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和技术,尤其是机加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为促进其进一步提高,由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和《汽车与配件》杂志主办、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协办的“2005年汽车发动机工艺与装备(第十二届)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2月7~8日在上海绿洲大厦举行。研讨会内容涉及现代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最新制造技术和应用、发动机工厂精益设计3方面。主要报告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9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于3月20日~22日在上海顺利举办。大约110多位来自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机床及测量等装备企业、业内和大学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发动机最新柔性制造技术及其发展动向、制造过程中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合理选择柔性制造系统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正如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罗锦陵在致词中说: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的制造水平不仅决定了发动机的节能排放水平.而且还涉及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0,(19):14-17
本次会议旨在帮助国内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向制造要利润”,提高汽车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6,(48):22-25
11月7~9日,为期三天的“2006汽车发动机现代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沪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了发动机厂的精益设计、缸体与缸盖敏捷柔性生产线及其发展动向、曲轴加工工艺、铝缸体的加工工艺及其难点等议题。发动机厂的精益设计及仿真应用本次研讨会的特约专家、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厂长、高级工程师顾永生先生指出.发动机  相似文献   

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5,(52):18-19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发动机趋于轻量化、结构简单化,发动机制造技术和工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速、高效,柔性等是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当前对该技术的迫切需求,本刊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主办了该次研讨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绿色发动机的装配线需要应对在高柔性要求、铝镁等轻质金属的大量应用,以及弃用达克罗涂层对工艺的影响情况下的零缺陷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绿色发动机的装配线需要应对在高柔性要求、铝镁等轻质金属的大量应用,以及弃用达克罗涂层对工艺的影响情况下的零缺陷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热试偏重于检测柴油机的运转性能参数。它是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检测柴油机的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同时它也可以在与用户使用状况一致的情况下检测柴油机的装配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提升我国汽车车身自主开发能力的步伐,提高车身模具制造能力,技术水平以及车身生产制造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使汽车车身技术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应广大会员单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前,汽车制造业正处于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前夜,其特点是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我国汽车零部件自动生产线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10g以上差距。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故障中发现的设计与制造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水华  王晓青 《天津汽车》2011,(6):15-19,36
在汽车各部位,发动机发生故障的几率最高。为了寻找这些故障是由哪些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在发动机生命期各阶段的分布和它们如何引起发动机故障,通过搜集大量不同型号发动机发生的故障并统计和分析这些故障的成因,从中分离出发动机故障与设计、制造缺陷及使用与维护不当的关系。这为主动改善汽车发动机生命期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25-26日,2009中国汽车发动机高层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会上,围绕"新形势·新挑战"这一年度主题,与会专家针对宏观经济环境,汽车发动机行业相关政策、标准,国IV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3,(13):85-86
新排放标准的实施需要各方的理解、配合和共同努力,各自应尽可能做到最好,形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而不是相互指责、推卸责任,甚至互相拆台。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一直是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近几年,节能减排的发展主旋律促使我国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但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仍然需要有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