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是用在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警报信号,用以提醒车后其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  相似文献   

2.
(1)车辆行驶时主动式驾驶辅助和车道导航都激活着. 如果发现驾驶员的手已经有10s不在方向盘上了,那么主动式驾驶辅助就会在组合仪表上生成一个驾驶员提示.如果驾驶员在15s内没有对此做出反应,那么就会响起警报音,且会显示红色的警告来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如果在接下来的8s仍未发现驾驶员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那么就会激活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博世联合华为、沃达丰,成为首批对此性能技术进行路测的企业。Celluar-V2X这一技术应用于实时警报系统,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变换车道或是在前车紧急刹车的情况下向驾驶员发出警报。ACC不仅可以在有潜在危险时提醒警告司机,还能自动提速和刹车。ACC能够让车辆在驾驶员设定的速度下行驶,并且借  相似文献   

4.
制动是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制动信号灯在安全行车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汽车制动信号灯的作用是汽车减速行驶或者要停车时,作为汽车制动的警报信号,用以提醒后面的车辆驾驶员应保持行车距离,以免造成汽车追尾撞车事故。其工作过程是:在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开关触点闭合,把制动灯电源接通,制动灯点亮工作。当驾驶员松开踏板时,制动灯开关触点断开,切断电源,制动灯熄灭。若制动信号灯出现故障不及时排除,将危及行车安全。另外,就目前汽车的制动灯而言,由于只反映汽车制动的有无,而无法判断制动的强弱,因而很容易出现误判,加之制动信号断线警告灯装置不够完善,为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路况的改善,车辆行驶速度在不断地提高,这对驾驶员的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一、二级道路为例:车辆在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11米/秒),驾驶员比较容易观察、判断处置道路情况;如果车辆是80公里/小时(22米/秒)的速度行驶,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在同样的时间,车辆行驶距离增长,道路情况也会随之增多,驾驶员就会感到措手不及,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驾驶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观察、判断、处理情况是受到时间制约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驻车系统可以声音和图形方式告知驾驶员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高配车型带有倒车监视系统,如果车辆启用了倒挡,音响设备屏幕将通过后视摄像机显示车辆后面的场景,能以声音和更为直观的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汽车倒车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电子监控系统。在驾驶员停车或倒车时,检测车辆侧面和后面的障碍物距离并输出方向盘转向提示,当障碍物与车之间的距离超过设定的域值及安全驾驶距离时倒车系统会发出声音报警,提醒驾驶员控制汽车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一来即使驾驶员视野处于盲区也能使车辆有效躲避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从而实现安全倒车。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素质驾驶员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车辆制动距离,而反应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驾驶员素质差,会使反应时间延长。但驾驶员的素质又受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车速过高,驾驶员精神紧张,时间稍长即处于疲劳状态,其应变能力就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驾驶员模型、汽车运动学模型与闭环控制系统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大预瞄距离驾驶员模型的空间方程.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分析基于该模型的“人—车—路”闭环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条件.利用所建立的4轮车辆驾驶员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最大预瞄距离值和驾驶员反应时滞值,对车辆路径跟随进行了仿真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营运车辆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虽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严厉打击驾驶员疲劳驾驶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并利用GPS监控平台对客运车辆驾驶员进行严格管理,但往往无法避免客运车辆重大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凌晨2时至5时客运车辆事故屡禁不止。客车防疲劳及夜间驾驶警报安全控制系统的构想是为了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从技术方面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缺乏对驾驶员实际需求与个性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引入驾驶状态识别系数将驾驶状态分为激进型、标准型和保守型3类,并将其用于最小安全距离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以更好地协调车辆起始制动距离,车辆制动后与前车的最小安全距离更符合驾驶员的心理预期,提高了驾驶员的认可度与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瑞祥  开宏 《汽车运用》2004,(4):30-30
注意风向风力.春季多风,灰尘较大,影响驾驶员视线.当风力较大时,驾驶员应当注意风向、风力给行车带来的影响.风向与车辆行驶同向时,由于风力的作用,制动距离会相对增长,制动的非安全区增大;风向和车辆行驶方向侧向时,使车辆的离心力增大,易使车辆发生侧滑或侧翻.因此,驾驶员必须注意风力、风向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车辆位置信息,提出一种分析汽车驾驶员驾驶特性的新方法。建立基于模糊机制的驾驶员车道内行驶安全评价模型,以数据库的观点对车辆行驶过程数据进行描述,通过分时间段采样的方式记录行驶车辆距道路标识线的横向距离,根据采样数据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确定车道内行车的安全评价模糊隶属度,以此评估驾驶员车道内行车的安全性,分析驾驶员的行车特点。车辆行驶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分析驾驶员的行车状态,并评判驾驶员车道内行驶的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14.
1.功能 当4个轮胎中的任何轮胎气压明显下降或上升时,轮胎气压监测(TPM)系统会对驾驶员发出警报,并使驾驶员能够在驾驶员信息中心(DIC)显示单个轮胎气压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15.
孙超  寇越  田林 《交通科技》2020,(2):106-109
为探究城市道路行车轨迹与路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在某市滨海路进行汽车运行轨迹样本采集试验,使用AxleLight RLU11系列路侧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分车道采集试验路段汽车运行轨迹样本,利用SPSS Statistics对试验路段不同车道车辆运行轨迹样本进行数据处理,绘制不同行车道运行车辆横向距离的累积频率曲线,计算得到汽车运行轨迹与路侧的横向距离D85,通过绘制行驶车辆距路侧的横向距离直方图,得到不同车道的车辆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驾驶员大多数偏向选择在内侧车道运行。根据试验路段内外2条车道车辆横向距离和运行轨迹特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大众新帕萨特采用的驻车辅助系统之一自动侦测停车导引系统(PDC),简称倒车雷达.该系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距离检测,以声音或更直观的方式进行提醒,帮助驾驶员了解车辆周围的交通情况,从而减小车辆在倒车或起步时发生刮擦和碰撞.系统由前后超声波传感器(图1)、蜂鸣器和驻车辅助控制单元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超声波传感器发出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当脉冲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接收器根据发射与接收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出传感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一辆智能化车辆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该车辆能够帮助驾驶员及时找到一条能够到达预期目的地的最经济(距离最短)、安全、可靠的路径。在一个驾驶员的大脑中通常总是被一些问题困扰着,“我现在在哪里?”“道路状况怎么样,我应该利用哪条路段才能够尽可能快地到达我要去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汽车倒车测距仪能测量并显示车辆后部障碍物离车辆的距离,同时用间歇嘟嘟声报警,间歇时间随障碍物距离缩短而缩短。驾驶员不但可以直接观察被显示的距离,还可以用听觉判断车后障碍物距离的远近。特别适用于长车身车辆倒车。仪器共有三部分组成:监控器、接线盒与探测器。  相似文献   

19.
刘淑艳  高利  章敏 《汽车工程》2004,26(5):568-570,580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碰撞危险度概念,通过引入最小停车距离,综合考虑倒车速度、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驾驶员生理心理因素、路面附着系数对倒车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分层次危险度评判公式,提出一种新的倒车时危险度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公路出口路段,经常会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横滑、侧翻等车辆交通事故,造成该路段事故多发的原因,大多是前车驾驶员违法驾驶、盲目操作,后车速度快,跟车距离近,驾驶员警惕性不高,处置措施不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