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丹 《轨道交通》2013,(1):64-65
国内除钢轮钢轨轨道交通外,并存有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及有轨电车轨道交通。从投资角度来讲优势更明显于轮轨;对于单轨系统噪声明显小于轮轨,适合地面段建设,还具备更强的爬坡能力和小曲线半径适应能力。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两种新型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推动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运输技术,单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世界单轨运输技术的进展,分析了各国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状况。根据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经验和我国城市交通的状况,本文探讨了单轨技术在我国发展实际应用的主要领域,并预测了单轨技术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邓艳 《轨道交通》2006,(6):20-26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纵观各大城市的城轨形式,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山城重庆的轨道交通,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以其独特的单轨形式,在众多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光芒凸现。 重庆轨道交通是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原因让重庆选择了单轨交通?单轨交通到底有何特点和优势?在国内其它城市均不采用单轨的情况下,重庆单轨交通如何寻求技术上的支持与突破?在国家对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政策指引下,重庆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程度如何?重庆轨道交通的未来又将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仲建华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悬挂式单轨交通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轨道交通形式,其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钢桥墩与传统的轨道交通工程所采用的桥墩有所差异。结合悬挂式单轨工程施工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实测采集数据,分析计算钢桥墩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材料、机具消耗量,旨在准确、完整、真实地反映出钢桥墩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及发生的费用,并计算分析相应的单价,可为今后我国悬挂式单轨交通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功能完善、景观突出的旅游区公路交通体系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旅游区的公路交通和景观建设尚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要求,公路景观设计作为旅游区环境景观的建设组成部分,在美化旅游区、改善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公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介绍旅游区的公路景观设计,期待能对旅游区公路景观设计提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几种典型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跨坐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胶轮路轨车辆、胶轮有轨电车和虚拟轨道车辆,探讨了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未来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抗侧倾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根据跨坐式单轨车辆抗侧倾稳定性变化规律提出的临界侧滚角理论阐明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的设置原则,给出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与运行舒适度、曲线限速之间的联系,跨坐式单轨车辆提速的关键是开发性能更优的轮胎,并控制由于运行速度提高所引起的振动恶化;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其倾摆特性和横风引起的倾摆稳定性是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特有动力学问题,由于车-桥耦合振动引起的钢质轨道梁低频噪声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胶轮路轨车辆在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改善车辆的横向平稳性;胶轮有轨电车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导向轮/轨关系,研究难点在于阐明其导向稳定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虚拟轨道车辆提出了许多新的动力学研究问题,包括循迹控制、机械架构与循迹控制策略的匹配性、纵向力分配、分布式驱动等,或将成为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跨座式单轨交通运营期噪声对声环境影响不可避免,但跨座式单轨交通项目与传统交通项目噪声影响程度及防治措施不同,以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延伸段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实际监测、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跨座式单轨交通噪声影响远小于传统交通项目,跨座式单轨交通噪声防治措施采取以充气轮胎、齿形钢板嵌接式伸缩缝等主动降噪更为有效,可满足噪声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和相异的特点,结合当前不同旅游区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动态,提出旅游区"整合-竞合"发展模式(3C模式)。根据大洪山地区的具体状况,分析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及相应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设计理念,探讨近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结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电气轨道交通是以电气为动力,以轨道为走行线路的客运交通方式.目前的城市电气轨道交通分为城市电气铁道、地下铁道、单轨、导向轨、轻轨、有轨电车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制式,文中对悬挂式单轨的独特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工程建设、施工、工程造价和运营维护的角度,基于真正的移动闭塞的无后备模式的CBTC系统设计简单且可靠性高,轨旁设备少,更能适应悬挂式单轨需求的观点。本文还简介了富欣智控的悬挂式单轨运控系统的架构、运营模式、系统功能和配置、自动化车辆段和典型故障场景以及悬挂式单轨在新能源空铁试验线上的典型应用,对设计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艳 《轨道交通》2007,(9):38-38
位居西部的山城重庆因独特的单轨形式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值本刊组织AFC系统大型专题报道之际,且让我们走进重庆,看看这里的AFC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情况。重庆轨道交通副总工程师范金富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关乎AFC系统建设的诸多问题中,他着重向我们介绍了重庆轨道交通在AFC系统现场维护和发展高素质的系统维护人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蕴含着可资同行借鉴的深思。  相似文献   

12.
正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是指用于旅游景区或部分区域(商业中心、大学校园、机场等)观光游览的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都在规划、建设旅游观光轨道交通。与常规的大中运量轨道交通相比,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在功能定位、系统制式、规划选线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一、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1.串联景区内部各个景点,构建景区内部的公共交通通道有些景区内部景点相距较远,景点之间出行需求较大,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可以串联各个景点,满足游览需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构建景区内部公共交通通道。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文章从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应用前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单轨交通、胶轮地铁、自动导轨系统等现代新型轨道交通型式.我国城市可根据自身条件,综合考虑功能、环保、造价、景观等因素,选择经济适用的轨道交通型式,形成有地方城市特色的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单轨及有轨电车等不同轨道交通制式的特点分析,不同交通制式造价对比、不同地区有轨电车造价分析,提出现代有轨电车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悬挂式单轨具备爬坡能力强、振动噪音小,转弯半径小、舒适且景观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景区观光旅游线和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在我国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造价指标是工程造价控制中一个重要环节,悬挂式轨道交通的推广取决于对项目投资的把控。选取了西南某市、中南某市、中部某市3个工程项目实例,对造价数据进行修正并分析,建立了悬挂式单轨造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了造价各指标的特点和借鉴意义,希望为悬挂式单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与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逐步显现,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轨交通本身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对于海滨城市、山地城市与中小城市等,都非常适应。单轨交通可将大城市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可将主城区和机场、码头、铁路枢纽等连接起来,因此全国各地陆续的兴起了单轨交通建设。本文重点针对单轨交通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首先介绍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形式、分类及结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一处采用悬挂式单轨交通的旅游观光项目给出了设计过程及主要内容,以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旅游“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从人体的气候适宜度角度,结合湖北省旅游资源,探讨各旅游区的黄金旅游季节。  相似文献   

18.
为美化景观、降低噪声等原因,有人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应该"入地"。应该承认,轨道交通采用高架形式如果处理不当,确会影响城市景观,较之地下铁道是会产生更大的交通噪声。但轨道交通在中心城一概"入地",不能"抬高",并不科学合理。一是轨道交通制式并不单一。当今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地铁、轻轨、单轨、线性电机、新交通系统及自动导轨……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和功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一、单轨系统的独特性 单轨系统在城轨交通中具有很长的历史。第一个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单轨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的东京开始运营。从那以后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单轨系统,其中包括很多国际大都市如纽约和迪拜等。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做好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发展布局,恰逢其时.文章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的接合,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期望城市建设能抓住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形成互动,产生良性循环,达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与城市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