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研发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数据更新系统为目的,开发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管理、航标数据信息更新等功能的生产软件,实现了航标技术管理人员通过编辑达到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数据及时更新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长江电子航道图航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电子航道图的应用管理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航标信息,更好地发挥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物联网在长江数字航道中的应用,提出长江航道物联网总体框架,并结合长江兰家沱至鳊鱼溪段航道特点给出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等物联网设计实现方案,为实现航道动态运行管理和信息及时发布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沿海港口水域的监管能力,增强管理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以"数据监测-模型分析-系统集成-工程应用"为主线,建立基于物联网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沿海港口水域综合智能监管平台,实现港区水上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发布的自动化流程体系,服务于港口水域船舶生产调度、航道养护、港作船舶调度、水文信息预报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监管和分析手段,为港口航道的管理决策过程提供更加丰富、准确、及时的辅助信息,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提升航道生产效率,提高港口经济效益,为港口管理部门提供水上交通信息智能化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李菁  李佳恒 《中国水运》2011,(10):38-39
结合三峡坝区数字航道系统建设,针对三峡河段水位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了内河电子航道图动态水沫线算法,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了水沫线的动态显示,方便航道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航道动态。  相似文献   

5.
当前船舶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在对航道数据检索的过程中出现信息混乱,存在更新周期慢、成本高昂等缺点难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航道图像。基于上述问题对航道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视化数据检索方法进行研究。结合GIS系统对可视化数据分析方法对船舶航道信息可视化信息管理和检索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快速有效的处理航道遥感图像信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精准的对航道边缘信息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航道的动态管理。实验结果证实该系统性能可靠,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航道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航道生产监测与管理系统以航道处主要生产设施作为管理对象,并监测航道维护船和车辆的实时位置、重点标位的实时水深等信息。通过安装在航道维护船和车辆上的GPS模块获取位置数据以及安装在重点标位上的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通过远程传输系统,在岸上监测中心显示航道维护船的实时位置和重点标位水深信息。该系统能在监控中心电子地图上实现航道生产资源管理以及水深信息、船舶位置和车辆位置信息监测、应急指挥和日常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基于百度地图的航道生产监测与管理系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南浏段电子航道图数据(IENCs)物标要素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dkart检测软件,对南浏段IENCs进行数据质量检测,检验出该段IENCs中的错误,及时修复,实现了IENCs实时更新,从而能更好地提供及时、准确的航道信息,更好地体现长江航道的"三个服务精神",为船运企业和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8.
赣江航道整治工程作为动态工程,在航道整治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航道整治工程内的局部河段边界条件及河床泥面条件都在时刻发生改变。为了确保赣江航道整治工程的预期整治目标得以实现,务必及时根据航道实际现状调整航道整治方案及整治内容,在赣江航道整治过程中应用动态管理策略具有显著的必要性。本文结合赣江现状及动态管理内容,分析动态管理在赣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而分析赣江航道整理工程中动态管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徐瑞  ;徐家虎 《中国水运》2014,(9):123-124
文中介绍了现阶段长江数字航道系统使用过程中,使用GSM通信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通过对其与4G技术的对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将4G技术正确运用到航道生产中,从而能更好地提供及时、准确航道信息,更好地体现长江航道的"三个服务精神",为船运企业和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朱江彦  陈琳 《水运工程》2016,(1):106-110
在长江数字航道维护管理平台建设中,应用ArcGIS API for Flex技术实现了维护管理平台航道底图的及时更新、快速发布与显示,让用户仅使用浏览器就能方便地浏览与查询辖区内的航道信息,对航道基本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提高航道维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2.
胡阳  张谧  孟如真  张国瑞 《水运工程》2023,(S1):125-128
分析国内外智能航道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水位推算模型、视频识别技术、集成嵌入式GPS芯片、相关硬件设施和交互式操作界面的人工智能监控及助航系统。该系统以岷江(龙溪口—合江门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位、船舶和航标等航道动态信息的识别采集和统计分析,实现航道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提高航道的监管和运营效率,并为航道主管部门的分析决策提供助益。系统将在加快四川航道的智能化建设和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10):71-72
首段数字航道在长江建成 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目前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验收。数字航道上起安徽与江苏交界的慈湖河口,下至江苏太仓浏河口,全长369.5公里。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支撑平台三个子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了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控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中国第一段数字航道,它使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和对外服务从传统模式迈入到数字与信息化时代,成为中国航道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沿江经济和长江水运快速发展,港航管理部门、通航船舶、航运企业等对长江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需求十分迫切,长江电子航道图(3.0版)系统重点研究了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信息集成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底层数据资源扩展、Web服务接口设计发布、前端应用研发集成,将所有功能充分融合Web服务,实现了长江航道各类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服务体系。通过示范应用,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5.
李良雄 《水运工程》2014,(11):10-14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多项技术的融合和技术实现。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主要框架和建设目标,从通信现状、监控技术发展、智能通行指挥及分段实施中技术发展4个方面对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应优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GIS平台建设质量、技术上实现动态跟踪、不断变革管理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航道建设设计、施工及整体推进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标、航道地形、碍航物等典型航道要素的高精度定位应用技术,并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推广应用,综合SPP、RTK、DGNSS、PPP等高精度定位技术手段,首次系统研究了长江航道典型航道要素的定位精度指标以及适用于长江航道的导航定位集成技术方案,并兼顾相关定位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可操作性、适应性等在长江航道开展试验研究,制定应用方案,解决助航设施、移动信息采集设施、船舶等定位应用技术问题,提高航道要素信息感知的可靠性,避免定位精度不够导致的决策失误或不满足应用需求的情况发生,全面提升航道维护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测深仪水深数据采集,GPS数据定位与电子航道图水深数据的融合,及时获得准确的航道水深数据,探讨了航行中的船舶采用长江电子航道图实时收集、处理、分享水深数据信息等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长江航道局付绪银局长关于数字航道"必须用、全面用、好好用"的工作要求,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作为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管理单位,全力做好数字航道"一图一站三平台"维护管理工作,目前在长江航道系统内已全面"用起来",实现了长江航道信息资源数字化,进一步给用户提供更加及时、便捷、高效的长江航道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长江航道局智能航道"项目为支撑,对长江南京航道局运用网络技术对航道设施管理、航标船观测统计、航道的航标密度、水位水深等状况获取了实时信息,形成了完整的"感知航道"智能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刘奇峰 《水运工程》2019,(5):125-128
大马洲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受到河道入流条件、关键洲滩岸线变化的影响,近期出现了不利的航道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实施的已建航道整治工程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整治效果,但也存在治理时机滞后、关键部位工程缺失、动态设计调整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后续的航道治理和维护工作中,应建立跟踪观测分析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地把握河道最新动态,利用数模和物模技术手段,预测后续变化并适时实施和动态调整航道治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