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速列车最高速度的分级研究,可为我国高速列车的设计、引进、制造、运用以及维修等提供界定速度等级和型谱的基础性依据。在分析近代国际铁路高速列车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列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通过对已有200~400 km.h-1列车相关数据分析和比功率计算,提出为满足最高速度要求,应选择较大保有加速度,并在计入回转质量系数的列车保有加速度为0.05~0.1 m.s-2的条件下,推荐中国高速列车最高速度的分级采用三级方案:T级(最高速度400 km.h-1)、Ⅰ级(最高速度330 km.h-1)和Ⅱ级(最高速度250 km.h-1)。这种速度分级是基于最高速度还有上浮空间,且可基本涵盖全高速区范围。当前研究重点是优化开发Ⅰ级和Ⅱ级高速列车,并为T级高速列车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列车质量与列车速度的合理匹配,通过分析和计算列车保有加速度与保有功率系数,列车比功率的关系以及一质量与最高速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或引进牵引动力时,应选择较高的列车保有加速度,而既有机车牵引时,容许选用较小的列车保有加速度,并推荐了具体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高速铁路与重载铁路发展迅速,尤其高速铁路与高速列车的数量与品质已居世界前列,所以界定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一些有歧见的牵引计算参数非常重要。依据分析与研讨结果,3个相关的牵引计算参数(回转质量系数、牵引力使用系数及保有加速度)的界定值已经得出并予以推荐:(1)我国高速列车(含空货物列车)的回转质量系数应取定为0.10,重载列车的回转质量系数仍维持0.06,相关的列车运行时间和距离的计算公式见表3;(2)对于高速与重载列车而言,牵引力使用系数完全没有必要;(3)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以及其他列车保有加速度可按表6选用,对于最高速度360 km/h及其以上的高速与超高速列车保有加速度(计入回转质量系数)可降至0.04 m/s2左右,而重载列车的保有加速度至少要选用0.01 m/s2。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3日,法国V150高速列车,在即将开通的TGV东部线上进行高速试验时,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574.8公里,创造了新的世界铁路速度记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铁路》2008,(9)
Alstom公司为法国铁路生产的TGV列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280km/h,现在已经达N300km/h并接近320km/h,将来要进一步提高到360km/h。作为高速列车重要组成部件的车辆轮对,从轮对结构设计、车轮钢材选用、生产制造和日常技术维修等各个方面,必须绝对保证高速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高速列车轮对技术运营特性的主要要求是:为了提高抗机械负载强度和为优化制动系统创造条件,应当具有最佳车轮构造形式;为了保证方便检查、监测和发现处理缺陷故障,通过改进轮对结构提高安全性;通过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水平,改善环境保护特性;降低购买、运营、技术维修和修理总的支出费用,延长整个轮对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俞展猷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2):85-85
日本东北新干线现为东京-八户间,线路全长593km,属JR东日本公司,现在最高运行速度为275km/h,从东京到青森最快的旅行时间约为4h。按计划,到2012年度末,东京到新青森将缩短为3h5min。 相似文献
10.
高速列车空气阻力测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高速列车阻力中分离出空气阻力和其他阻力,基于空气阻力与列车质量基本无关、其他阻力与列车质量成正比的假设,以及列车满载和空载状态下的惰行工况阻力测量数据,建立列车空气阻力、其他阻力、质量和速度的关联方程组,并对空气阻力项施加过零点且单调递增的约束,从而得到高速列车的空气阻力及其他阻力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速度—加速度拟合和基于时间—速度曲线的列车阻力优化2种方法对CRH3型高速动车组的空气阻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气阻力与列车质量基本无关、其他阻力与列车质量成正比的工程假设,可实现高速列车空气阻力与其他阻力的解耦及耦合分析;CRH3型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和其他阻力算式中均包含了与列车速度有关的二次项和一次项,但在空气阻力算式中与列车速度有关的一次项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对高速列车而言,采用列车总阻力的形式较采用列车单位基本阻力的形式更能准确地表达列车阻力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速铁路按固定闭塞方式组织列车追踪运行的控车模式不同,高速铁路由于装备了CTCS-2/3级列控系统和调度集中设备,故采取以车载信号作为行车凭证、按一次连续速度模式曲线监控高速列车运行的控车模式.基于高速铁路的这一控车特点,综合考虑列车的长度、运行速度、常用制动距离、安全防护距离、车站作业时间和闭塞分区长度等影响因素,借鉴普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给出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4种追踪间隔时间和7种车站间隔时间)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为制定规范和统一的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计算办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根据北京铁路枢纽规划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引入 ,结合近期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 ,就枢纽内的动车段布局 ,进行了多方案研究 ,提出了统一布局、分期建设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