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与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和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行包快运专列开行方案编制的特点。考虑到行包快运专列快捷运输的定位、车底的循环使用和运输需求的波动,对需求不固定、无能力约束、不固定编组的行包快运专列开行方案的优化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货流、车流、列流间的关系,在快运专列的车流径路的候选集的基础上,以运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专列成对开行的约束,建立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确定合理的专列开行区段、开行数目和编组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铁路小件货物快运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高铁路小件货物快捷运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提供多等级的小件货物快捷运输服务,并配套相应产品的开行方案.文中以京广通道为例,提出在该通道上组织3种速度等级的小件货物快运产品———高速行邮专列、特快行邮专列、行包专列,并制定了该通道2015年的小件货物快运产品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国外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货物轻型化及其运输需求增长和快运市场剧烈竞争的基本态势,分析了近年来铁路开发的两种快运产品,即“五定班列”和“行包专列”的市场竞争能力,指出了从中国基于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和努力方向,并从系统特征,建议目标、系统技术装备建设和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铁路的快捷货运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猛,因其"高速度、高安全、高正点率"等特点使得高铁货运正逐渐成为快捷货物运输的新趋势。在对国内高铁快运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高铁货运专列的开行经验,本文首先对高铁货运专列开行模式的内容及开行条件展开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基于运输时段划分的高铁货运专列开行模式。最后,根据每种开行模式的运输过程及优缺点,对每种模式进行可行性及适应性分析,以期高铁货运专列模式能为我国高铁快运业带来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铁快运一地集货和多点发运的开行特点,综合考虑我国未来快递市场的需求变动,提出高铁快运常态化和规模化成网运营后的货流分配与组织模式优化方法,以客运动车组捎带运输货物、预留车厢和高铁快运专列模式下,各OD对间的高铁快运运量为主要决策变量,以总运输成本极小化为目标,构建货流分配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计算货流量在高铁快运网络中的分布,得到货流OD运输路线与各高铁快运通道运营组织模式的组合优化方案。通过高铁快运货流OD “三阶段”预测方法,预测城市间的高铁快运需求量作为货流输入,以9个国内快递业务中心城市组成的网络为案例,由Python语言调用Gurobi优化软件求解案例,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在运量低谷期使用捎带和预留模式可满足90.7%的运输需求;在运量高峰期部分线路需开行高铁快运专列;运营组织模式可根据OD对间货流量与网络容量的适应性关系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高铁闲置运力,提升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行自驾游汽车运输专列广受大众喜爱,但也有很多不足,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铁路开行自驾游汽车运输专列进行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及威胁分析,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更好的开行自驾游汽车运输专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物运输速度和逾期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对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根据1999年对铁路货物运输状态调查抽样的数据,从管内和直通运输,运价里程,品类及运价号四个方面对铁路货物运输时效性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开行快运列车,强化运输组织,加强作用管理,加快信息化进程等对策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5月9日10时30分,随着一声风笛长鸣,满载41个集装箱的国际邮政专列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货运中心石龙站启程,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16天后抵达立陶宛维尔纽斯站。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开行的首趟国际邮政专列,也是广东中欧班列开行的  相似文献   

9.
铁路行包物理属性及其对行李车运能利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铁路行包物理属性及行李车运输能力的实际调研数据,对不同品类行包的运量,包装条件,体积,重量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理想行包体积-重量比的概念,分析了不同包装条件,物品及品类别的行包对铁路行李车运能的影响,并就铁路行包包装,行包配装和行包运价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铁路行包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行包运输跟踪信息基本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铁路行包运到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行包运到期限的确定方法.与现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的行包运到期限对比,在保证一定置信度水平条件下,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