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方文学的讽刺艺术都源远流长,讽刺作品丰富多彩。从讽刺的心态、讽刺手法和讽刺语言的风格上看,中国文学讽刺多含蓄、质朴;西方文学讽刺多大胆、泼辣,从而显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作为老舍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断魂枪》有着人物形象刻画的美、精巧的艺术结构美、出色的白描手法美、对比烘托的运用美、语言的含蓄洗练美等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散文、小说作品中景物描写不多,语言也很简练,但却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石三鸟“,寓意丰富.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应以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为线索,在展示中国文学几千年的总体发展脉络时,让静止的、缺少鲜活生命的、依附性很强的文学史活起来,和我们进行理性的对话、感情的交流.应注重体现文学特质.努力从文学的审美特性出发,突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提升审美追求的意义,对于历代作家在艺术美方面的探索和创造给于较高评价,对于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开掘.同时,在形式上有清晰、整饬之美;在内容上有实用、求新之美;在语言上有个性、抒情之美.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将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讽刺与幽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教学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这种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体育美的主体、表现形式和艺术鉴赏的阐述使青年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美的正确鉴赏角度,学会感知和认知体育美,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外古典、现代建筑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建筑的结构、造型及与环境的结合方面,说明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共同创造规律,以及其自身的独特性.建筑艺术是人们身边的艺术,是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于一个整体的艺术,在美育中具有更特殊的教学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美育中把握建筑艺术欣赏的切入点,作者认为应从技术美、人文美和形式美三方面作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9.
景观照明是重塑建筑物的夜问形象,是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是美化城市夜景、营造人类生态环境的的一种重要手段。采用投光照明和轮廓照明对站房进行设计,使其达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并通过对灯具的合理布置,使照明达到整体的艺术美,同时也起到环保与节约能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无声的艺术,但有着其特殊的社会功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创作一些舞蹈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创作舞蹈有几点共性: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学风、掌握丰富的舞蹈语言、紧跟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1.
爱美是人的天性,至真至善常寓于至美之中,美使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就像展现美的艺术家,课堂就是展现美的舞台.日益普及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美,使学生欣赏到教师创造的美的语言、美的板书、美的举止、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师生共同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打开一扇文学窗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灵感,调动文学情感,培养活跃的想象力,运用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进行美文修炼,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驰聘的思维空间,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写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感悟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英语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结构,创设语言环境,熟练使用多媒体,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自身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着重剖析C语言中的..Printf(..)系列函数UCDOS特殊显示功能,阐明了其基本显示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运用C语言中的printf(..)函数和面向的方法。调用UCDOS汉字系统的特殊显示功能进行汉字信息处理,实现一个能显示知量汉字的通用功能模块;摆脱了点阵汉字编程复杂,显示单调的限制,为方便显示美 汉字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小说与戏剧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两种文学形式.作为文学,它们都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通过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但是在塑造人物所使用的语言上,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教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非言语行为的教学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对这种非言语行为教学艺术形式之一即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原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的形象是朱自清散文重要的特色。朱自清江南时期、北京前期和北京后期三个时期的散文创作中“我”的形象,是青年知识分子思想,小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温情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矛盾统一体。“我”的形象具有情感作用和桥梁作用,同时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时代,影视这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实践中,用铺天盖地的图像推动了视图时代的到来。在社会文化急速转型时期,文学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表现出了更强大的包容性,它积极利用媒介物质电视、网络、电影等,不断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翻译是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模糊语与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翻译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模糊语言,在有关翻译的定义、中西学者所提出的翻译的标准,以及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的话语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模糊语言。然而,在不同的文体中,模糊语言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广告英语、文学英语和旅游英语这三种文体中的模糊语,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艺术,指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和美的形象,最佳完成教学任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技术动作,合理严密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而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