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板桩作为一种防护桩经常应用于板桩码头及船坞工程中,由于板桩墙作为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板桩施工的进度及质量直接影响到此类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结合某船坞的混凝土板桩施工,在固结较紧密的粉质粘土地基上进行混凝土板桩沉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苏熔盛重工集团2#、3#船坞地连墙的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可行的修补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某船坞衬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多条竖向裂缝的进行了分析研究.浅述了造成裂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富含水地段进行地铁降水施工,常常遇到地面沉降难控制、地下水位不容易降低、降深不足等施工难点。结合沈阳地铁九号线某区间竖井、横通道及暗挖隧道降水施工难点及该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所采用的坑外管井降水方法,讨论了区间竖井、横通道及暗挖隧道降水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的取值,计算出降水井的施工深度和布设点位,最终确定降水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砂卵石地层地铁车站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成都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车站降水施工实例,根据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砂卵石层具较强的渗透性的特点,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水施工方案。在分析了使用大口径管井降水施工方案可行性的同时也阐明了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工艺,对于类似土层降水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铁7号线云台路站基坑降水施工中采用将不同作用的疏干井和降压井合并为同一井(联合降水井)进行降水的施工技术,具体介绍了降水井的设置、基坑稳定性分析和水位降深预测过程。施工实践表明.联合降水井施工方案很好地达到了降水目标,提高了功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富水软土地质条件和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降水施工是地铁土方开挖的基础性环节,降水对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方面影响重大。一方面在进行土方开挖时水遇到黏土层及淤泥会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开挖效率,造成工期进度滞后。另一方面,不按照技术规范降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基底涌水,造成顶板和底板施工作业困难。呼和浩特市地铁中山路站深基坑降水施工经验,探讨了盖挖逆作法深基坑的降水施工措施并进行技术改造及应用,为其他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真空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和浅埋隧道施工中应用较多,但很少在深埋隧道中应用,对其降水效果也难以判断。依托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洞内降水工程,通过降水管如何设计与施工对真空轻型井点在洞内降水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轻型井点降水在深埋隧道能够达到无水施工的效果,保证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砂层自稳,并对后续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软土地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施工效应的综合作用,根据管线允许的安全控制标准,采用FLAC3D建立的数值模型,对降水、动态降水和非降水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降水施工法是控制地层固结沉降最有效的施工方法.深圳地铁1号线采用该施工方法,保证了煤气管线在施工期间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基坑井点降水的施工过程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提出桥涵基坑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安装管路与潜水系统、试抽运行等,并对其注意事项如井管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的水位、沉降故障、降水区域设计等作出说明,对桥涵基坑井点的降水施工作业作出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是施工效率低下;采用降水井降水后施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满足施工稳定性要求,且省时省工。  相似文献   

12.
根椐苏丹港新集装箱码头项目维修船舶上滩的工程经验,介绍了气囊搬运工程船舶上下滩的场地布置要求、牵引系统设置、上下滩施工流程、气囊应力分析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气囊搬运船舶工艺摒弃了传统船舶工艺中对船台或船坞的依赖,利用组合气囊将载重量大的船舶进行搬移,可为同类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西客专干庆隧道在1#斜井和2#斜井之间工区的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流砂、涌砂及涌泥现象,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确定出等效地层的水力参数,并通过单井降水效应的数值分析,验证数值方法的适应性。采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三种降水井布置方案的降水效果,确定了合理的降水方案,并分析了降水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采用超前支护、分部开挖与及时支护,顺利完成了该段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软弱富水条件下邻近高边坡深基坑开挖对地层的影响,对邻近高边坡深基坑进行开挖、降水和支护过程进行耦合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以有效应力原理和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建立流固耦合作用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依次分析降水和开挖对围护桩变形和临近高边坡位移的分布规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基坑开挖和降水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桩水平位移也相应增加,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桩顶处;因围护桩有5 m的嵌固深度和与之配套的锚索支护结构,降水、开挖、支护三个施工依次进行,随着开挖深度与锚固深度的增加,锚固作用效果逐渐增强,导致降水施工时的围护桩水平位移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单次降水施工步引起的围护桩水平位移仅为邻近开挖施工步引起围护桩水平位移的50%;开挖和降水施工同样也对邻近高边坡竖向位移产生影响,邻近高边坡最大竖向位移点为第一监测点,即围护桩边界处,单次降水施工步引起的邻近高边坡竖向位移与邻近开挖施工步引起的邻近高边坡竖向位移相近,表明在开挖前对基坑进行降水可以提高邻近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富水软土地层地铁开挖地表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富水地层地铁隧道开挖的最佳施工方法,考虑流固耦合、时间和施工3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对在富水软土地层中开挖地铁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并对降水、动态降水和非降水3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非降水施工是控制地表沉降最有效的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深圳地铁工程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井点降水方案设计。包括基坑总涌水量计算、井点降水方案的具体施工。  相似文献   

17.
S313线兰嘎段LJ-11标位于内蒙占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地层为粉细砂.为完成涵洞基坑开挖任务.经方案比选采取轻型井点降水措施.主要介绍轻型井点降水的施工设计、井点管安设、降水、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分析了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改进降水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船舶进坞安全操纵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长江修船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配套的大型修船坞工程被立项建设.由于船坞建设所在水域的特殊性和超大型船舶独有的操纵特性,超大型船舶进坞的安全操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长江下游某特定船坞与典型船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超大型船舶操纵特性、船坞及其附近水域航行条件的基础上,就超大型船舶进坞操纵所需拖船功率、风流影响等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超大型船舶进坞操作方案和操纵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沙河漯河节制闸工程基坑降水采用的基坑明排水与深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联合方案,在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为工程的提前完成、施工造价节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为水利工程软弱地基基坑降水施工的合理、经济、可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兰州地铁临近黄河段地层以卵石层为主,地层渗透系数大,降水难度大。在借鉴兰州地铁其他工段降水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建立与水文、地质等工况相适应的三维地下水运动非稳定流数学模型,以为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通过采用坑内外联合降水与基底注浆相结合的形式完成降水施工。实现了黄河边深基坑降水目的,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