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毁损路基是汛期山区沿河公路的常见病害形式,是河流洪水与公路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耦合对抗的表象.以大量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实例为基础,根据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宏观表象,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过程概化为三个阶段,即洪水对路基的劣化、弱化阶段;路基变形、下沉、潜在破坏面形成阶段;路基毁损破坏阶段.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每个阶段的物理特征,指出了各阶段力学分析可采用的基础力学原理.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的机理,认为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洪水毁损属于一种被动洪水毁损过程,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抗冲蚀能力是该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将山区公路病害失稳分为基础冲刷淘空型破坏、雨水入渗剪切滑移型破坏、超载与荷载累积损伤型破坏、墙身质量薄弱型破坏、墙后填土流失型破坏、机械损伤型破坏6种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破坏失稳的机理;结合山区公路的特点,分析了挡土墙的常用加固方法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陈远川  陈洪凯 《公路》2012,(10):1-10
山区沿河公路的不良地质多发路段占公路里程比例高,是公路工程防灾减灾学科的重要方面。为了在公路养护和管理部门中推广未雨绸缪的地质安全观,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引入"公路地质风险"的理念,并对地质风险及相关重要术语进行了科学界定;在总结已有地质风险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山区公路破坏的受力特征,系统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及其力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种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把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类型分成"推挤"、"牵拉"、"冲"、"淤"、"渗"等5大类型,可供深入地研究公路地质灾害形成的力学机制参考。提出的各种地质风险类型的易发部位和抗毁措施可为山区沿河公路减灾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姚勇 《公路》2011,(3):79-83
清连公路沿线地质条件特殊,边坡问题突出,数量多、类型全.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及统计工作,探明边坡灾害的结构类型、变形破坏类型、形成条件,概化了边坡灾变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对沿线的427个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为山区公路升级改造工程中边坡灾害治理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陕北榆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段)沿线黄土边坡的调研,对这一地区广泛发育、危害严重的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破坏类型分为自然型黄土崩塌、人为~自然复合型黄土崩塌和人为型黄土崩塌三类。并从黄土边坡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因受地形限制,山区公路经常出现高填深挖的情况,因此路基病害也较多。通过G320曲靖—昆明段和G108元谋—武定段路基病害的深入调查,根据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特点,对山区公路路基病害进行了分类,并系统分析了病害的成因。对调查路段存在较多的路基横坡破坏进行了分类,分别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探讨了研究路基横坡破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本地区2002年遭受的"6.16"特大水毁,分析山区公路水毁破坏的主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清连一级公路水泥砼路面破坏原因和预防维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107线清连一级公路地处粤北山区,全长215.23km。通过对路面破坏情况的调查,分析水泥砼路面破坏的原因,介绍水泥砼路面破坏的预防措施和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9.
依据2003年陕西省公路水毁的调查资料,对公路的水毁破坏型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合路基工程类型和工程实例,提出了防治对策,对预防和治理公路破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砌U型高桥台是西部山区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也是一个受力复杂的砌体结构,在填土荷载和车辆荷载作用下经常发生局部开裂破坏,其破坏机理尚不清楚,为了研究其破坏机理并解决局部开裂破坏问题,本文采用常规U型桥台及钢筋混凝土圈梁及倒角加固改进后的10∶1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及计算结果,基本摸清了其破坏机理,并验证所采用的改进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从山区公路边坡崩塌的类型与特征入手,以"油小线"工程为例,介绍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方案的选择依据,以及方案的具体实施。实际运用表明,边坡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适应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的需要,在防护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析超载运输对公路的破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燕重 《公路》2000,(11):77-78
该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超载对公路路面的破坏作用,并对超载给公路造成的破坏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缓解超载对公路破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对于山区自然景观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文章通过对边坡植被和生态恢复实例的论述,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边坡类型以及设计方法,对于今后公路边坡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理念在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边坡防护设计已成为公路设计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大填大挖、破坏山体及自然植被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先破坏、后恢复的不良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以牺牲自然植被或破坏山体自然景观的方式来换取边坡的稳定。新理念在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时,提出了"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设计原则,在充分结合边坡自然植被、坡体稳定、边坡病害类型等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各类边坡,满足了边坡安全稳定及环保要求。笔者主要介绍了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湖北神宜旅游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泰顺县山区公路岩质边坡;东融滑塌的实际案例。对冰;东极端天气条件下山岭公路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及其灾害处治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冻胀与融解作用是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机理:开挖爆破是岩质边坡;东融滑塌的主要人为因素;防治结合处治;东融更有效。因此,开挖边坡时须尽可能采用减震爆破施工方法以预防滑塌;治理;东融滑塌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路线走向与边坡地层走向的关系、边坡外部形态、坡体结构和岩土体性质等因素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影响因素叠加识别方法"为核心的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快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修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塔乌公路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山区改建公路沥青路面各种早期病害的成因,并从施工技术及原材料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修补方法,可为公路养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区路基开挖易形成岩土复合型高切坡,其破坏机制和稳定性分析通常当作单一岩质或土质边坡进行处理,并造成治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基于岩土复合型高切坡特点,将其破坏模式归纳为上部土体内部破坏、上部土体沿土岩界面破坏、下部岩层平面滑动、下部岩层倾倒破坏四种类型,进而提出了岩土复合型高切坡稳定性分析流程,并通过重庆某主干道山区公路工程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对边坡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其稳定性能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经常出现病害,影响公路正常运行,降低公路使用效率,给公路造成巨大投资浪费。文章从沥青路面正常使用期限内和使用早期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破坏原因,并在归纳分析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3)
为确保行车安全,针对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的山区公路平交口的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基于车速折减参数分析和次要道路交通流穿越临界间隙的安全视距分析模型,给出了山区公路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平交口的安全视距计算方法。此外结合云南省山区公路平交口长期数据调研分析,给出了不同交通控制管理类型的山区公路平交口最小安全视距建议值,为山区公路平交口视距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理论依据,保障山区公路平交口的交通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