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改革开放     
《港口科技》2010,(9):46-47
天津港开通物流网络陆续建设16个内陆无水港 从天津港获悉,天津港集团公司西安国际港务区服务中心日前揭牌。目前,天津港已与北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陆续建设了16个内陆无水港,初步开通覆盖内陆地区的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港口和内陆之间物流协同能力,建立基于内陆与港口双核联动的哑铃模式无水港协同模型。通过RFID、GPS和智能优化等信息技术,建设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无水港智能应用集成系统,实现无水港与港口间数据动态采集、信息无缝连接和业务多方协同,将港口功能和增值服务延伸到内陆,形成沿海和内陆双向联动营运新模式。同时,介绍哑铃模式的无水港物流协同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系统功能、关键技术以及青岛港在内陆无水港建设过程中解决通关、物流输运和跟踪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08,(4):66-66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天津港今年将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以港口物流中心、内陆“无水港”、铁路班列、班轮航线为建设重点,推进铁路运输班列化和散杂货运输班轮化,逐步完善天津港物流服务网络的“点、线、面”,形成覆盖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和拓展东疆保税港区功能和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4.
依托铁路物流中心 发展内陆无水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娟  张琦 《水运管理》2009,31(11):23-25
为依托不断建设和建成的铁路物流中心,大力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阐述无水港的基本理论、含义及功能作用,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认为依托铁路物流中心发展内陆无水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提出加强无水港建设的协调组织,加快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及港口企业主动协调内地省市政府支持无水港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几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无水港建设,让内陆地区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通道,海港也将无水港视为拓展腹地范围的工具。无水港运行数据显示出其巨大的效益,可大大降低物流运行时间,中部地区缩短1-2天,西部地区缩短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内陆各级政府纷纷建设内陆港。当前,我国内陆城市在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主体单  相似文献   

6.
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彬 《中国港口》2009,(9):25-25,24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港口之间逐渐从港口规模等级的竞争转向腹地竞争的时代。而内陆无水港的发展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港口是否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天津港为了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在新一轮的港口竞争中处于领先.已经和继续大力发展其在内陆无水港建设。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诸多问题,使无水港为天津港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     
<正>天津港内陆建设了21个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2012年首季度,天津港已运营的10个无水港,完成集装箱运营量4.14万TEU。天津口岸内陆无水港的运营量同比增长11.4%。截至目前,天津港已经在内陆省份建设了21个内陆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的21个城市,同时也在银川、西安、包头建立了3个区域营销中心。  相似文献   

8.
无水港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徐伟  陆梦 《水运管理》2006,28(9):8-9,20
分析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货运站及沿海港口的区别,将无水港定位为现代物流中心,总结国内无水港的发展现状和常见模式,给出发展无水港的条件和应注意的事项。从供应链角度分析无水港与港口的关系,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无水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进一步发展我国无水港的方向与策略,阐述无水港的定义,总结无水港与内陆集装箱集散点在功能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将无水港定位为内陆地区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介绍已有的3种模式,论述无水港建设对港口发展和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我国无水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区划条块分割、无水港规模较小、缺少投资等,认为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港口、船公司、货主等各方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0.
胡文华 《珠江水运》2009,(12):48-51
无水港,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港口。相对临海港口而言,也叫内陆港,是依托区域通关政策、便捷交通环境、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起来的内陆区域性物流中心。自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港签署直通协议,首开“无水港”先例后,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各地无水港建设纷纷扬帆起程,无论是沿海港口与内陆省市合建,还是内陆省市自建,都在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1日,广州港第11个内陆无水港(办事处)——韶关办事处挂牌仪式暨客户座谈会在韶关市举行。广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广州港集团今年计划在内陆腹地开设10个无水港或办事处。韶关办事处是广州港集团今年设立的第6个内陆无水港或办事处。  相似文献   

12.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13.
港口单纯地作为水路运输枢纽已经难以满足货物周转。无水港作为当代新兴的内陆物流中转平台,其不仅改善了内陆地区贸易环境,而且拓展了沿海港口的货源。文章首先阐述无水港建设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影响无水港选址的区位因素,最后运用距离矩阵摹乘法对无水港口进行区位分析,并以西安无水港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扈明 《中国港口》2009,(1):61-61
2008年12月15日,天津港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集装箱码头投资、内陆无水港建设、海铁联运合作运营、精品航线开辟维护、人员互派学习培训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武嘉璐 《集装箱化》2015,26(4):13-15
<正>1无水港定义近年来,无水港概念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建立无水港的目的包括为沿海港口拓展货源、提升本地对外开放度、减少沿海港口环境污染及拥堵、增加当地就业岗位等。国内外港口业对无水港的定义有所不同:国外业界认为无水港是通过铁路直接与港口相连的内陆多式联运终端,货主将货物存放于此地或从此地提取货物与将货物存放在港口或从港口提取货物的性质一样[1];国内业界对无水港的定义较为宽泛,即通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无水港的产生和概念,分析了无水港的优势、功能,以及无水港在交通网络和与港口的连接形式和无水港在港口腹地交通网络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并具体分析了广州港在泛珠区域无水港的建设,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未来两年,宁波港继续将集装箱运输放在港口生产重要位置,继续强化集疏运网络,通过"海铁联运"、内陆"无水港"、"水水中转"等多种方式继续强化内陆腹地货源拓展。  相似文献   

18.
无水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与港口具有同样功能的"内陆港"。介绍了国内4个无水港港群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目前无水港的通关模式。分析了无水港通关模式的优势和社会效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运工程》2008,(4):41
2008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集装箱发展始终是天津港的重点,今年将以大宗骨干货类为基础,以新货类新货主开发为新增长点。加强航线开发,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拓展内陆通道,扩大以天津港为中转港的国际中转运输;  相似文献   

20.
广西根据南宁独特的区位优势,提出"无水港"的建设项目,以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南宁现有的许多优势固然成为打造"无水港"的条件,但是,无水港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它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应在各方面应加大建设、引导与整合的力度,为"无水港"的生存与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建设"无水港"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