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水运工程》2008,(3):132
继秦皇岛港成为世界第一个煤炭运输超2亿吨的大港后,河北将继续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力争3年内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3个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并以秦皇岛、黄骅港为主,建成世界最大的输煤港口群。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总投资37.6亿元的河北省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t级航道及配套工程已于2014年10月全部完工,标志着黄骅港向综合性、国际化、亿吨级大港迈出坚实一步。目前,黄骅港已形成综合、煤炭、散货、河口四大港区,共规划泊位209个,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由沧州黄骅港矿石港务公20t  相似文献   

3.
根据滨州港区水深、水文泥沙等现场观测资料,分析港区水动力变化规律和工程海域海床冲淤态势,论述外航道骤淤及可挖性。结果显示:大风淤积将成为滨州港建港后的重点和难点;在航道尺度和走向与黄骅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滨州港建成后外航道淤积严重程度将超过黄骅港;滨州港外航道挖泥具有一定难度,且恶劣天气情况出现后,-6 m等深线外一定范围出现"铁板砂"现象的可能性极大。根据预判,滨州港回淤物粒径粗于黄骅港,且黏土含量小于黄骅港,可预计外航道的开挖(或清淤)难度较黄骅港大。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黄骅港是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之一,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目前,黄骅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其中位于综合港区的2个20万吨级矿石码头标志着黄骅港成功跻身20万吨级国际深水大港行列。这对充分发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带动冀中南、辐射中西部、服务京津冀、融入环渤  相似文献   

5.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1):36-36
本刊从黄骅港获悉,2008年12月29日,河北省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了新的《黄骅港总体规划》。该规划明确了未来黄骅综合大港以开辟第二航道、建设散货、综合港区为主的发展方向,优化了黄骅港规划布局。新规划增加了散货港区并调整了港区功能分工,使黄骅港形成4个港区,港口泊位等级最大为20万t级,规划建成20万t级深水航道,同时新增深水岸线13.6km,新增散货港区面积20km^2。  相似文献   

6.
日前,河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沿海港口发展的意见》,提出河北省港口发展将坚持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等原则,实现“三大目标”——建成全国最大的输煤港口群;建成环渤海地区以金属矿石、原油、LNG三大物资为主的重要中转接卸基地;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等3个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渤海新区黄骅港散货港区、煤炭港区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港区"。渤海新区黄骅港共分为四个港区,即散货港区、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其中,散货港区以散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原油运输为主,是黄骅港综合性特征的重要支撑,目前已建成2个20万t级专业  相似文献   

8.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航道的可能回淤模式和疏浚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黄骅港地区现有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1998年黄骅港城建坐标系和1999年黄骅港港口坐标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推导了三个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26日上午,黄骅港航标交接仪式在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举行。黄骅港的航标管理与维护职能划归天津海事局。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总裁吴元等领导出席交接仪式。  相似文献   

11.
为使黄骅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运用调研走访方法分析黄骅港现状,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探究可能影响黄骅港转型升级的因素,采用ISM模型研究各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支持、港口市场环境、港口经济状况等为核心因素。据此提出建议: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建设,促进智慧港口建成;调整优化港口定位,推进港口安全绿色发展;大力培养港口人才,提升港口技术水平;合理规划港口资源,促进港城融合协调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北纬38°、东经117°,渤海湾穹顶处,一波波海浪呼啸着席卷涌来,又相拥退下,激起万朵浪花,这里就是新型的现代化港口黄骅港。黄骅港经过20年的发展,已由昔日的荒滩变身为国家北煤南运第一出海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一带一路"开放桥头堡,是近年来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目前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在这里活跃着一批无私奉献的海事人,黄骅港的每一次成长嬗变,都  相似文献   

13.
常国松 《中国海事》2012,(11):67-68
10月23日,“黄骅港冰期助航保障对策研究”评审会如期举行,此次由天津海事局黄骅航标处牵头、神华集团、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关注了我国沿海港口冬季冰期助航保障的相关工作。“该课题的相关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黄骅航标处处长刘德波介绍说,“如果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有效实施,黄骅港冬季冰期的航标布置、管理工作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规划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进一步加强黄骅港功能水域水上安全监管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通过分析阐述了黄骅港发展现状,在VTS系统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黄骅港整治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对评价该工程的合理性及指导下一步整治工作至关重要.依据黄骅港现场实测资料,遥感卫片和二、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等结果,阐述黄骅港外航道延堤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结果表明:在北偏西风作用下黄骅港防波堤外侧落潮期出现较大沿堤向外水流,其它条件下沿堤流发展不明显;沿堤流不是造成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黄骅港整治工程后影响航道回淤的决定性因素仍是波浪.  相似文献   

16.
对黄骅港海区的水动力泥沙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基于黄骅港航道十多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外航道泥沙运移形态、回淤机理和回淤泥沙来源等问题进行论述和探讨。提出了黄骅港航道回淤的3种泥沙来源,即近岸浅滩中转泥沙、航道两侧滩面泥沙、疏浚废弃泥沙,并分析了在回淤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黄骅港航道淤积特点和防沙减淤整治经验,分析了粉沙质海岸上各港区扩建航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黄骅港的发展历程,目前黄骅港建设的起步阶段已经完成,粉沙质海岸建港优势逐渐体现。黄骅港航道整治成功不仅保证黄骅港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粉沙质海岸建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黄骅港目前遇到的航道淤积难题,针对航道淤积问题,通过分析几年来黄骅港航道测量资料,并结合其它港口泥沙回淤问题治理的经验,对黄骅港航道的设计提出看法,对黄骅港航道的管理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郭喜双 《中国水运》2006,(10):26-27
黄骅港地处河北沧州市以东约90公里的渤海之滨,是国家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的入海口,北煤南运的重点港口。2005年,黄骅港煤炭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跻身国内能源输出港前列,使其成为事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因而,黄骅港的安全、畅通与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黄骅港安全畅通文明航区”活动的源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黄骅港的建设发展,防波堤、深水航道的不断加深及向海域延伸,势必会对周边海域泥沙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工程建设后黄骅港海域的泥沙特性,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黄骅港工程海域沉积物分布、海域含沙量分布、岸线演变及等深线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黄骅港海域沉积物类型及分布情况,以及随工程建设发展的海域悬沙分布情况及近期的岸线演变情况。得出黄骅港外航道的整治工程建设使得黄骅港泥沙特性向着有利于港口发展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