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适度紧张情绪。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从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2.
金文 《商用汽车》2011,(15):112-113
炎炎夏日往往也是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季节,在确保车辆进行日常检修保养的同时,高温季节的驾驶也存在着诸多值得驾乘人员注意的地方。例如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带病车"上路行驶;驾驶员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3.
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驾驶员很容易疲劳。精神疲倦,往往会使驾驶员的视线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在午后,行车时驾驶员容易犯困打瞌睡,甚至出现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这时,勉强驾驶车辆就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行车,我们应尽量保持驾驶室内的空气畅通,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以防出现疲劳驾驶。一旦出现疲劳,就应及时停车休息,不能继续勉强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4.
防瞌睡 炎夏行车,驾驶室内的温度较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很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好,保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或用冷水洗脸,下车活动四肢,做深呼吸,等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08,(9):62-64
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6.
薛艳丽 《北京汽车》2003,(3):39-39,41
由于夜间的车辆流量与人员流量均比白天少,而且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因此许多驾驶员都爱夜间行车。但夜间的灯光照射范围有限,且随车辆行驶而不断晃动,就使驾驶员的视距范围大大缩小,并容易疲劳瞌睡,于是行车危险性增……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在行车中,由于受空间的限制,而且精神高度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和身体部分机能损伤现象.在此,给驾驶员朋友介绍几招有益健康的"小动作":  相似文献   

8.
开疲劳车驾驶员疲劳后,感觉、知觉敏锐度降低,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反应变慢,导致驾驶员机能低落.这时就容易发生行车事故.  相似文献   

9.
自我控制能力,保持情绪稳定 天气炎热,心情急躁;时间紧迫,心情迫切,控制不住情绪而开快车。受到挤、压,心情激动,产生报复心里。出现这些情况,驾驶员要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地搞好自我调节,做到“礼让三先”,避免行车中出现急、抢、挤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防瞌睡炎热夏季行车,驾驶室内温度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能精力充沛。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或用冷水洗头(脸),下车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驾车。防中暑做好驾驶室内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条件的应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公路上能否安全行车,正确的驾驶姿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有利于你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而且能使你在长时间的驾驶中有效地减轻疲劳。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上正确的驾驶姿势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正确的驾驶姿势;驾驶姿势与操作失误;影响驾驶姿势的因素;不正确驾驶姿势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等几个方面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以便给车辆驾驶员的出行带来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春季行车谨防疲劳驾驶春季行车容易出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尤其在中午、傍晚的时候。不仅驾驶员自己,还要注意其他车辆、行人一样容易出现疲劳、嗜睡的状况。比如在路上看到行人、非机动车行走行驶不正常,就要引起重视,或许是因为疲劳困倦。案例:2014年春天,某单位去郊区种树。因为路程较远,早上三四点就出发前往目的地。车行至一半,司机发现路边有障碍物,他以为是农家车掉下来的麻  相似文献   

13.
雾天是车辆事故多发期,雾天保证行车安全对每位驾驶员来说犹为重要。熟悉雾中行车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雾天行车最大特点:一是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驾驶员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易出现情绪波动;二是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分不清东西南北;三是因产生错觉,出现操做失误或鲁莽驾车。为此,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椿 《汽车与安全》2008,(11):66-67
在行车途中,由于车辆、道路交通等原因,遇到意想不到的危急情况是常有的。临危之际,驾驶员若能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是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有效方法。下面,就行车途中8种常见的危急情况,浅谈一些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高温季节,车辆因润滑油容易变质、机器零件易烧损、制动性能变差、驾驶员易疲劳、道路行人增多、雨水打滑等原因极易造成车辆受损,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要在高温季节养护好车辆,确保行车安全,车主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车辆安全管理应走出三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区一:车速慢就会安全预防车辆事故,一般应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制约车辆安全的诸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采取有效的得力措施加以防范,并不是低速行驶就能预防车辆事故,相反,低速行车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精力……  相似文献   

17.
驾车防错觉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19.
一、做好夜间行车前的准备工作 1、在行车前,驾驶员应注意适当休息,保证精力充沛;并对行驶路线、道路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虑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感觉机能的敏,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