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混凝土透水基层的排水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路面内部排水能力的计算方法、基层渗透系数取值方法以及路面内部退水时间,采用较大尺寸的试验板进行了透水基层排水能力的模拟试验研究,并通过研究变水头时不同坡度、不同孔隙率下的路面退水时间,建立了退水时间、退水百分比、孔隙率和坡度之间的回归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水头条件下,当基层底面水平时,基层的排水能力为达西定律计算值的1/2;当基层底面坡度为s时,基层的排水能力q可近似为q=kh1s;试件的垂直渗透系数和基层渗透系数的概念及数值不同,可以通过修正试件室内垂直渗透系数来获得路面基层渗透系数。建立的回归公式为最终确定路面内部的排水时间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试验路铺筑与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上海浦东新区远东大道修建的沥青面层内部排水试验路段,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做排水基层,阐述了该结构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排水设施布置方案以及材料规格等并作了简要评价,对排水基层孔隙率的测试,渗透系数检测和渗入量的计算验证了路面渗入水的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表征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排水性能的主要指标为空隙率和渗透系数,前者又分为全空隙率和有效空隙率。采用体积法试验测试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率,并利用自行研制的渗透仪测试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有效空隙率随全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有效空隙率与全空隙率的比值亦随之增大,二者之间存在二次项关系;渗透系数与空隙率之间存在幂指数关系,渗透系数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针对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的特点,提出其空隙率与渗透系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半刚性底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基层,可有效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排水性能差的缺陷。采用自行研制的渗透仪测试了6种不同空隙率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计算了自由水在级配碎石基层的渗流时间和渗流路径,用路面渗水仪比较分析了级配碎石和水泥稳碎石的透水效果,设计了两种路面内部基层排水系统。结果表明,渗透系数与空隙率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空隙率增加,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增加;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缩短,排水性能提高;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可减少水损害的发生。通过设计的基层排水系统,可将级配碎石基层中的水排出路面结构以外。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对比国内外排水基层的实际应用,分析路面排水特点和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砼路面排水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并用改进的渗透仪对该排水基层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测试;最后对该排水基层材料进行了强度试验,验证其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多空隙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内部排水系统试验路的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飞 《公路》1998,(6):28-32
通过沥青稳定碎石做排水基层试验路的修建,探索沥青面层下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内部排水系统的使用场合、典型(标准)排水设施布置方案、各项排水构造物设计方法、材料规格要求以及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等。同时通过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渗透系数检测和渗入量的计算,验证其雨季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提出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研究表明,在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基层材料的力学强度;(2)基层排水能力,该指标主要取决于材料渗透系数、排水层厚度;(3)横向出水管和集水管排水能力,该指标主要取决于过水断面面积和水力半径、水力坡度;(4)路面渗水量,该指标主要取决于基层汇水面积和透水性。按照相关规范指标,本项目设置2.0 cm厚度的上层水泥浆体封堵排水基层,以及14.7 cm的有效厚度,排水基层材料和排水沟的渗透系数应取为1.636 cm/s,当排水管间距为40.5 m时,出水管和排水管的管径选为8.05 cm,自由水渗流时间为1.686 h,达到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渗透系数和孔隙率是表征贫混凝土透水基层渗透性能的主要指标。利用垂直和水平渗透仪分别测试了多孔贫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并分析了其满足达西定律的水头范围,得出孔隙率与渗透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孔贫混凝土只要保证水力梯度小于0.04,就能满足达西定律的要求;有效空隙率和全孔隙率之间呈相关性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效孔隙率和渗透系数之间满足相关性良好的幂指数关系,贫混凝土透水基层的临界排水有效孔隙率为14.4%。  相似文献   

9.
谢祥根  吴开  吴善周  钟梦武 《公路工程》2009,34(1):58-61,76
简述了长期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渗入雨水会导致路面产生各种病害,提出了设置开级配沥青碎石排水基层一种积极主动的防排水设计措施,确定了工程所要求的渗透系数和有效空隙率.经过室内试验分析和试拌试铺验证,确定ATPB-25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通过成功铺筑ATPB-25沥青碎石基层试验段,表明设计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广西南友(南宁—友谊关)路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试验路的设计和施工,研究了排水基层中重要力学指标回弹模量的取值大小,以及回弹模量对渗透系数和空隙率的影响;同时通过成型150 mm×150 mm的大型试件,利用万能机能方便地在工地上测定回弹模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湖南省垄茶高速公路应用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对其进行试验与应用研究,提出了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厚度、渗透系数以及有效孔隙率等技术指标的确定方法,并且推荐了级配设计范围。结合试验条件,优化试件成型方法,采用修正的静压成型方法,最大限度减少集料压碎,试验方便且误差较小。施工时,采用透层+同步碎石封层的方式保证下承层的封水,在有效排水的同时确保路面使用性能。实践表明,现有基层生产与施工设备完全满足排水基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现有透水性材料渗透系数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常水头的马歇尔试件方法进行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试验测定,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大马歇尔试件两端空腔蓄水的改进方法,并用改进方法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竖向渗透系数测定.试验测定发现,其结果约为改进前方法的3倍左右,与横向渗透系数基本一致.这与其他研究所认为的两者相一致的结论相符,从而证明了国内原有测试方法的不足,并矫正了竖向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排水路面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结合邵怀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分析确定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渗透系数、空隙率和力学强度指标。提出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级配范围和对集料、水泥的技术要求。推荐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和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介绍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施工工艺以及现场芯样的评价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的排水性能、力学强度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邵怀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分析确定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渗透系数、空隙率和力学强度指标。提出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级配范围和对集料、水泥的技术要求。推荐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和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介绍了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的施工工艺以及现场芯样的评价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的排水性能、力学强度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为了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透水能力的各种因素,使用了自行研制的渗透系数测试仪进行测试。通过对不同空隙率、级配、沥青品质试件的测试,发现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有着良好的相关性;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集料粒径越大,混合料的渗透系数越大;沥青品质对混合料的渗透系数影响不大。结果表明:空隙率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的控制指标,集料的最大粒径、2.36mm筛孔的通过率都是影响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测试得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水力坡度应小于等于0.03,渗透系数大于1.5×10-2cm/s可以作为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可靠性,通过分析排水沥青路面的渗流特性,建立排水沥青路面的渗透计算模型,利用渗透计算模型计算特定降雨强度下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并依据实际降雨强度初步提出排水沥青路面目标空隙率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排水面层的厚度、增大路面坡度、提高排水面层的渗透系数、缩短排水长度都能降低路表发生径流的可能。联合渗透系数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式,可确定特定降雨强度下排水沥青路面的目标空隙率。  相似文献   

17.
沥青稳定排水基层厚度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排水基层结构强度要求和功能要求进行分析,提出满足两方面的沥青稳定排水基层厚度设计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路面结构设计实例进行沥青稳定排水基层厚度设计。为新建高速公路排水基层的设计提供了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三种空隙率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按照欧洲标准EN 12697-19测试其纵向和横向渗透系数,结果显示,细级配的纵向渗透系数与横向渗透系数大致相等,粗级配的横向渗透系数大于纵向渗透系数。混合料的空隙率保持在18%以上要求其横向渗透系数为1.12 mm/s,纵向渗透系数为0.68 mm/s。通过路用性能反推的横向渗透性系数应控制在(1.12,4.479)区间,纵向渗透系数应控制在(0.68,1.774)区间,纤维对于混合料的渗透系数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透水慢行系统结构生态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渗透系数试验、现场渗透试验、吸声系数试验及路面温度调查,研究透水慢行系统的排水效果、降噪效果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相应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透水慢行系统生态效果明显,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随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无砂混凝土与级配碎石叠合基层的渗透速率最快,级配碎石基层次之,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叠合基层最慢;沥青混凝土吸声系数峰值与均值总体随空隙率增大而提高,相同连续空隙率下,小粒径吸声优于大粒径,相同空隙率下小粒径性能反而下降,透水性混凝土的吸声系数随空隙率增大而增大;透水路面路袁与中面层温度差值远远大于其他几种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路面排水基层的施工方法,并观察其使用效果,在上海浦东新区远东大道修建一段沥青层内部排水试验路,采用沥青稳定碎石做排水基层。使沿路面下渗的水分,进入多孔隙的排水基层而出道路结构外。本文综合国外修建路面内部排水基层施工工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探索适合上海地区路面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排水系统的施工工法,从而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广泛运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