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沿海施工船舶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如何消除施工作业船舶事故隐患、加强水工作业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力求消除施工船舶安全隐患,探索海事部门进一步加强施工船舶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5,(6):26-28
船舶签证作为海事机构管理船舶的有效抓手,承担着船舶适航性和船舶动态信息获取两大核心职能,一旦取消船舶签证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将会对长江水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提高船舶签证取消后海事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事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变,在对船舶签证取消前后利弊分析、船舶签证取消后对海事安全监管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取消船舶签证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相关对策,为船舶签证取消后的内河海事安全监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作为中交集团在香港地区承建的大型海事工程,从施工安排、设备组织到现场管理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要求和标准.文章从船舶事前、事中及事后安全管控3个方面论述了大型海事工程的航务安全管理,在各阶段对船舶和人员进行安全管控和审查检查,最终高效、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4.
赵仓龙 《水运工程》2014,(7):127-131
我国内河水域新建桥梁在对主墩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船舶正常通航,海事部门要求实行单向通航。因此,主墩施工期间桥区水域可能出现船舶排队等候过桥的现象,船舶等候过桥势必增加桥区水域复杂的通航环境,目前海事部门规定桥区水域(单向通航)航行的船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对桥区水域(单向通航)通航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进行量化研究,探讨出桥区水域船舶之间安全距离计算方法。为海事部门制定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维护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秩序和船舶过桥安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事船舶是实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海事船舶的管理工作作为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范管理必须先行。两年来,交通部海事局加大工作力度。2005年在直属海事系统内开展了加强船舶管理、使用、养护、维修的专项工作;2006年,又以“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平台,统筹安排,将规范管理年活动与海事船舶的日常管理工作及专项工作有机结合,在规范船舶管理制度、规范船型配备标准和规范船舶建造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为全面实现我国海事船舶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海事船舶的建造与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黄友超 《珠江水运》2012,(23):81-83
为了使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成效更加显著,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针对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船舶安全营运、ISM/NSM规则的有效实施、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海事监管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从培养审核员、审核、任用船长、海事监管服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供优化海事监管服务和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烟台海事局辖区水工作业项目安全形势较严峻,本文结合辖区内水工作业管理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水工作业船舶管理提出了建议,旨在消除施工作业船舶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探索海事部门进一步加强水工作业船舶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事机关对船舶进行安全管理规则符合性检查是监督船舶执行安全管理规则,确保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船舶安检是摆在海事检查官面前的重要课题。文中从实践出发探索安检中对安全管理规则符合性检查的方法和缺陷处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文艳 《天津航海》2005,(1):40-41,47
海事信息密切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到海事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信息保障是航海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给船舶及时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才能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真正体现海事管理的价值。现阶段海事安全信息中主要包括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对于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的发布,我国海事部门现有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已经不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信息发布手段是建设数字海事的需要,是最大限度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福州海事局所属海事船舶在管理中以NSM规则为指导,建立并运行海巡艇安全管理体系的做法,提出运用NSM规则理念规范海巡艇管理的新思路,旨在进一步提高海事船舶"管用养修"的水平,真正做到海事船舶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万平 《中国水运》2007,7(8):44-45
方便旗船舶安全管理的政府主管机关是方便旗国的海事主管当局,其他各国的海事主管机关只能从港口国监督的角度对其进行监管。方便旗国的海事主管当局有权利也有义务对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加强安全管理,并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行政责任和后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做好巡航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上安全管理"是海事系统的立身之本和工作中心,近年来开展的水上巡航执法检查工作对促进水上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交通部海事局发出<关于扩展海区、水域巡航检查工作的通知>后,各地海事部门开展并加大了巡航频次和巡航范围,巡航工作在发现和查处船舶违章、维护水域秩序、保护通航环境、宣传海事法规、防止船舶污染水域、消除事故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扩大了海事管理工作的影响.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出台,对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计划总结、人员安排、船舶调度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巡航工作日趋规范,成为治理通航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石振男  王芳 《中国海事》2013,(12):65-65
也许有人会问,基层海事局不就是坐在办公室签证、上船安全检查吗?有什么可吹嘘的,谈什么海事精神、铁军精神,更何提感动?是的,这些都是盘锦海事人最为普通的工作,但是面对上百艘管理参差不齐的施工船舶,几大采油、钻井平台的安全生产和辖区星罗棋布的旅游船舶,海事人所付出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晓。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吴淞口警戒区通航风险,提升海事部门管理效能,对吴淞口警戒区的交通情况、通航环境、船舶交通事故及险情进行分析和统计,总结事故及险情成因,向船舶方面和海事部门提出建议措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升海事管理效能,对促进航运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珠江口水域因雷暴引发的船舶碰撞事故,结合船舶、航运企业和海事部门对该类事故进行安全管理的现状,指出对珠江口水域雷暴引发海事事故预防和控制上存在的问题,为船舶、航运企业、海事部门预防和控制雷暴引发海事事故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事信息化,符合目前科技兴航、创新服务理念的背景,对有效解决海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海事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内河海事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包括:建成各级海事机构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各级海事机构间的业务信息网络(专网)和以Internet网络为依托的海事政务信息服务网(外网)。建成全国统一、共享的海事业务信息库,实现海事服务管理全面电子化,提高水上安全监管、防止船舶污染,提高通航安全保障、船舶动态管理、行政执法效率。从山东省内河水运发展情况看,海事信息化系统应包括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船舶、船员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和船舶动态监督管理信息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海事船舶优先权催告是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规定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它对保护船舶交易安全,特别是对买方的权益保护意义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海事部门对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的安全管理,从分析与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高度相似的内支线江海联运船舶入手,调研洋山港区内支线江海联运集装箱船舶运营状况,归纳出内支线江海联运船舶在公司管理、船舶质量、船员技能素质、货运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安全的海事监督管理提出建议:强化对航运公司的监管,加强对船舶安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船舶货物积载隔离的检查,促进船员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热点聚焦:聚焦海运业热点问题,由知名专家进行深入分析;海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海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国家航运政策、发展战略评述与建议,港口与航运业管理研究等;海事管理:船舶安全监督、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海上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海事劳工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建议;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方面的问题与措  相似文献   

20.
欢迎投稿     
<正>本刊主要栏目:热点聚焦:聚焦海运业热点问题,由知名专家进行深入分析;海运经济与管理:国际航运市场、修造船市场、海员劳务市场分析与评述,国家航运政策、发展战略评述与建议,港口与航运业管理研究等;海事管理:船舶安全监督、船员考试与发证管理、通航管理、危险品运输监督、海上污染防治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海事公约与法规评论:涉及海上安全与保安、防止海洋污染、海事劳工等方面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评述、解读、建议;船舶与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管理、船舶保安、海上搜救等方面的问题与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