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8年石油进口达2.0亿吨,居世界第二,呈持续增长态势;2007年沿海船舶进出港266.7万艘次,溢油事故风险加大;1973年至2007年,我国沿海平均每4.5天发生一起溢油事故,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事故平均每年2.3起。  相似文献   

2.
每年世界上都要发生数千起因船舶事故引起的溢油污染事件。据统计,1967~1996年间,世界上共发生了溢油量万吨以上的特大污染事故54起,其中的44起超过3.4万吨,平均每次溢油6万多吨,最大一次的溢油事故是1983年8月6日发生在南非附近海面上的溢油事故,一次溢油达26.7万吨,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难以估计。1989年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次溢油事故,各种损失高达80亿美元,其中清污费就花了4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生过溢油量超过万吨的特大污  相似文献   

3.
朱姝霖 《航海》2010,(6):54-56
近年来,各类船舶溢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仅中国每年船舶溢油总量就超过千吨。沿海船舶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针对突发性的船舶溢油污染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清除,并应用有效的处置方案将污染损失和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的概况,接着对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处理方法及步骤,最后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MAHP群决策的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不断增长,我国沿海船舶溢油事故也随着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更好地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总结影响船舶事故性溢油事故的因素(宏观、微观),并利用MAHP分析其权重,确定影响船舶溢油事故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发生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姝霖 《航海》2011,(4):57-58
近年来。各类船舶溢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仅中国每年船舶溢油总置就超过千吨。沿海船舶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不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针对突发性的船舶溢油污染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清除,并应用有效的处置方案将污染损失和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油水上运输量的增加,海上不断发生船舶溢油事故.据统计,1976~1999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3.5d发生在一起.其中,溢油量在的50t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53起,总溢油量29754t,海上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内河船舶污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1988年-2007年20年间,长江海事局辖区共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125件,直接入江的污染量2882吨。其中油类污染事故18件,溢油1473.7吨;化学品污染事故7件,泄漏化学品量1408.3吨。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是我国沿海南北海上交通要冲,大型船舶集中、通航环境复杂,船舶航行频繁。为防止发生船舶溢油事故,有必要对福建沿海水域风险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9.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运》2007,(12):51
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大型油轮频繁出现在中国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在2007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有望明年推出,保证溢油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近年来,中国水运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航行于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月6日,载有11.13万吨凝析油的"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在我国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水域发生碰撞并随后燃爆沉没。由于事发海域远离陆地,天气海况不佳,现场船舶污染应急处置没有先例可循。本文对近远海海域船舶溢油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该事故阐述近远海船舶溢油应急处置原则、处置难点等内容,提出近远海溢油处置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及时掌握溢油分布并调度船舶,利用空间信息平台开发船舶溢油避险系统。系统首先采用溢油预测模型对溢油范围进行分析预测,实现事故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然后采用船舶避险模型对溢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计算,提取事故影响海域内的船舶信息,最终在空间信息平台下集成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事故海域溢油信息的空间布局分析及事故海域船舶目标的提取,并在空间信息平台下事故海域范围内溢油扩散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石油及其制品在生产、运输和储存中由于天灾或人为的因素,经常发生因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泄漏的油源包括油井、生产平台、船舶、管道、油库以及运油的火车和汽车等。根据美国的一家信息协会统计,从1978年到1997年,世界发生泄漏量超过34吨(10000美加仑)的事故共有5318起,共外泄石油837万吨。其中最大的一次事故是1991年发生在科威特油田,由于伊拉克入侵而发生的油井、码头、油轮同时泄漏的事故,总溢油量达81.6万吨。  相似文献   

14.
舶舶溢油污染——险象环生中国是当今石油消费大国。2006年我国沿海石油运输量达到4.31亿吨,其中运输原油1.87亿吨。我国进口的石油90%是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来完成的。2006年航行于中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到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00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达到162949艘次,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港口油类运输量大幅增长,油轮密度的增加和超大型油轮的频繁出现,使我国沿海水域已十分繁忙的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文章分析了油类污染的危害和加强溢油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的意义,论述了溢油事故的现场指挥原则、溢油处理技术、溢油源确认手段和应对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溢油污染的防治与应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轮密度的增加和超大型油轮的频繁出现,我国沿海水域已十分繁忙的通航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不断加大。文章分析了油类污染途径与危害,论述了溢油污染的防止、处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在海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民 《江苏船舶》2010,27(3):37-39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上船舶活动密度迅速增加。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文中通过对我国目前的船舶溢油状况以及溢油应急回收力量的分析,就海事系统建造中型溢油应急回收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戴小杰 《中国水运》2004,(11):20-21
据统计,1976年至2000年,中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4天发生一起,总溢油量约3万t。随着我国进口石油量迅猛增长,海上污染风险与日俱增。因此,建立完善的海上防污染应急反应体系势在必行。澳大利亚已建立了十分完善、高效的防污染应急反应体系。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可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内河水域的船舶流量正逐年增加,危险品和化学品的运输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内河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船舶溢油事故时常发生,这些变化对内河水域的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内河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己经不能满足应急反应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特别是内河船舶溢油控制技术设备建设明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内河船舶溢油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与压力,提出了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技术装备建设设想,希望通过促进内河溢油应急设备建设的发展来提高内河溢油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溢油事故对近岸水域造成的影响,采用科学方法识别溢油事故发生后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演化态势,并通过风险排序找出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分析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中影响溢油事故态势发展的关键因素,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考虑风险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模糊集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船舶溢油事故态势演化风险排序模型。实例验证排序模型的实用性,为提高溢油应急处置效率,降低溢油事故后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