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主之友》: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怎么看待? 乔里奥·纳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确实是非常的快,而它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因为它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可观的市场空间,所以未来它有可能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西方就有人说:“中国是泥足巨人,很软弱。”然而,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却认为,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拿破仑接着说:“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3.
一直觉得上海大众是一个善于创造传奇的企业,这些传奇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第一批开拓中国市场的合资汽车企业,更是因为多年来它一直为中国市场贡献着定位精准、适合中国特色的出色产品。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2010,(12):129-129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已经淡忘了它,它就是有着中国第一轿车之称的东风金龙轿车! 1958年5月,位于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生产了完全由中国研制的汽车。  相似文献   

5.
柯怡达 《轿车情报》2011,(9):283-283
2011年,普利司通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风雨后,迎来了它的80华诞,同时也是它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2个年头。这次。普利司通一如既往地把融入尖端科技的明星产品带到中国,为我们的用车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徐雨 《汽车杂志》2005,(11):227-227
双龙路帝,这是上汽收购期龙以来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新车,也是双龙在中国推出的第一款MPV,它的剑锋直指在中国豪华MPV领域“老大”之称的GL8。  相似文献   

7.
大美之悦,这是宝马在它的全新5系长轴距版亮相中国市场时想传达给人们的感受,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如何取悦中国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走向和谐     
中国汽车业承载着民众前行的希望,并已走过50余载光辉历程。而今,它与时俱进,奏响了“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伟乐章。  相似文献   

9.
田永梁 《汽车杂志》2007,(2):196-198
阔别中国市场市场10年之后的皇冠又回来了,作为中国消费者眼中最早的高档轿车,今天的“皇冠”还能像它的过去一样闪闪发光吗?在大多数人看来,它似乎只适合作为“君子”的代步工具、温尔尔雅。然而,君子并非以物聚。在它斯文的外表下面,可以藏下狂暴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朱广宇 《车时代》2011,(1):170-173
中国的中级车们都已经在市场上锤炼了多年,一代又一代的更新让中国的中级车用户笑开了花。现在第八代索纳塔也将现身神州大地,我们期待着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回顾过去十年,保时捷中国在坚定信仰的驱动下造就了一段非凡的历程,不断刷新记录,始终引领着跑车行业,继续向中国的消费者绽放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Jetta家族在全球共有960万同胞,尤其是在中国它的身影几乎遍布每个城市,如今,新一代Jetta正式发布,相信大众不会让中国的消费者等待太长时间,也许第1000万辆Jetta就将在中国下线。  相似文献   

13.
朗逸上市后一直很受欢迎,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体现的中国式价值观。无论造型还是功能,它都非常符合中国人的眼光和口味。  相似文献   

14.
没有错,这是我们连续两期发布有关布嘉迪·威航的评论与报道了。相比于上个月的Grand Sport目前还无缘中国市场的不同,这款威航爱马仕特别版已经登陆中国市场,并即将于2008年底在国内上市。在它被顶级富豪车主买走之前,我们还是尽快来欣赏一下它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5.
JERRY 《汽车杂志》2005,(12):70-75
领驭,一个在中国本土设计的“大众”品牌汽车。它的到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它不是B5.5也不是B6.但它却是一台新的帕萨特,一台属于上海大众,属于中国的独特新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常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客为尊,也是自尊。全球最佳行政轿车懂得这个道理,为中国市场设计出长轴距版。可以说它是为中国而来,为中国而变。  相似文献   

17.
马欣 《汽车导购》2006,(6):54-58
或许你说它保守,诞生34年,累计销量超过了1600万辆,或许你说它姗姗来迟,在国际市场上早已名声远播,直到今天才涉足中国市场,或许你说它文雅,在国际上主要竞争对手悉数角逐中国的时候,却显得有几分内敛和羞涩。  相似文献   

18.
邹艺尚 《经济导报》2007,(31):36-37
全球股市大跌,一场金融风暴在歌舞升平之中悄然而来。它的前因後果是什么,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WTO与中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关”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然结果,它符合中国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入关后承担和履行的义务也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它还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已经备受关注了,很多人想方设法希望能够提前拥有它——FJ酷路泽在漂亮的外表之下拥有如同超人般坚强的身躯,你很难找到比它更加特别的越野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