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说到中国的客车企业就不能不提到宇通。1997年,随着宇通亚洲最大的客车基地的落成和启用,宇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利地完成了中高档客车的品牌定位。在海外客车技术与中国客车市场的结合方面,宇通客车的成功无疑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典范。翻开历史:合作令宇通的地位更为巩固郑州  相似文献   

2.
一、空想雄风度十年 中国高档客车的发展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在中国客车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高档客车在2000台/年的线上缓步爬行;从2004年开始,100万元以上的客车市场更是出现了下滑的态势。2005年包括金华尼奥普兰、西沃、安凯、五十铃、大宇、宇通在内的六家最主要的高档客车生产企业100万元以上公路客运客车的总销售量下滑到了2002年的水平。十年,能让中国客车产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但是高档客车这个已经被多少专家和专业人士看好的细分市场却没能如期实现辉煌。  相似文献   

3.
路智军 《驾驶园》2009,(8):8-13
自1998年成立以来,苏州金龙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之一,从年产1546台到16000台.从年销售额2.4亿元到突破50亿元,仅仅经过710个年头。她以年均51%的增长率创造了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纵横之本——解读"宇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早以前就想解读一下宇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一个客车企业,从10年前的客车年销售量仅为708辆,发展到2003年的客车销售量将近1万5 500辆,进而成为行业龙头,宇通以其各项经济指标连续9年超过50%的增长速度使整个客车行业咋舌。近来记者从宇通厂方得到一系列资料,分别从技术、创新、国际化和集团化诠释了宇通这种快速而稳健增长的“宇通模式”。看完之后记者认为部分资料确实很能代表一些客车企业发展的方向,于是对这部分资料稍加整理,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刘勇 《驾驶园》2013,(12):22-23
2014年,恒通客车将迎来75岁生日,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区域性客车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公交运输方案解决专家”和“燃气客车第一品牌”,从年销售额几千万元到现在的十几亿元,再到中国西部客车产销量第一、中国天然气客车销量第一、中国城市客车产销量第二的大型专业公交客车制造企业,恒通客车正以锐不可当的发展态势逐渐壮大,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11,(9):121-121
近日.河南宇通公司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基地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正式奠基。该计划斥资24.35亿元,占地近干亩,预计1年后建成。届时,基地将拥有新能源客车动力系统试验台、硬件仿真试验台、车载电源系统试验台、辅助系统试验台、转毂试验台、发动机性能试验台、电动车充电站等研发设备。基地建成后将为公司带来年产1万台客车的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7.
王锦霞 《时代汽车》2006,(10):94-95
在客车变速箱领域,綦江齿轮变速箱以良好的品牌、极高的性价比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受到了广大主机厂和公交公司的青睐。2005年,綦江齿轮实现客车变速器销售26500台,在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占有率为32%;2006年上半年,綦齿变速箱的销量更是高达14200台,在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占有率提升到33.1%。綦齿变速箱已真正成为“中国客车变速箱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8.
一、综述 2007年国家通过对国道丰干线的不断完善,拉动了旅游客车的稳步发展,使得公路、旅游客车市场成为市场强有力的支撑点;客车企业针对细分市场推出新产品使得客车产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出口市场的小断扩张主要表现在国内客车产能扩张速度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各大客车企业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力图将海外市场培育成新的增长点;客车企业已经从盲目掠夺客户向有针对性地培育客户方向发展,这些因素拉动了中国客车市场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E 商用车     
《时代汽车》2009,(6):50-51
中国重汽实施产业援建灾区计划;华菱重卡山西省首家4S店逆势开业;东风柳汽获广西建设投资工程青睐;宇通交付郑州170台BRT客车;安凯公交喜获宁波133台采购大单;郑州日产御轩09款上市。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客车行业的竞争轨迹来看,貌似经历了一个“轮回”。在此之前,一款好的产品就完全有可能改变一家客车企业的命运,像厦门金龙早期的旅游客车、宇通的卧铺客运客车、苏州金龙的“满天星”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助力了自身企业的成功;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国内客车行业相互之间的研究逐渐加深,服务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竞争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客车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无锡安源客车悄然成为中国客车海外营销中的一支新锐。经过2年多的发展,无锡安源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身成为一个走在中国高端客车出口前列的客车企业,被业内誉为是中国客车的“黑马”。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肖华 《城市车辆》2008,(7):17-17
2008年7月5日上午,细雨飘飘的郑州绿城广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30台崭新的宇通客车整齐的停在广场上。郑州交运集团的首批奥运服务用车发车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据悉,郑州交运集团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用车52台,全部为宇通客车,车型分为ZK6120R41b、ZK6120H-1、ZK6120H,外观豪华大气、性能优越舒适,同时这些车辆都是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即日起,  相似文献   

13.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07,(8):106-107
从1990年带着妻儿老小,怀揣着4千元起家.到今天拥有数亿元资产,许掌握的成功.凭借的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执着与隐忍。从最初拉三轮为公交企业送镙丝到慢慢自行生产汽车零部件;从为客车企业做销售、代理、服务.到建立汽车配件城.再到后来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客车企业,17年来.掌握集团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所做的这一切都紧密围绕着客车产业链条的延伸.或许这正是中国客车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值得探讨和学习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我国客车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客车第一产销大国,并诞生了“一通三龙”这样一批世界级的客车生产企业。我国客车业在国内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同时,还涌现出了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聊城中通、安徽江淮、河南少林、江苏友谊等客车出口大户。他们频频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竞技表演,并赢得了鲜花与掌声。  相似文献   

15.
金龙腾飞     
2005年,在国内大中型客车销量整体下滑.10多家客车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严峻形势下,苏州金龙逆市上扬,年产销达10180台,实现销售2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3%、10.33%,苏州金龙一跃成为继宇通客车之后我国第二家大中型客车年产销量超万台的商用车企业。  相似文献   

16.
文风 《城市车辆》2007,(4):13-13
2007年3月26~2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国家展"项目签约仪式上,俄罗斯与来自中国的客车企业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价值1000万美元、高达500台的客车出口合同,这是俄罗斯首次同中国进行大批量客车采购贸易.除了客车之外,在此次"中国国家展"期间,来自中国30多个行业的知名品牌也都积极参与,并与俄罗斯签署了贸易合作协议.作为俄罗斯"中国年"的重大活动之一,"中国国家展"已经成为俄中双方增进了解、促进贸易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17.
《时代汽车》2007,(4):78-79
作为客车领域中的一支新锐,安源客车在2006年一路高歌,称得上是2006年度的最大“黑马”。经过2年的发展,安源客车已形成12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通过美国BOT、澳大利亚ADR,以及中国的3C认证。目前,安源客车遍布世界各地,作为中国第一家大批量出口澳大利亚;第一家大批量出口美国;第一家面向媒体进行侧翻试验的中国客车制造企业,2006年无锡安源出口美国200台,为中国客车出口海外作出了典范。本届客车博览,安源为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带来了四款针对海外市场需求设计的车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0,(5):42-43
3月22日上午.郑州宇通客车第二批59台援藏客车交车仪式在郑州宇通工业园举行。这意味着以舒适、稳静、豪华著称的宇通客车在原来6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近10倍。今后,国内外游客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景区和巴松措景区旅游时.将会更多地感受舒适、稳静的惬意,尽情地浏览风情万姿的藏区风光!。  相似文献   

19.
李金 《城市车辆》2007,(1):17-17
2006年12月27日,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在郑州举办了“2006旅游客车分委员会年会”,这次活动得到宇通公司的鼎力支持。参加这次会议的全国旅游交通企业共27家。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旅游客车分委会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研究;宇通旅游客车新产品的推广,行业间相互交流,以及各旅游公司面对面沟通交流,从而使客车生产厂家能为旅游交通行业生产出价廉物美、性价比适中的旅游客车。经研究,2007年旅游客车分委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4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昕文 《汽车与配件》2011,(26):41-41
在中国高端中型客车的市场,丰田柯斯达无疑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其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从四五十万元甚至到100万元以上。凭借这么一款年销量不过5000辆的车型,丰田柯斯达的盈利能力就可与国内年销售过万台的客车企业相当。不仅如此,丰田柯斯达还成功地将同样来自日本的日产碧莲和三菱罗莎等同类产品挡在市场之外。在中国客车市场,丰田柯斯达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