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混合料级配控制迄今没有可遵循的准则,研究了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研究指出一种混合料应控制其公称最大粒径对应的筛孔,以及小于它,从2.36 mm起按2倍递增的各筛孔,即下面层用5种,上、中面层用4种合格集料.提出了集料规格选用规则;利用合格集料筛分资料设计了8种常用混合料,将设计级配同要求值比较,检验了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使用合格集料并利用级配控制技术使设计混合料级配与要求一致,就能够大幅度减少路面离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路面寿命.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合格集料并利用级配控制原理使设计混合料级配与要求值一致,能够大幅度减少路面离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主要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原理;对级配控制原理的检验;混合料的集料规格选用规则;分析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应由几种规格集料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原材料选择、控制关键筛孔4.75mm通过率变化集料级配、混合料设计,在混合料设计的基础上,成型车辙板,研究SMA-13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与集料级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2.36~4.75mm档沥青混合料的用量较小时,随着这档集料用量的增加,路面的摆值及构造深度会随之增加当这档集料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增加该档集料用量,路面构造深度及摆值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的变异性与动态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卫 《中南公路工程》2012,(2):149-152,157
对多批次同料源的集料原材及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分析了其级配的变异性规律及原因,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级配动态控制的措施。指出,矿石破碎加工工艺是减少集料级配变异的首要环节,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的关键筛孔尺寸设置破碎机筛孔尺寸;以关键筛孔通过率的平均值和极差动态管理图科学指导后续生产;加强生产过程的巡视,以弥补动态管理图作用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相同的集料调配成2种不同的级配,比较不同级配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AR—ACl3橡胶沥青混合料更适于间断级配及开级配,其关键筛孔为0.075mm筛孔,降低此筛孔通过率将导致沥青用量增加,进而影响了其高温稳定性。尽管橡胶沥青混合料需要较大空间来容纳橡胶粉,存在一个较佳级配来满足其密实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超薄磨耗层矿料级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超薄磨耗层SMA-10矿料级配,在现行技术规范提供的级配范围基础上,以2.36 mm作为关键控制筛孔,设计了13种SMA-10级配;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混合料试件,测试并计算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对比分析关键体积指标与2.36~4.75 mm集料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满足级配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2.36~4.75 mm集料含量为0~8%或20%~28%时,所获得SMA-10混合料的体积指标更容易满足设计要求;其中,2.36~4.75 mm集料含量控制在0~8%时的矿料级配,更适合用于超薄磨耗层路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计算、设计、调整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变i法及其公式,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5级配的i值范围;将0.075 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FAP指标,以此检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给出了满足SMA-16型级配的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综合考虑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提出的动抗压强度(DCS)指标 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不同地区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确定合理的级配范围,该文应用三种级配理论模型,通过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控制,确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级配,并分析了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确定搅拌设备振动筛筛孔,基于SuperPave级配设计理论和Bailey级配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比例与骨架嵌挤结构之间的关系、细集料含量对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和压实难易程度的影响、半筛孔材料通过率对粗集料骨架结构和施工特性的影响及最大粒径筛孔对剔除超限料的作用等,得出筛孔的选择原则;以AC-16型沥青混合料为例,进行了搅拌设备筛孔选择与生产级配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级配和生产级配偏差可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0.
任万艳  李俊 《公路》2022,67(1):300-304
为了明确粗集料压碎值对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选取玄武岩、破碎砾石和石灰岩3种不同压碎值的粗集料.首先采用击实试验模拟分析了粗集料和多孔沥青混合料受荷后的级配变化规律,其次探究了粗集料压碎值对多孔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和沥青混合料受荷后9.5 mm筛孔集料的质量通过率变化最大,4.7...  相似文献   

11.
孙艳娜  李硕  姜艺 《中外公路》2012,32(4):288-293
基于美国Indiana等州试验路中Superpave混合料的材料参数和路面摩擦性能测试数据,该文主要分析公称最大粒径、级配曲线与限制区、关键控制筛孔通过率、粉胶比、细集料棱角性和砂当量对4.75、9.5和12.5mm等Superpave混合料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和关键筛孔通过率的减小都能增大Superpave混合料的摩擦性能;级配曲线通过级配限制区下方的混合料的摩擦性能大于级配曲线通过级配限制区和级配限制区上方的混合料摩擦性能;选择细集料棱角性较大和砂当量较低的级配也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摩擦性能;而粉胶比与混合料的摩擦性能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基于分形理论,对四种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进行评价,并通过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对其评价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形理论,可以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进行优化;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质量分维值最佳为2.4左右。  相似文献   

13.
超薄沥青混合料可有效改善高等级公路路面行驶功能,但目前国内级配较为单一,相关研究较少,因此需对它的级配、混合料性能深入研究。文中在分析其级配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抗滑能力和高温性能测试,认为超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最佳含量为70%,提出在4.75mm和9.5mm筛孔之间增加6.7mm筛孔,而且6.7~9.5mm最佳含量为80%,综合得到推荐的UTA10级配。通过水稳、高低温和抗滑耐久性等路用性能试验,证明了UTA10完全满足规范要求,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级配碎石关键筛孔控制范围,在分析各国级配碎石关键筛孔控制范围的基础上,以CBR试验方法为测试手段,分析了集料4.75mm通过率、最大粒径和0.075mm通过率等因素对CB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粒径为31.5mm时CBR值较好,随着4.75mm和0.075mm通过率的增加,CBR值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集料级配碎石级配控制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骨架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粗集料级配和混合料级配对骨架特性的影响,提出粗细集料分界筛孔的通过百分率是确保合理骨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散体力学剪切模量公式的分析,提出以剪切模量为控制指标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在设计步骤中充分考虑粗集料的剪切模量而不是以最小间隙率为控制指标,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解决了沥青混合料出现高温稳定性不足易发生车辙病害的问题。新方法设计出的级配以粗集料形成抗剪骨架,细集料充分填充,最终形成骨架抗剪密实结构。通过室内试验比较分析,其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优于比较级配,低温抗裂性满足规范要求,证明了以剪切模量为控制指标的级配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料的高温稳定性,减少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设计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球体颗粒的堆积和填充特性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集料中粗、细集料和填料的用量。结合逐级堆积理论和分形理论,根据粗、细集料的架构效应和填充作用的不同,提出了粗、细集料级配设计的数学公式,并给出了粗集料级配调整的数学公式,根据这些数学公式,得出了3种不同的设计级配。结果表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质量分数为74%,细集料质量分数为15.2%,填料质量分数为10.8%;集料的3种级配的体积参数均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3种级配形成的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也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细粒式SMA-5级配组成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规范中缺少细粒式SMA-5的级配设计,分别以2.36 mm和1.18 mm作为粗细集料分界筛孔,分析了SMA-5的体积指标参数特性;通过体积指标特性分析和路用性能试验,确定了SMA-5级配的粗细集料控制筛孔及通过率;结果证明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不适合作为SMA配合比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矿料间隙率VMA及VCAmix受级配变化的影响大于受沥青用量的影响,VCADRC值随着级配的增粗略微增大,试验用混合料级配对压实功的变化不敏感,采用双面击实75次的击实标准可行,推荐以2.36 mm作为SMA-5粗细集料的分界筛孔,通过率宜控制在28%~40%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中国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集料加工质量差、合格率低的缺点,从调查超过30个合同段沥青路面集料加工所用筛孔和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入手,找到并利用一组标准化筛孔的筛网进行大规模集料加工。给出了集料加工用筛孔与应控制的标准筛筛孔的关系、集料规格与集料加工用筛孔的关系、混合料类型与集料规格的关系;指出了集料加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正确选定加工用筛孔尺寸,准确调试和监控破碎机反击板与板锤之间的间隙。应用结果表明,集料加工合格率达到100%,集料级配的变异系数小于2.7%。  相似文献   

20.
陈潇  周明凯 《公路》2012,(6):191-194
针对目前缺乏有效评价与预测基层混合料离析方法的问题,在研究混合料颗粒在离析前后的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定义基层混合料离析指数L为集料各筛孔分计筛余与相应尺寸颗粒在离析状态下的相对位移的乘积,同时探讨了离析指数与混合料离析趋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计算4种典型级配的基层混合料的离析指数,分析集料级配对基层混合料离析的影响。结果认为:离析指数完全可以表征不同级配对基层混合料的离析影响;在4类典型级配中,悬浮密实型级配的离析趋势较骨架密实型要小,且悬浮密实型级配中正S型级配的离析趋势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