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去年以来,江苏省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新造船企业投入建设。据了解,目前江苏造船企业的造船产能400万吨左右,预计这些新的造船企业建成投产后。将使该省的造船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27-27
随着造船产量的大幅增长,以及船厂建造的船型不断增多,未来造船用钢的发展趋势为:低合金高强度钢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造船用钢的规格、尺寸精度将更高;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品种将增多。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2008,49(3)
《中国造船》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今年是《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定于今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有关领导结合我国的造船形势作报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领导作纪念报告,并结合“绿色造船”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同时,《中国造船》将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一期“《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特刊”(总第183期)。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以及满足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实际需要,我国造船业正加速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政府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规模,2015年后我国造船能力将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0—2002矩是日本经济较为萧条的几年,也是世界造船量不太景气的几年,日本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世界造船强国的地位,于2003年对本国造船企业开始了一场机构改革和重组,通过改革重组,将日本原有的七大造船公司紧缩为六大造船公司(见图1)。目前据日本有关媒体称,为了应对来自韩国、中国和欧洲的竞争,重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桂冠,日本造船业将继续走造船专业化及造船专业化公司合并重组的道路,预计到2010年前后,日本大型造船公司将从现在的6家逐步合并为3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船检》2010,(6):79-80
日前.韩国政府出台了绿色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并将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家电和石油化工列为绿色增长的重点产业部门。几年前,韩国就提出了将IT技术与造船和汽车相融合的减排环保船舶和汽车开发生产的发展计划.最近又将造船产业单独列出来,为其量身定做彻底转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6):44-44
国际造船协定谈判搁置5年后酝酿重启 20年前启动的国际造船协定谈判在几经中止后,被重新提上了日程。4月12日至1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造船工作组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原则同意重启搁置了5年的造船协定谈判.据悉。该协定谈判内容包括差别待遇、价格规范、不可控诉补贴、协定适用范围等。该协定一旦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利好全球各造船国.  相似文献   

9.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3,(12):28-31
中国造船业的迅速崛起,让世界造船界惊诧。如今,南北两大造船集团高吹号角,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更是纷纷厉兵秣马,争做造船大省。前不久,本刊记者走访了山东、江苏两省,深切感受到地方政府对造船业寄予厚望,因为造船航运之于两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造船航运,这两艘中国的“经济巨轮”将缺乏扬帆远航的强大动力。换句话说,谁能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谁就有可能成为经济领跑者。  相似文献   

10.
《船舶工程》2008,30(2):I0002
近日,在东方造船集团总部,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枞阳造船基地与荷兰纳维吉航运公司签订了总价值约9亿元的10艘6050吨多用途货船。这10艘新船将由东方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枞阳基地建造,自2009年起陆续交付。  相似文献   

11.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0-43
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约为600万吨.这是自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8年以来.首次突破全球造船总量的10%。伴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不断攀升.有业内人士预言,在202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有望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船坞”。而就在中国船舶工业谋求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同时.日、韩、欧、美等造船强国却在近期开始控制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规模。日本甚至认为中国增强造船能  相似文献   

12.
闵光 《海运情报》2007,(11):25-25
迄今灵便型船(2万-4万载重吨)的最大建造国是日本。该国的函馆船坞、神田造船厂、今冶造船(Shima-nami造船)、佐伯重工、四国船坞五家造船企业将小灵便型船作为主力产品,此外,新高知重工、大岛造船、内海造船、栗之浦船坞等也建造该型船。以往日本造船厂的小灵便型散货船接单量占世界接单总量的6成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蔓延,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国际航运、造船市场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从8月开始,国际航运费率出现巨幅下挫,造船市场新船成交持续走低,航运和造船市场下行的态势已基本显现。短期内,随着造船市场环境继续恶化和新船成交量逐渐下降,长期坚挺的新船价格开始下降,二手船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造船产能过剩,船厂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究竟如何?面对危机与风险又将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14.
国内动态     
《广东造船》2009,(6):6-15
2009年全年造船完工总量突破4000万载重吨大关。占全球造船份额将达33%——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里,面对“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等重重险阻,中国船舶工业逆水行舟,激流勇进,仍保持了平稳持续增长态势。除造船完工量之外,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8,(3):13-1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长兴造船基地地处上海吴淞口外长兴岛,被称为中国“巨轮岛”。2008年,预计该基地总投资150亿元的一期工程将竣工,在岛上“出生”的万吨巨轮将达9艘。该基地的船舶产品包括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造船订单已排到2011年。整个基地分两期建设,计划2015年建成。届时,这个基地将拥有7个大船坞,年造船能力达1200万吨。  相似文献   

16.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3):37-37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称2010年造船市场仍低迷 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26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5%;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行业运行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造船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仍将低位徘徊,到2010年年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将降至1.5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7.
沈桂良 《江苏船舶》2009,26(5):34-35
我国要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快造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新建的船厂要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拥有一席立足之地,就必须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船厂建设成为一个敏捷、精益、高效的生产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外船舶科技》2006,(3):45-45
由于韩国造船企业拥有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超群,所以预计韩国造船企业今后二十年将继续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6,23(1):31-31
2005年12月1日,从在南通召开的江苏省工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南通中远川崎扩建工程、熔盛造船工程已列入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两项工程将为南通成为造船大市奠定基础。中远川崎造船投资20亿元的二期扩建工程近期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前期工作全面展开。熔盛造船是南通如皋近年来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占地3100亩,总投资额49.6亿元。  相似文献   

20.
王林 《海运情报》2004,(9):32-32
据日本船用工业协会最近发表的关于中国造船和船用工业的调查报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到201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CSIC)到2020年的造船量将达到2000年6倍的80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