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甬高速公路软基试验路段梁病害与处理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甬高速公路全和工145km,沿线河道纵横,湖网密布,工程地质以淤泥为主,全线软基路段总长94.5km。为此,在绍兴选定了3.15km进行软基处理加固试验,工程于1991年8月开工,次年底基本竣工。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根据交通部《关于全面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安徽省在“九五”期间,逐步在全省68县(市)建立公路机械化养护工区,截止1998年底,已建立了38个机械化养护标准工区。1 机械化养护工区的作业特点安徽省的基层养护专业组织是本着“工区与道班养护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养护工区、养护道班的。养护工区一般管养60~80km路段,养护道班管养15km左右路段;养护工区主要负责实施县站下达的大中修工程,也可以监督道班的日常养护工作。公路养护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3.
1工程概况1997年下半年,我们吕梁公路分局中标承建了晋阳路(一级27.911km,二级8.710km)第三标段(K15+000-K23+000)路基宽度21.5m,全长8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该标段为一级路,路面结构为基层—联结层—下面层—上面...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南京市洪武北路(长江路~珠江路段)就地热再生试验路的铺筑为实例,重点介绍了该种新工艺的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浅析风积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京沈高速公路国际段有近70km的路基材料采用了当地唯一可取筑路材料-风积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如此大量使用风积砂填筑路基,在我省乃至全国尚属首例,为此,建设单位委托国际十四段于1997年4-5月份进行了1km试验路段施工,本文根据其施工情况,就风积砂的力学性质,技术指标控制,施工工艺等应注意问题等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公路》2005,(8):220-220
被称为“世纪大桥”的我国首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安徽芜湖长江大桥终于结束了近5年试运行和临管运营“长跑”,2005年7月21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交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进行的正式验收。这同时也标志着该桥公路、铁路全段进入了正式运行和运营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05,25(4):39-39
被称为“世纪大桥”的我国首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安徽芜湖长江大桥终于结束了近5年试运行和临管运营“长跑”,2005年7月21日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交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进行的正式验收。这同时也标志着该桥公路、铁路全段进入了正式运行和运营阶段.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板观测沉降的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序 《公路》2002,(12):47-51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施工期间,地基沉降一直是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苏嘉杭高速公路及沿江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沉降动态观测,结论《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给出了不同施工期间沉降板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传递规律及其试验研究(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平整度传递的概率统计规律4.1平整度均方差的概率分布路面平整度均方差由于各种随机因素的作用,即使在严格采用同样摊铺、碾压工艺的条件下,通常仍将呈现为带有一定离散性的概率分布特性。图12、13、14是化临路10km试验路段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平整度...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铜陵市翠湖路软土路基处理为例,介绍了临时路面过渡法在处理深厚软土路基中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1.
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推算最终沉降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芜湖长江大桥无为岸接线工程试验路段的阶段性实测沉降过程丝,对最终沉降进行了推算。在常用双曲线法推算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处理时,实测沉降过程线与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度较好的特点,对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曲线推算最终沉降量进行了探讨,并与双曲线法推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开高速公路软土路基主要分布在南海市九江以北的30km路段,软基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位于软基路段的大、中、小桥台背30m范围内,涵洞、通道基底及基础外延3~5m范围,采用复合地基喷粉桩加固处理。软基观测内容主要包括沉降板、全断面沉降、分层沉降等,通过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了软土路基超预压材料卸载的具体指标,及时进行软基路段的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两种手段,研究了软土低路堤下小型构筑物底部软土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两种工况下路基的纵向差异沉降变化情况.由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低路堤路段下,小型构筑物底部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会提高路基承载力,加大软土构筑物与其两侧路基之间的纵向差异沉降量;天然地基下小型构筑物可与一般路...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传递规律及其试验研究(1)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讨论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基本因素和平整度的传递机理后,介绍了为探索沥面平整度的传递规律,在京沪高速公路化临段10km试验路段上进行的大规模试验研究以及此项研究获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掺入自行配制的防裂型高效减水剂(PV-2)的水泥混凝土室内路用性能测试,并结合试验路段的应用,分析了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掺在PV-2的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耗性能和较小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山岭重丘区软土路段的分布及其特点,介绍了高速公路在山岭重丘区软土路段的施工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并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高、低路堤试验路段的实践,提出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不同地段软土的分布及特征,通过数据统计有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选择该路段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标准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适宜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秦沈客运专线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成果及工后沉降动态观测数据为依据,适当考虑当地的土性参数,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地基处理方式应用于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的适宜性,结合秦沈线软土路段路基设计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进行高标准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天然土体均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工程特性。为探求软土在剪切变形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土体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珠江三角洲饱和软土进行真三轴剪切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获取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不同应变阶段的软土力学响应特征和孔隙微观结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三轴试验前后软土的孔径均主要集中在1~20 μm区间,经三轴剪切试验后软土的微观结构及其参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平均孔隙半径减小,孔隙率降低,含水率减少。在剪切过程中,软土的剪切变形存在一个应变阈值(竖向应变4%~5%),当竖向应变小于应变阈值时,软土的小孔隙的百分数随应变增大而减小,中、大孔隙百分数随应变增加而增加;当竖向应变大于阈值后,孔隙分布随应变的变化趋势则反之。软土的微观结构形态及其微观结构参数变化受剪切速率和土的应变值这2个因素影响较明显;孔隙形状参数(S/V)随土的应力状态(广义剪应力q和应变εs)有规律变化。此外,从微观结构层次和分子动力学角度揭示了软土剪切力学行为,软土剪切过程实质是土微(细)观结构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土体的受力变形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孔隙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