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力 《海运情报》2006,(9):17-17
亚洲往北欧、地中海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6年上半年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部分),比上年同期增长14%,达到319万TEU,其中往北欧增长13%,为229万TEU,往地中海地区增长18%,为90万TEU,都实现两位数增长。5月上旬的箱位利用率一度低于90%,但上半年其他时间都超过90%。进入7月后货流进一步增长,扩大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2005年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运输量(航运公会数字),在俄罗斯、中欧和东欧以及土耳其等新市场的拉动下,往北欧、地中海的西行合计约584.8万TEU,比上年的约520.6万TEU增长12.4%。在东行、北欧、地中海地区的发运量合计达到约293.8万TEU,比上年的约279.5万TEU增长5.1%。在西行,往北欧比上年增长9.8%,约为431.4万TEU,往地中海地区增长20.3%,约为153.4万TEU。在东行、北欧的发运量增长4%,约为241.8万TEU,地中海地区的发运量增长13%,约为51.9万TEU。集装箱船的年均箱位利用率,往北海、地中海地区为90%强,东行中北欧、地中海地区发运的年均箱位利用率都为80%强,大致处于满载状态。  相似文献   

3.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航运公会部分)951.5万TEU,比上年增长19%。按目的地计,往北欧的集装箱货物增长18%,为619.1万TEU,经地中海地区的增长22%,为332.4万TEU。与需求增速明显下降的北美航线相比,欧洲航线保持了从2006年起的达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各班轮公司认为今后较长时间将继续会有超过10%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闵光 《海运情报》2006,(11):28-28,30
今年上半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以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1%,达到318.7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在往北欧方面,往英国、荷兰等主要国家以及往俄罗斯、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新兴市场的货流扩大。在往地中海地区方面,货流增长近2成。除了往占最大比例的意大利的货流增长12.2%外,往土耳其的货流增长39.4%,增长率居第一位,往埃及、黑海地区等东地中海地区的货流扩大。  相似文献   

5.
钟秋 《海运情报》2005,(9):12-13
一、港口拥堵与运输基础设施,2004年的集装箱货流.亚洲/北美航线东行比上年增长14.4%.亚洲/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6.9%。2005年的增长率。商船三井预测北美航线东行增长13.4%,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3.8%。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预测增长12%~14%,远东班转公会(FEFC)预测为17%。  相似文献   

6.
2003年,日本、亚洲往欧洲的集装箱货流以欧元走高为背景迅速增长,达到4585900TEU,比上年增长19.1%。这是该航线年货流量首次突破400万TEU。  相似文献   

7.
张敏 《海运情报》2005,(9):17-18
据《国际集装箱化》杂志估算,自2003年7月1日以来.亚洲/北欧航线西行运力增长了22%(扣除转运运力)。运量方面,根据远东班轮公会的统计.2003年和2004年亚洲/北欧航线西行运量分别增长19%和15.4%,平均箱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2004年各季度的西行运价分别比2003年同期上涨21%、13%、11%和11%(货币附加费和燃油附加费等包括在内)。同西行相比.亚注/北欧航线东行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8.
钟秋 《海运情报》2007,(9):16-16
2006年欧洲航线东行往亚洲的货流,从卸货地看,中国比上年增长17.3%,为87.9万TEU,货物量和增长率都居第一位,日本的货物量居第二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5):37-38
中远集运等将开设亚洲/南美东岸航线,中远集运和韩进将调整亚洲/欧洲航线,中海集运2004年营业利润增长1.8倍,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开展往天津的快速交货服务,欧洲航线西行2004年集装箱货流增长16%,2004年远东往波斯湾货流增长20%以上,2004年南北航线南行货流继续以两位数增长,马特松明年2月开设美国/中国集装箱航线,墨西哥航运加强中美支线运输,马士基海陆与南非海运联合开设新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10.
江南 《海运情报》2004,(12):11-13,10
2003年太平洋航线的东行货量达到890万TEU,尽管东南亚航线出现了负增长.但东行货物总量仍然比2002年增长了9.7%。西行货量将近370万TEU.比2002年增长了10.3%。东西行箱量比达到2.5:1,货流不平衡仍然是困扰太平洋航线的一大难题。(见表1)  相似文献   

11.
丁力 《海运情报》2007,(5):29-29
2006年亚洲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货流(航运公会数字)比上年增长23.8%,达到724.24万TEU,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2.
《海运情报》2008,(1):32
预测2008年亚洲往美欧班轮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将继续增长。据日本三大海运公司的供求预测,起拉动作用的亚欧航线西行将增长2成左右,保持2007年的增长水平。其原因除了欧盟主要国家的发展外,还有东欧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货流。美国因个人房贷问题等经济增长放慢,前途不明朗,但个人消费的底气仍很足,预计北美航线东行将增长5%-9%。亚洲往美欧集装箱船的箱位利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亚洲往美国(东行)货流 2009年亚洲往美国(北美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为1134.1万TEU,比上年减少14.8%,货流量下跌到2004年的水平(见表1)。然而,与上半年相比,全年的货流变化率已经好转。在雷曼冲击的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持续下降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总算转为增长,经济状况的恶化有了少许缓和。  相似文献   

14.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6年区域内的集装箱运输量,干货、冷藏货合计比上年增长5.1%,为1025.3万TEU。其中干货增长5%,为981.3万TEU,冷藏货增长7%,为44万TEU。中国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以及越南的出口量都以两位数增长,日本的发运量也增长了6%。虽然没有像亚洲/欧洲航线那样持续出现短装情况,但区域内航线的货流持续扩大,今年第一次突破了1000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5,(10):14-15
亚洲/中东航线的集装箱货流每年继续以两位数增长,2004年(公会数字,以下同)达到115万TEU,比上年增长近25%,第一次突破了100万TEU。预计今年将增长10%-20%。中国发运货物的迅速增长扩大了整个货流。在货流旺盛的背景下,各班轮公司加快加强中东航线。  相似文献   

16.
丁力 《海运情报》2004,(12):16-16
亚洲往中东集装箱货流迅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会船公司的运输量达到51.65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其中6月的货流比上年同期增长31.60/0,达到10.65万TEU,第一次实现月运输量突破10万TEU大关。上半年的货流已接近3年前2001年全年的货流(55.6万TEU),预计全年突破100万TEU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0):9-9
在中日贸易扩大的背景下,海上集装箱物流继续增长。今年上半年日本往中国增长8.8%,达到40.7万TEU,中国往日本增长14.5%,达到95.3万TEU,合计增长12.8%,达到136万TEU。在中国主要的4个港121中,往上海的大幅增长26.5%,上海往日本的也增长19.3%,双向合计增幅高达21.6%。由于日本发运的与汽车有关的货物等非常多,与天津港间的双向不平衡达到74(以天津港到日本为100),是4条主要航线中货流平衡状况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龚月明 《海运情报》2004,(4):1-5,17
日本《货物》杂志等回顾了2003年的国际海运贸易并对2004年作了预测。从2003年东西基干航线的货流看。以欧元走高为背景,亚洲发往欧洲的货流增长20%强。往美国的货流虽然上升。但增长率为9.3%。低于10%。这两个增长率与2002年的情况正好相反。2004年往欧洲、北美的货流将继续增长。亚洲往北美为12%,亚洲往欧洲为9%。在亚洲区域内航线,日本到发的各航线的货流情况稍有不同。且达不到2003年那样的增长率,但预计南行为5%~6%。北行为9%~10%。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6,(8):36-38
2006年5月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量,香港浩达加强中日集装箱航线,长荣与韩进海运在南北航线交换箱位,2004年国际贸易中海上集装葙货物和航空货物所占比例(%),美国总统轮船开展日本往马六甲海峡定周班运输,美国联合太平洋在得克萨斯建设铁路新货站,南美轮船北欧亚扩大西行环球航线,南美轮船北欧亚加强中国/印度、中东航线,2005年日本/亚洲间集装箱运输量,日本到发航线航运公会全部废除双重运价制度,商船三井在越南/新加坡间开设新航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钟秋 《海运情报》2004,(3):18-19
日本商船三井营业调查室于去年12月初发表了分析近年国际班轮业界动向和预测主要集装箱航线今后3年供求的报告“班轮航运的现状2002~2003(加速的全球化)”。该报告预测2004~2006年间亚洲发往欧美航线的货流每年将增长6%~9%,配船公司的箱位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的高水平。但是,主要是由于7000TEU以上的新造大型集装箱船代替投入亚洲,欧洲航线,该航线的船舶运力2005年以后将两位数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