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多,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率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扩展土地利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所以城市隧道工程层出不穷,而这些工程大多涉及到深基坑工程,需要对深基坑工程有详细的了解。本文将结合春申湖快速化改造工程阳澄西湖南隧道施工,针对邻近建筑隧道深基坑工程的变形影响因素和控制变形技术展开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姣 《路基工程》2009,(6):17-18
在对深基坑工程各种风险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深基坑工程风险源因素FTA分析方法,为深基坑工程概率预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并探索工程中需重点控制的源事件,为合理采取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防治对策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市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经验,从深基坑开挖工程应力释放原理出发,根据上海市对深基坑工程的管理要求,分析了水务工程深基坑的若干特点,提出加强水务工程深基坑工程管理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湛铠瑜 《路基工程》2016,(2):148-153
以周围环境敏感和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比分析了深基坑常用支护结构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确定了该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方案并进行了支护设计,解决了支护设计中双排桩和止水帷幕两个关键技术。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基坑工程自身安全和邻近排水箱涵和市政道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深厚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以东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介绍了水冲法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该工程水冲法利用厂区周边充沛的河塘水,采用水力冲刷的方法开挖深基坑,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城市核心区明挖隧道的建设受地下管线迁改等因素的制约日趋严重,合理的分幅、分区设计对工程的可行性及进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某明挖隧道工程为例,采用沿长条形基坑横向分幅施工的方法,避让了现状110 kV电力排管。通过在超大跨度段反弯点附近设置纵向施工缝,实现隧道主体结构两阶段浇筑,并采用临时隔墙、临时肋板、临时牛腿及传力带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两阶段施工结构体系的转换,确保了深基坑的安全。通过结构受力分析,验证了纵向施工缝位置选取的合理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唐春龙 《路基工程》2012,(4):162-165
结合某深基坑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深基坑常用支护结构的特点,确定并设计了该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基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利和保证工期的设计原则将深基坑分为北侧、南侧和东西侧三段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既保证了基坑的安全可靠又利用现有场地尽可能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逐渐涌现,地下工程量增加,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与规模。深基坑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基坑的深度越大,支护难度也就越大,对基坑周围的环境要求也越高。虽然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支护技术。本文主要分析在复杂环境、软土地基的深基坑支护中复合土钉支护的应用,分析复合土钉支护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该结构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开挖工法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得到深基坑围护桩在不同开挖步序下的变形规律与受力特性,运用数值分析手段模拟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江北城站的基坑开挖过程,此基坑开挖为大型深基坑逆作法开挖。得到的计算值与工程实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正确性,评估了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此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陈哲楠 《华东公路》2015,(3):111-113
深基坑工程应用越来越广泛,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支护稳定性问题也不断增多。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和施工中常见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深基坑施工中主要的支护措施、使用条件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州岩溶地区复杂环境下某大尺寸深基坑工程实例,探讨了复杂环境下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原则及设计要点;采用多种计算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现场基坑监测结果进行印证,进一步检验了围护结构选型的合理性,为类似条件下的其他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大,基坑支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坑支护不但要做到安全、稳定,为施工创造条件,而且要兼顾合理、经济。其逐渐成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十分关注的技术热点问题。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做为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一些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5号线上水径车站倚靠城市山地,山地边坡形成的偏压作用对基坑的稳定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认识这种影响,并考察基坑与边坡之间合理的设计间距,运用FLAC3D软件,对基坑与边坡不同距离下基坑的桩变形、桩弯矩、边坡沉降以及地表沉降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高边坡下基坑施工过程中,近坡桩的最大位移与基坑距边坡距离呈指数衰减关系;远坡桩最大位移与距离呈指数递增关系;当距离为24 m以上时,两侧桩的最大位移将趋于稳定。2)当距边坡距离大于2 m时,远坡侧地表最大沉降值y与基坑距边坡距离d大致成指数递增关系,当距离为24 m以上时,地表沉降最大值将保持不变。3)边坡最大沉降值y与d呈指数衰减关系,当距离达到16 m以上时,基坑开挖对边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4)基坑整体稳定性系数y与距边坡距离d大致成指数增长关系,当基坑距边坡距离为0 m,基坑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最小,为1.80。  相似文献   

14.
马驰 《路基工程》2021,(5):170-174
依托某填海场地基坑工程,分析预留基坑的难点,提出了基坑和海堤相结合的新型围护形式。通过工程分析、有限元计算,对预留基坑的结构形式、受力、变形特点及施工时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海堤、预留基坑方案合理、可行;节约了工期和造价,且能更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5.
李明  吴波  李春芳 《隧道建设》2018,38(Z1):58-66
针对目前多采用不均匀沉降评价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忽略建筑物完损状况、基础类型等对基坑工程安全的影响问题,首先分析基坑变形及建筑物破损机制,并介绍基于不均匀沉降评价建筑物安全状况的方法; 然后考虑建筑物自身状况、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支护方式等因素,建立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福州地铁2号线上街车站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评价。结果表明: 福州地铁2号线上街车站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整体处于低风险状态,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仅采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值对基坑工程周边建筑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可能具有片面性,会导致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不符,而考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前海合作区滨海大道基坑底部砂质粉质黏土在雨季遇水浸泡后软化,发生渗漏、流砂险情。为此,对深基坑渗透的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砂质粉质黏土地基,基坑开挖时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做好防排水措施。地下水的大幅度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基坑渗漏水状况,底板浇筑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以及支护桩位移的变化;②支撑轴力随时间发展普遍呈对数规律增大,并在基坑底板浇筑完成后有所下降。当支撑轴力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大时,应引起重视。③基坑交叉或坑中坑开挖,在基坑阳角处增加背拉梁能有效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使基坑变形更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17.
孙九春  白廷辉 《隧道建设》2019,39(Z2):308-317
在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稍大就会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众多,但诸如结构刚度、支撑布置(道数与间距)等因素在设计阶段已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调控的因素较少。从支撑轴力与软土流变的角度, 探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侧向变形的控制方法。从软土地铁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力学特点出发,系统研究该体系的力学状态和作用机制,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无支撑暴露/ 有支撑暴露不同情况提出围护结构侧向变形控制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对该控制方法进行具体的施工应用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铁深基坑围护侧向变形控制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双排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中的基坑设计越来越复杂、限制条件也越来越多.双排桩支护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方式,其独特的内力分布方式及自稳方式,在非闭合基坑不能实施内支撑且对变形要求严格的深基坑设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在阐述双排桩支护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双排桩支护能满足深基坑工程应达到地下室及主体结构不承担基坑侧壁回填土传递的土压力的要求,并且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赵巷园区二期深基坑支护实例为背景,分析了邻近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实际应用特点,介绍了基坑围护设计方案选型、分坑平面布置,以及考虑临近地铁的保护措施,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归纳,分析了分坑的空间平面尺寸对临近地铁附属结构变形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基坑实际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控制临近地铁基坑的分坑宽度在2倍的基坑挖深左右,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的变形速率和总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基坑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基坑周边存在现状道路、管线、建构筑物以及地铁等等,基坑设计在确保支护结构本身的安全的前提下,同时也需要对周边现状建构筑物进行保护。本文以某一超大深基坑工程设计为例,在基坑处于岩溶地区、周边存在现状运营地铁及建筑等制约条件较多的情况下,综合采用了墙撑、墙锚、格构式地连墙等多种支护结构形式,并进行合理的平面组合和空间组合,随后以项目实践加以验证,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