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闵光 《海运情报》2006,(11):28-28,30
今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以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1%,达到318.7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往北欧方面,往英国、荷兰等主要国家以及往俄罗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新兴市场的货流扩大。在往地中海地区方面,货流增长近2成。除了往占最大比例的意大利的货流增长12.2%外,往土耳其的货流增长39.4%,增长率居第一位,往埃及、黑海地区等东地中海地区的货流扩大。  相似文献   

3.
在货流扩大的支撑下,2007年班轮公司努力加强集装箱运输,其中更令班轮业界关注的是往北美内陆的运输。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公司马士基已经大规模调整往北美内陆的国际多式联运。该运输由于铁路运输费用上涨,各个船公司的收支都已恶化。大幅提高运价是首要的问题,但还存在双向货流不平衡、复杂的运输路线、空箱回运等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远东往黑海的集装箱货流迅速扩大,2006年达到约31万TEU(航运公会数字),2007年1~7月约为29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1倍。在俄罗斯,由于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购买力提高,从中国运往该国门户伊利切夫斯克的以消费品为主的货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丁力 《海运情报》2007,(4):18-18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实绩)比上年增长17%.达到683万TEU。按目的地计,往北欧增长14%,为492万TEU,往地中海增长25%,为191万TEU。往北欧和地中海的增长率都大大超过2005年实绩。除了农历正月的2月前后,箱位利用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95%以上。从德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到俄罗斯、东欧等新兴国家,货流都已扩大。进入2007年以后.欧洲航线西行的货流继续呈现箱位紧张的状况,这样的繁荣还将持续很久。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后2000~22000立方米的小型气体运输船的供给将可能不足。随着石化气体货流的增长,对船舶的需求增大,但新船的订造并没有跟上。  相似文献   

7.
丁力 《海运情报》2007,(1):24-24
日本三大海运公司对2007年集装箱航线的供求作了预测。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货流的增速将比2006年放慢,但仍在10%~16%,保持两位数增长。各航线的增长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尧乐 《海运情报》2004,(7):12-13,15
一、东行货流 据日本海事产业研究所统计,2003年亚洲/美国航线的东行货流比上年增长8.4%。达到9302484TEU,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主要原因是具有最大市场比例的中国和香港发运的家具、家用器具等与住宅有关货物的货流增长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10.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0):14-15
亚洲/中东航线的集装箱货流每年继续以两位数增长,2004年(公会数字,以下同)达到115万TEU,比上年增长近25%,第一次突破了100万TEU。预计今年将增长10%-20%。中国发运货物的迅速增长扩大了整个货流。在货流旺盛的背景下,各班轮公司加快加强中东航线。  相似文献   

11.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增长呆滞,但来自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的货物量统计与日本航运公会事务局(SCAGA)公布的统计有部分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尧乐 《集装箱化》1994,(7):28-29
优先靠泊制度.基隆港为台湾北端的天然港口.是仅次于高雄的第二大港。该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港口的扩建受到限制,而货流尤其是集装箱货流日益增长.造成港口拥挤,从而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15.
丁力 《海运情报》2004,(12):16-16
亚洲往中东集装箱货流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会船公司的运输量达到51.65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6月的货流比上年同期增长31.60/0,达到10.65万TEU,第一次实现月运输量突破10万TEU大关。上半年的货流已接近3年前2001年全年的货流(55.6万TEU),预计全年突破100万TEU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6.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9):1-6,11
由于海上集装箱货流扩大。各航线大幅度提高运价,主要班轮公司加速订造新船,尤其是营运东西基干航线的主要班轮公司大部分都已订造7000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据船舶经纪人“Barry Rogliano Salles”发表的报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竣工将集中于2006年。7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至今年1月为35艘,而到3年后的2007年1月.预计将增加3倍.扩大到145艘。下面介绍各班轮公司的新船订造情况。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珠江口东西两岸港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佩林  曾艳英 《水运管理》2011,33(12):30-32,38
为推动我国港口业发展,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可能对珠江东西两岸港口带来的影响,提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使珠江东西两岸交通形成网络结构,大幅度提高珠江东西两岸间运输能力,使珠江两岸产业布局出现大范围的调整,并影响珠江东西两岸的货流变化,从而对珠江两岸港口的发展和竞争、合作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尧乐 《海运情报》2006,(5):17-17
日本内外环运(总部大阪)自6月起开展仙台往上海的海上拼箱货直达运输,每周1班,将根据货流情况增加航班。所运输的为汽车零件、化学品、精密机械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钢材品种增多,在我国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中采用钢结构承重骨架体系已成为可能。住宅钢结构体系由于钢结构材料强度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好、制造可工业化等优点,将有助于住宅建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住宅钢结构体系中的有关结构体系、墙体材料、楼板做法、防火、防腐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4年秋季PIERS海运研究机构对南北航线集装箱货流的预测,2004年北美从拉美的进口预计将增长9.5%(见表3)。2004年第二季度仅南美东岸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15.1万TEU。比2003年同期增长22%。但回程货量不容乐观,增长率只有2%,货流不平衡的情况到2005年才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