道的运营安全,准确评价存在裂缝衬砌结构安全状况是隧道工程师面对的难题。通过分析隧道裂缝病害力学和几何特征,利用接触理论模拟裂缝面的接触摩擦作用,基于地层—结构方法建立了包含纵向裂缝的隧道计算模型,并综合钢筋混凝土理论和脆性材料断裂判据,建立了存在裂缝的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在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裂缝角度对衬砌结构安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裂缝角度是决定衬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参数。算例分析表明,该计算模型和评价方法简便易行,意义明确,对深入理解和分析裂缝面承载机理具有指导意义,对存在裂缝的隧道病害检测和状态评定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FRP筋与普通钢筋(HRB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受弯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机理及其计算方法,设计制作8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和3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通过改变FRP筋种类、FRP筋直径、钢筋强度、FRP筋和钢筋配筋面积比以及截面配筋率等参数,对比分析试验梁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给出FRP筋与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对其预测值和试验值进行分析,证明建议计算公式的精确性和合理性。根据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理论,结合现有试验结果,对21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开裂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正常使用阶段平均裂缝间距lm和受拉纵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计算公式,修正裂缝宽度短期扩大系数τ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短期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正截面仍符合平截面假定;随截面配筋率的增大,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均逐渐减小;单层配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比双层配筋大;平均裂缝间距建议计算公式精度较好;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建议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城市道路路面裂缝检测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双目视觉与数字化图像处理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用一对CCD工业相机同时采集道路表面裂缝,再对图像进行数字二值化处理以提取裂缝特征点,根据双目视觉理论计算特征点的坐标,由此计算路面裂缝的最大宽度和最大长度,从而实现对城市道路路面裂缝的快速自动化测量。计算结果表明:被测路面裂缝的最大宽度与最大长度测量误差分别控制在10%和1%以内,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且检测耗时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