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内地铁车辆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单元式、全封闭制冷循环系统,各零部件组装在一个不锈钢板制成的箱体内,加盖板后形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辆顶部,并提高免维护元件的使用率。介绍顶置单元式空调机组在运用过程中因设计、安装及线路环境等因素导致冷凝水结霜及排水的相关问题及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地铁16号线变频空调列车和定速空调列车进行了制冷试验研究,并测试了2种空调机组在制冷季工作时的能耗值,分析了应用变频空调时地铁车辆的车内舒适度,评价了变频空调机组的节能效果,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目前轨道车辆空调中常用冷媒的特性,对比分析R410A和R407C环保制冷剂的特性,介绍R410A的实际应用案例及应用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说明在轨道车辆空调系统中采用R410A环保制冷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铁路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车空调机组的生产厂家在某产品出厂之前或引进新产品试制时,都必须对客车空调机组进行性能试验,以保证其产品质量。车辆运用部门也必须对其使用的空调机组进行定期检修和进行性能试验,保证列车空调安全可靠运行。作者根据铁道部标准“TB/T2432-93铁道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试验”研制了铁路单元式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空气焓差法”作为主测方法,“空气温差法”作为辅助方法。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全自动控制,因此该装置可自动采集数据,实时记录空调机组性能,并能保存历史数据,操作界面友好。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制冷量的测量原理,微机测试及控制原理,并对传感器的布置,试验工况的调节进行了说明,分析和讨论了漏风量和湿球采样误差对试验误差的影响,指出了该装置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这类检测装置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阳萍 《铁道车辆》2003,41(6):41-42
空调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上使用的制冷压缩机均为全封闭式,其排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空调机组的制冷效果.所以,在空调机组大修时应检测其排气量是否符合要求.压缩机排气量不是固定值,它受工况(吸排气压力、温度)、工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判断一台压缩机的性能是否良好,必须在相同的工况下进行试验,并需要一个排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压缩机排量试验装置是测试压缩机空气排气量的专用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运用的铁路客车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的型式,基本参数,工作原理;机组及控制柜检修的工艺流程及工装设备的设计制造;检修中常见的故障及处理;空调机组、压缩机检修 试验台的设计制造;机组及主要部件的试验等。  相似文献   

7.
列车空调机组性能试验台远程监控和诊断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列车空调机组性能试验台远程监控和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阐述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要点和关键技术,并总结了该软件的特点及开发步骤。其研究成果对于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列车空调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铁列车空调机组功耗约占列车牵引动力的40%,合理有效提高列车空调机组能效比(COP)是降低地铁能耗的重要课题。提出了将椭圆管换热器应用于地铁列车空调的设想,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原设计采用圆管换热器的制冷系统与采用椭圆管换热器的制冷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将冷凝器和蒸发器都用椭圆管优化后,制冷系统COP提升了12.4%,制冷量提升了12.6%,可以选择小号的压缩机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对7 mm强化管蒸发器优化的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强化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性能也有改善,略次于采用椭圆管蒸发器的制冷系统。因此,椭圆管换热器应用于地铁列车空调机组中,对制冷系统性能改善显著,对降低地铁列车能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分负荷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载客量对列车空调负荷影响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负荷特点及设计要求,运用BIN参数法的形式处理相关数据,借鉴当前国内外制冷空调机组的能效指标和部分负荷评价方法,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机组部分负荷特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根据该方法,计算上海轨道交通某条线路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及不同空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R407C制冷剂进行理论分析和性能试验,研究其在列车空调机组上替代R22制冷剂的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在CRH2型动车组空调制冷系统中使用制冷剂R407C替代R22的可行性,介绍了设计改进方案和改进实施、试验情况,为新一代动车组空调使用环保制冷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铁列车模拟器运动动感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正在调式中的全功能地铁列车模拟器的运动动感仿真系统,对其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特别对运动动感仿真系统中列车运动行为仿真计算模块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数学模型建模方法和求解算法。还介绍了六自由度运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流程,并对动感实现的关键技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YW25G型硬卧列车空调机组运行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调节,使得车厢内的温度在各时刻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对全冷调节下和变频调节下车厢内的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变频调节下车厢内气流组织的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且变频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为列车空调系统的进一步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深圳地铁空调变频式多联机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地铁1号线延长段,地铁2号线、5号线)在小系统(设备管理用房)中加装变频式多联机系统,在晚间停运后,关闭大系统、水系统,对需要供冷的设备管理用房采用变频式多联机直接供冷.以深圳地铁1号线延长段的高新园站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比较运营结束后用冷水机组系统供冷和用变频式多联机系统供冷两种方式的能耗.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列车追踪间隔与高速铁路列车运营密切相关,通过列车追踪间隔仿真系统能够检验列车牵引特性、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对研究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优化及列车技术作业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文章介绍了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仿真计算系统的设计,使用列车间隔时间标准化计算方法,结合列车牵引计算、车站以及线路等数据,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列车运行曲线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与仿真。具体介绍了系统结构,功能设计及数据结构,以一个实际数据为例对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输出数据基本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该系统能够作为列车追踪间隔相关研究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6.
列车运行监控联机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于模拟列车操纵与运行、模拟列车运行监控系统工作、为车载监控系统离线试验提供列车运行模拟环境等功能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为列车运行监控理论、方法和系统研究提供一个通用的开放式数字化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7.
阐述地铁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论述水系统的动态平衡调试的重要性,研究水系统动态平衡调试的理论性方法及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广州地铁万胜围站为例,介绍采取模拟系统运行工况调节管路阻力的方法,实现空调水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EMS型磁浮列车模块的运动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EMS型低速磁浮列车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转向架结构,模块是集悬浮、导向和牵引功能于一身的基本功能单元.模块内部的2个悬浮端通过刚体连接,导致两端的运动状态互相耦合.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这种耦合作为系统的外部干扰,通过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加以抑制.本文从机械运动的角度,研究了EMS型低速磁浮列车模块的耦合问题,提出通过解耦算法实现2个悬浮端之间的运动解耦.首先在对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块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模块运动耦合的本质,然后提出了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模块运动电气解耦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模块的运动耦合对悬浮系统动态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提出的解耦方案可有效地解决耦合问题,简化悬浮控制器的设计,提高悬浮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车辆的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满足高速列车运行参量和关键结构状态实时监测需求,文章介绍了一种可用于高速列车关键结构件疲劳损伤检测的超声导波监测系统。首先对超声导波疲劳损伤检测机理进行了数学分析;然后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压电超声传感器、超声导波检测仪等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特征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与疲劳加载试验,验证了超声导波损伤监测系统用于关键结构的损伤监测识别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象Petri子网模型的列车群分布式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效率,增强真实度和可信度,采用分布式仿真解决列车群行为的分析和验证问题,并基于列车群的对象Petri子网模型(TGOSOPS)实施分布式仿真系统。针对模型到仿真系统的逻辑映射、运行中的动态关联以及依靠模型处理仿真冲突和时间协调等问题,提出由终端上的列车仿真应用模块和服务器上的全局控制模块构成分布式仿真系统框架,并对TGOSOPS按照功能进行划分,使其和分布式框架有机结合和映射。根据系统结构,结合动态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思想,明确系统中各类实体和事件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定时与主动对象(主动成分)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分布式仿真策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从而实现模型到系统的动态关联,并采用空消息算法消除策略死锁。采用一个统一的全局时钟来调整局部时钟的时间周期,以实现分布时钟的协调。路网图、运行图、模型库和各种信息库等都以全局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在仿真过程中,根据实验推进的需要可以随时从服务器上读入所需信息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