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对宝成线铁路电力供电远动方案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山区老线铁路电力改造,确保铁路电力供电安全及缩短事故抢修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气化铁道直供供电方式区段,以往供电线采取沿铁路独立布置的方式,本文提出了接触网支柱与供电线支柱采取交叉异侧布置的方案,以及如何避免牵引变电所、分区所的馈线与供电线出现交叉的方法。对类似电气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我国铁路开始采用10kV电力贯通线供电,贯通线的投用使铁路用电状况大大改善。铁路干线采用电力贯通线供电后,沿线车站的信号、生产、生活用电由原来分散的单电源供电方式改变成专线专屏集中供电方式。由于在各配电所增加了调压器和电容补偿,不但改善了电能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生产用电的可靠性。贯通线的电源是由分布在铁路沿线的10kV铁路配电所供给的,一般相邻两配电所间距40~50km左右,相邻两所通过真空断路器均可向供电臂上送电,所内设有电源互投装置(见图1)。正常情况下规定一种运行方式,如甲所向乙所供电…  相似文献   

4.
市域铁路电力供电方案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地铁设计规范、原铁道部颁布的铁路设计规范等不能完全适应市域铁路的设计需要。为便于指导市域铁路电力设计,结合市域铁路负荷分布特点、负荷性质,分析了市域铁路电力分散就地供电、集中供电,以及组合供电方式的优缺点,并针对集中供电方案中的贯通线和环网供电模式进行了定量可靠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市域铁路电力各种供电方案的适用场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铁路电力系统承担着为铁路电力自闭线、贯通线、站馈线等重要负荷线路供电的重任,然而西部地区铁路电力10kV取电异常艰难,传统解决方案存在着各种难题和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铁路净化电源装置,并对该电源装置的组成与原理、技术特点与指标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有效隔离了牵引电网存在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尤其是对该类型装置进行单相接地故障测试,证明该铁路净化电源装置已具备为铁路电力进行供电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沿铁路线架设的自动闭塞及电力贯通线路,担负着为铁路行车信号、行车控制的供电任务,是铁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是铁路列车安全正常行驶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水电部门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采用自闭线、贯通线双路供电及失压  相似文献   

7.
晋煤集团西区自营地方铁路是晋煤集团主要的集疏运通道,在山西省铁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该铁路为典型的复杂山区地方铁路,地形条件复杂,控制因素类型众多。通过分析晋煤集团西区自营地方铁路运输需求、技术标准、工程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长子南站东线接轨方案和长子南站西线接轨方案及局部走向方案,比较分析各接入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工程投资及对规划的影响等,最终推荐采用长子南站西线接轨方案,可以更好地带动晋煤集团经济发展,为复杂山区地方铁路相关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光纤直放站在山区铁路的覆盖方式,使之有效解决无线列车调度信号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9.
既有铁路枢纽站区牵引供电方式复杂,运输生产繁忙,供电设备天窗修组织困难;在发生故障时,波及影响范围大,不利于应急处置,需要进行优化改造。以武汉、襄阳枢纽为例,针对既有枢纽站区引入新线、货运编组站外包线、站线股道供电单元未细分,以及扩能引起的供电能力等问题,探讨相应的优化改造方案,阐述优化改造效能,并总结提出铁路枢纽牵引供电相关优化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台州市域铁路S1线的负荷特点及外部电源情况,对中压环网供电系统10k V、20k V及35k V三种不同电压等级电力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推荐台州市域铁路S1线采用20k V电压等级双环网集中电力供电方案。该方案能够满足市域铁路的用电负荷要求,且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并联AT的双边供电(或多电源供电)的牵引网供电方式,对其电能损失在理论上与现有的AT分区所并联的单边供电系统进行了比较,优越性显而易见,并进一步对其供电臂的保护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该牵引网供电方式能使负荷在上下行以及多个供电臂内进行均衡,有较好的供电质量,满足高速、重载的牵引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长昆高速铁路邓家山变电所至廖家田分区所供电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接线方式、系统参数进行等效计算,利用PSCAD/EMTDC元件库元件搭建模型,设置相关参数,搭建全并联AT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以实现对变电所及牵引网各种短路故障的仿真计算。以实际短路试验为例进行仿真,仿真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基于PSCAD/EMTDC建立的全并联AT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供电系统不同故障情况下短路电流的大小及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利用该仿真计算结果,根据"横联线电流比"故障测距法进行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数据满足故障测距要求,该模型能够为今后深入研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及保护设备的运行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津秦客运专线电缆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效果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津秦客运专线10 kV供配电系统采用全电缆电力贯通线路,电缆线路中的电容电流会使贯通线末端电压升高并产生过量容性无功,通过分析、仿真和测试,对津秦客运专线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进行验证,全电缆供配电系统系统中性点采用经过小电阻接地方式,采用沿线设置固定电抗器补偿和变、配电所内分组投切电抗器补偿相结合的容性电流补偿方法,再加上有载调压器的配合,可使供电电压水平和功率因数达到设计要求,获得良好供电指标。  相似文献   

14.
AT供电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AT所是AT供电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牵引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IEC61850标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化铁路作为电网的用户,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同时,为满足高速铁路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要求,铁路电站的IEC61850综合自动化工程势在必行。基于IEC61850标准,对某客专AT所进行信息建模,完成了间隔层保护测控IED的配置,并对远动方案进行探讨,初步解决了IEC61850应用于AT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断线接地故障时变电所出口处的测量阻抗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结合接触网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给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各种短路、断线接地故障的测量阻抗—距离特性曲线;最后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供电臂以负荷开关进行并联的接线形式,给出供电臂保护配置方案,以期为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馈线保护的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带回流线的全并联直供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带回流线的全并联直接供电系统的原理,推导出其电流分布及牵引网电压损失,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全并联对降低牵引网压损的有效性,同时从仿真结果定性地分析了全并联次数和全并联位置与牵引网电压损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铁路线路单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向铁路线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信息系统辅助管理。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铁路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现状,明确线路单元优化划分和养护维修计划优化制定是系统的发展方向。依据公路单元划分的方法,探讨铁路轨道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式,研究"秩和检验法"划分线路单元的具体步骤,总结轨道单元划分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参考国外铁路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搭建形式,结合单元管理思想探讨系统各模块功能,搭建线路检测、单元划分、计划制定、实施效果反馈的连续性管理框架,并在计划管理模块中采用案例推理技术(CBR),设计两次推理过程,建立检测数据与对策源案例的联系,优化养护维修计划制定方法,为铁路线路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快速定量装车系统在大宗散堆装物料装车站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研究分析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列车在装车站的技术作业流程和作业时分标准等,提出采用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的铁路货物线装车能力计算方法,并以现场常用的装车系统为例研究确定一条装车线的装载能力,意在为合理确定货物线和装车设备数量提供参考,在满足能力需要的前提下,避免投资浪费。研究结论:(1)提出了装车线能力计算公式;(2)煤矿装车线采用装车效率为5 000 t/h的快速定量装车系统时,一条环形装车线年装载能力为2 500万t~2 800万t,一条尽端式装车线年装载能力为2 300万t~2 600万t;(3)煤炭集运站和铁路货场的装车线年装载能力比煤矿装车线提高约10%;(4)提高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的装车效率是提高装车线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雨  杨浩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1):106-112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由运输计划、列车调度、动车调度、供电调度、旅客服务调度、综合维修调度及防灾安全监控7个子系统组成。基于逻辑层次化、组件化、面向服务和事件驱动等设计理念,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由运行环境、技术平台、业务处理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维护体系5层构成。运行环境提供系统正常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技术平台包括管理运行平台、控制运行平台、消息中间件和对外信息接口。业务处理平台包括应用处理、系统管理和决策支持模块,直接提供用户人机界面。安全保障体系从8个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安全保障策略。运营维护体系包括日常运行维护服务、运营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规章制度。该系统的软件架构以B/S与C/S模式相结合,但以B/S模式为主。基于该体系结构,实现了包含运营调度系统核心处理功能在内的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目的:本文提出了综合接地系统的总体要求、范围、贯通地线的规格等,为满足目前客运专线站前基础工程的施工需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综合接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及方案研究,达到将各种接地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保证客运专线各系统、各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减少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研究结论:为保证客运专线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