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月份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9% 6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52.7万TEU,上半年的吞吐量高达1502.5万TEU,同比上升11.7%,净增箱量在157.5万TEU,同期吞吐量持续领先于香港和上海港。上半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381.835TEU,同比增长10.4%。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新加坡港平均月吞吐量在250万TEU,  相似文献   

2.
6月份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9% 6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52.7万TEU,上半年的吞吐量高达1502.5万TEU,同比上升11.7%,净增箱量在157.5万TEU,同期吞吐量持续领先于香港和上海港。上半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381.835TEU,同比增长10.4%。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新加坡港平均月吞吐量在250万TEU,  相似文献   

3.
南京港短讯     
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NICC),2005年3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万TEU,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9.72%。2005年1-3月份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1万TEU,和去年同比增长8.27%。该公司月、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TEU 2007年11月份在亚洲出口玩具、服饰及消费电子产品激增的推动下,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裕廊港合计处理集装箱232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10.8%。2007年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2.6%,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全年的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700万TEU。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1月份的吞吐量达达2385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20.5%,其中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2万TEU。  相似文献   

5.
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TEU 2007年11月份在亚洲出口玩具、服饰及消费电子产品激增的推动下,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裕廊港合计处理集装箱232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10.8%。2007年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2.6%,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全年的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700万TEU。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1月份的吞吐量达达2385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20.5%,其中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2万TEU。  相似文献   

6.
5月份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2.08%5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63.29万TEU,1~5月份的吞吐量超过千万TEU大关,达到1114.7万TEU,同比上升14%。同期吞吐量领先于香港和上海港。5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二个月超过150万TEU,达到151.7万TEU,同比增长25.4%。1~5月份上海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00.6万TEU,同比增长27.3%。  相似文献   

7.
5月份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2.08%5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63.29万TEU,1~5月份的吞吐量超过千万TEU大关,达到1114.7万TEU,同比上升14%。同期吞吐量领先于香港和上海港。5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二个月超过150万TEU,达到151.7万TEU,同比增长25.4%。1~5月份上海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00.6万TEU,同比增长27.3%。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约5.8亿t,比2007年增长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TEU,比2007年增长7%,其中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1500万TEU,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3.9% 3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回升至250.42万TEU,环比上升19.2%。一季度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706.72万TEU,同比上升3.5%,其中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693万TEU,同比上升3.6%。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3.1%3月份香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回升至196.8万TEU,环比升幅高达31.5%。其中,葵青港区达到141.8万TEU,同比上升6.5%;中流作业55万TEU,  相似文献   

10.
在刚过去的11月,大连港集团公司所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货物吞吐量总计完成13120万吨,同比增长30.6%,月度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21.9万TEU,同比增长25.2%,月度首次突破20万TEU大关。  相似文献   

11.
珠江 《珠江水运》2008,(7):27-27
6月,珠江水运生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走高。预计完成水路货运量2537万吨(含河道采沙的运量),同比增长11.5%;货物周转量30004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3%;集装箱运量67.5万TEU,同比增长8.1%;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20万吨(不含广州港),同比增长14.8%;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7.6万TEU,同比增长5.8%。  相似文献   

12.
杨秋平 《集装箱化》2013,24(1):39-39
2012年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亿t,同比增长8.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5亿t,同比增长4.4%;内贸货物吞吐量5.9亿t,同比增长10.7%;同期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28万TEU,同比增长9.0%。1—11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累汁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49万TEU,同比增长8.3%;1—10月,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航线、内支线和内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9%,20.6%和16.3%,外贸航线中的欧洲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5.1%,美国航线集装箱吞吐赶同比增长1.6%。  相似文献   

13.
世界港口     
《港口科技动态》2005,(3):45-46
日本外贸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005年度将增长3.8%,勒阿弗尔港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3%,2004年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32万TEU,迪拜港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600万,TEU,亚洲区域内航线2004年集装箱运输量增长6.9%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七年来的首次下跌 全球经济危机减少货运需求,冲击以转口货为主的枢纽港,11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229万TEU,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1~11月份的吞吐量为2776万TEU,比2007年同期依然上升9%,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不过高增长的情况已消失。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月份吞吐量229万TEU,同比仅增长1.8%,1~11月份的吞吐量达到2578万TEU,同比增长8.1%。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4.1% 9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只有223.47万TEU,环比下降近8%。今年前三季度的吞吐量累计达到2124.4万,同比上升12.2%,低于同期的上海港吞吐量2160.8万TEU,同比增长18.5%。9月份全球前四大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环比出现回落态势,预示着二季度开始的集装箱航运旺季已经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6.
8月份香港的葵青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为151.6万TEU,同比增长只有1.4%,增幅创今年新低,今年1~8月份葵青港区累计吞吐量为1139万TEU,同比增加9.9%。1~8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1573万TEU,同比只增长2.3%。而全球排名第二的上海港8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万TEU,又创单月最高纪录,同比上升17.8%,是今年第六次刷新纪录。1-8月份集装箱量吞吐量累计已达1709万TEU,比去年同期上升22.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5.3% 2013年12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为275.9万TEU,环比上升2.4%,比上海港同期的270.1万TEU多出5.8万TEU。这是新加坡港2013年以来第3个月份领先上海,但仍无法挽回全年的颓势。2013年新加坡港的吞吐量为3257.9万TEU,同比上升2.9%,比上海港3361.7万TEU的吞吐量低103.7万TEU,位居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长江航运的快速增长点:2007年,长江干线完成水路集装箱运输量315.4万TEU,比上年增长75.1%;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6.55万TEU,比上年增长37.5%。2008年1—6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4万TEU,同比增长31.6%: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2009,20(1):14-14
截至2008年12月17日,青岛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0856万t,历史上首次突破3亿t大关,比2007年全年吞吐量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02万TEU,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万TEU,比2007年全年增长6%。其中,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9039万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万TEU,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万TEU。  相似文献   

20.
2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463万TEU,同比去年净增加49万TEU。而裕廊海港2月份的吞吐量同比却减少了23.17%,只有6.3万TEU,去年同期为8.2万TEU。新加坡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0亿新元,将港口的集装箱处理能力提高40%,以应对全球贸易带来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