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德国人的汽车与健康理念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汽车,德国的汽车不论是名气还是产量、质量及口碑都曾影响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可是,当我们现在还在津津乐道大谈买车的时候,号称"汽车王国"的德国早就将汽车带来的困惑摆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去认识汽车带给人们的负面作用,倡导人们出行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以利环保,以利健康,以利长寿。  相似文献   

2.
��ͨ�¹����ˡ��ﳵ�˺����г��׾�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抛物体研究进展,包括行人、骑车人和自行车模型。对各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沿进行了论述。本文作者利用PCCrash建立虚拟仿真碰撞试验场,对应不同车辆类型,分别建立了车辆—行人侧面碰撞、后部碰撞,刮擦碰撞和自行车/骑车人仿真抛距模型。传统的抛距模型中,车辆在发生碰撞时通常会采取制动措施,本文对车辆不采取制动的碰撞形式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建立了车辆行人高速碰撞模型,上述工作对车辆行人事故再现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动自行车风雨天的安全行驶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刮大风时,有些行人会用围巾及风衣帽捂头盖脸,行走时视野势必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行人会加快脚步狂奔乱跑,往往难以顾及路况的变化。因此,骑行电动自行车时必须严密注意,尽可能地降低电门车速,多观察行人及自行车。否则,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行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尤其是在十字路口,有些骑自行车的人低着头只顾拼命往前骑,此时最好以低速滑行骑行,并随时准备应急制动停车,以防备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迎面或侧面相碰撞。  相似文献   

4.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与汽车碰撞骑自行车人事故的某些特点相类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基于综合人-车-路-环境的交通事故信息模型,对事故再现研究室近年来承担的北京市行人事故和自行车事故鉴定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统计样本的实际情况,选取典型的特征参数,将两类事故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得出了行人事故和自行车事故的一些相似的发生规律和各自不同的特点,并对统计结果在事故再现及交通安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常听开车的司机说:"到了交叉路口,你不用害怕,一加油就过去了." 听起来像是经验之谈,然而在这交叉路口盲目的"一加油"哪有不出事故的?无数鲜血甚至生命早已证实了这个事实. 来自不同方向的汽车、自行车和行人,行经交叉路口时,有的直行,有的转弯,不同方向的合流与分流,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点、矛盾点.司机一加油,车速必然会猛增,而人的反应时间毕竟有限,其他车辆和行人,有的路口被建筑物阻挡,亦根本不知避让,在这种情况下,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
一戒:过分放松.双休日里大多地区、路段都车少人稀,行车比平时顺畅,极易让人在心理上放松警惕,车速也会较平时快.而行人或骑自行车者也会因汽车密度的降低而放松警惕.所以双休日因前车遇紧急情况制动、后车躲闪不及造成追尾、刮蹭的事故以及撞人的事故都明显比平常高.  相似文献   

7.
行人和自行车混合行驶是一种常见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然而目前对于其混合流动力学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提出一种面向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混合流社会力模型(MFSF)解析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运动机理,修正了以往研究中的自行车模型,通过实际道路上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观测数据校准模型,构建仿真平台,最后使用仿真平台重现单向道路中行人和骑行者的自组织现象。根据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流量-密度基本图的对比分析,验证了 MFSF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可以看出,MFSF模型可以再现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自组织现象。当行人与骑车者的比例相同时,行人和骑车者的密度越低,骑车者的车道宽度变化就越小;当行人与自行车比例变化时,骑行者的比例越大,骑行者占用的道路越宽,且骑行者的车道宽度越不稳定;如果行人输入显著减少,则自行车者车道宽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转盘道(又称环形交叉)是在道路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的一种平面交叉口形式.这种形式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军事需要,设置环岛阻止战车通行,有利于四周的防御,易守难攻.后来移用于处理多支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疏导,也十分有效,使通行能力大于灯控路口,可保持汽车交通的连续性,减少停(刹)车次数等.但是,如今的转盘道也有严重的缺点,增加车辆绕岛行驶里程,增多汽车与自行车、汽车与行人的交织点,危及安全,转盘过大,外地车辆易于迷失方向等.根据上述情况,驾车在转盘上行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过往转盘道的最大通行能力.一般转盘半径在20~30m之间的环岛的最大通行能力约为2 000~2 500辆/小时.当车流量超过这个数值量,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被迫中断,极易发生交通阻塞.驾驶员应尽量错开这个交通高峰期.(2)未驶入转盘道的车辆,要让已驶入转盘道的车辆先行,待有空档时再插入,尾随行驶.因为在环岛行驶的所有车辆均沿逆时针方向作单向运动,车辆驶入驶出时,易产生交织点,因此,容易发生刮擦事故.(3)驶入转盘道的车辆,要认清方向和路口,并逐步向外变更车道,驶至所要去的路口,再向右转弯驶出.驶出转盘道时,应以不妨碍其它车辆通行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共享单车"的数量激增,在自行车行驶空间不足的条件下,骑行者占用行人路权,迫使行人产生减速、转向等避让行为。在交通混织的交叉口,自行车与人的冲突尤为严重,不仅增加了交叉口通行时间,更降低了行人安全。为优化交叉口交通组织,需深入分析行人在自行车扰动环境下的复杂行为模式,建立微观行人模型展开仿真分析。然而,已有研究多基于西方城市完备的自行车行驶环境,对国内因缺少自行车规划导致的人车冲突考虑不足,致使仿真结果不准确。因此,基于社会力理论提出改进的行人模型,建立了行人与自行车冲突仿真模型。此外,为克服传统摄像头拍摄角度的局限性,利用无人机采集提取了完整的行人运动轨迹数据,并结合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标定;最后引入原始社会力模型作对比,利用行人真实轨迹数据验证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行人模型更能真实合理地描述现实世界中行人的随机行为,对国内行人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交叉口的交通规划、管理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右转车辆与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干扰,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对行人、骑车人及机动车驾驶员在交叉口冲突时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73.36%的行人或骑车人在发生冲突时让右转车辆先行,17.65%的机动车驾驶员跟随前方强行通过的车辆通过冲突点.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合交通是造成交叉口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便于有效的研究交叉口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及交叉口交通仿真,提出了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时间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方法.分析了交叉口人行横道绿灯放行的交通特性,定义了人行横道绿灯放行时刻行人自行车聚集群的概念.从信号交叉口人行横道的"时空资源"利用角度,提出了划分人行横道绿灯时间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概念及必要性,选取了行人自行车绿灯时间通过流率、绿灯时间利用率以及行人自行车绿灯时间的空间占有率三个指标作为强度划分依据,选取K均值聚类为强度状态划分方法,对人行横道绿灯时刻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结合北京市平乐园交叉口为例,进行了行人自行车交通强度状态划分.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生许多因汽车"视野死角",造成幼儿不幸身亡的案例。所谓视野死角,是指在视力的范围内,因物体的障碍而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汽车驾驶人在驾驶汽车时,因为车辆的速度、大小、后视镜,以及人体视觉的视界不同,导致驾驶人的视野死角。另外,车辆在转弯时,因前后轮的行进轨迹不同,会出现内轮差。行人或是骑车者因为不了解这两项信息,常常发生错觉,以为汽车驾驶人应该看到自己而没有警觉。一旦闯入汽车的视野死角或内轮差,便会造成意外的发生。2~6岁幼儿因身心发  相似文献   

13.
秦余  于泉 《交通标准化》2017,3(3):20-29
为研究信号交叉口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干扰机理,通过对拍摄的视频进行标定,获取行人与非机动车在穿越信号交叉口过程中每间隔0.1s 的瞬时位置、速度、加速度数据,通过分析行人与非机动车运行轨迹的重合程度,研究行人与非机动车各类型出行方式之间的干扰程度;通过分析干扰和非干扰状态下行人与非机动车的水平偏移量、速度、加速度以及加速度方差的不同,研究干扰对行人与非机动车运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人受干扰时,水平偏移量是主要改变量;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受干扰时,速度是主要改变量;自行车受干扰时,水平偏移量和速度都有变化;干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加速度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2009,(3):56-56
汽车、行人共同使用道路的情况在全国各地很普遍;那么,汽车、行人,谁该让谁?不管你是司机还是行人,让我们听听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提出建立多尺度、多邻域规则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描述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人非共板条件下的行人与自行车混行交通流. 人非共板是一种新颖的慢行交通管理模式,但进行这种人行道规划、设计时,指标选取往往会缺少理论支持,运营时缺乏定量评价运行状态的手段. 本文以城市道路单侧人行道板上同向行人和自行车共板的情况为研究对象,考虑自行车与行人几何尺寸、元胞状态值及邻域定义等方面的差异, 建立了统一的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这两种交通方式相互干扰现象,通过模型演化能方便地获取阻挡概率等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参数,为人非共板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申 《交通与运输》2008,24(6):67-67
美国:礼貌谦让是常识。在美国,行人过马路时享有优先权。只要行人通过的指示灯一亮,所有汽车必须停下来。在城市的社区、校园或办公场所附近的道路上,有专门的行人通道和限速标志,提醒开车者注意行人安全。在纽约等车辆较多的城市,难免会出现双方车辆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狭路相逢的局面,这时,美国人会奉行“一让一”的通行规则,即A与B方向的车交替通过,保持畅通。  相似文献   

17.
德国:德国家庭拥有的自行车数量,不亚于汽车。当然,自行车的用途不同于中国,它不再仅仅是交通代步的工具,而且还是健身器材,旅游的必备设施。自行车在德国能得到普遍使用的一个原因是,德国人十分注重环保。  相似文献   

18.
一水 《交通与运输》2014,30(4):30-30
当交叉路口人行横道线是绿灯、行人正在通行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有的右转(也有左转)机动车驾驶员让行人先行;有的则不依不饶地从川流不息的行人中间穿行。穿行的驾驶员自有理由:上海人口密集.等行人过完马路再走,要等到猴年马月?当然是能穿行则穿行。本期刊登5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一篇叙述了搞好交叉口设计对改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条件的意义。欢迎广大读者来稿各抒己见,在争鸣中逐步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9.
瑞士是欧洲的富裕国家之一.很多年前,小汽车是瑞士每个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可现在瑞士几乎是全民出行都喜欢骑自行车,城市居民出行远的,自行车可放火车上随行. 瑞士自行车可随火车旅行 瑞士有"世界公园"的美誉,越是这样的国家越注重环保,瑞士也是欧洲最早提倡小车入库骑自行车出行的国家之一.本来,私家车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现象,可是私家车发展到一定程度,最明显的是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西欧许多国家痛下决心,提倡乘公交车、骑自行车出行,公交车又多是环保汽车、地铁、有轨及无轨电车为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2个月前,我将自己的小车交由一家汽车服务中心修理。修好后,在未通知我提车也没有经我许可的情况下,服务中心负责人即擅自驾我的车去参加宴会。途中,因车速过快,加之遇行人避让不及,小车撞上路旁大树,造成严重损坏。就6万余元的修理费用,我曾要求该汽车服务中心赔偿,但其以我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为由,要求我找保险公司理赔;而保险公司则认为事故发生在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