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读了粘接扰流板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性能要求,研究了本地Bonding工艺参数和现有国产设备限制,通过CAE计算分析,对某车扰流板进行国产化的结构改进设计,使其满足力学和性能要求,实现了共用本土Bonding设备以达到提升国产化单件制造工时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GB11555除霜和除雾试验的标准,基于某型车设计开发,通过CFD分析优化了除霜风道,并进行了除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样车的除霜、除雾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HXD3B型电力机车齿轮箱是加工难度大、设计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分析齿轮箱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分析各种对孔和平面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加工顺序为先面后孔、加工阶段粗、精加工要分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一大跨连续梁桥为例,介绍了单墩顶升更换支座的施工工艺及顶升过程的监测控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千斤顶群、专门设计了临时支撑、编制了科学的施工工艺辅以监控措施作为技术保障;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了该桥施工阶段仿真模型及临时支撑模型作为施工理论指导,以梁体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为目标函数控制梁体顶升高度.实践证明: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更换支座施工工艺安全是有保障的,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力杰 《轨道交通》2009,(11):64-66
阐述了HXD2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车顶盖的结构特点,主要介绍了四个顶盖的结构设计,并对顶盖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顶盖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提升某越野车40%偏置碰工况的碰撞安全性能,对车身A柱结构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可信度较高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分析试验和仿真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该方案能满足工艺要求及重量要求,又能使偏置碰性能大幅度提升。优化后,偏置碰工况的门框变形侵入减少37%~51%,IP后退量减少约40%,踏板投影点侵入减少4%~25%。  相似文献   

8.
以城铁车的总装配工艺为例,通过对城铁车的装配流程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从装配车间布局、现行工艺流程等方面分析装配现状,总结城铁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应用工艺程序分析方法和5W1H提问技术分析整个装配工艺程序中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应用ECRS四大原则提出改进方案.新方案的提出可提高城铁车的生产能力和装配质量,减少装配周期,降低作业疲劳度,提高工装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转向摇臂在进行零部件台架试验时,在最大输出扭矩情况下,需要满足1 000万次的疲劳寿命。对台架试验中转向摇臂进行结构性强度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还原台架试验过程,预测应力集中位置,预估结构疲劳寿命。通过试验对标,修正仿真模型,最终实现转向摇臂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人机工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地铁车辆内装设计经验,提出我国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中座椅和扶手设计尺寸的选取原则,并建立地铁车辆内装模型,应用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车辆座椅和扶手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选取原则的有效性,确定了其设计尺寸的合理范围,为今后我国地铁车辆的内装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越野车新设计开发的主减速器箱体在爬坡、打滑和高速工况下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爬坡工况下不满足强度要求;对箱体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分析,优化后箱体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人机工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地铁车辆内装设计经验,提出我国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中座椅和扶手设计尺寸的选取原则,并建立地铁车辆内装模型,应用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车辆座椅和扶手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选取原则的有效性,确定了其设计尺寸的合理范围,为今后我国地铁车辆的内装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变刚度弹簧组的设计质量,在传统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设计理论和可靠性设计理论,建立了当弹簧应力和强度分别为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时,综合考虑静强度、疲劳强度、稳定性、质量等因素的变刚度弹簧组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以货车某新型变刚度弹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空重车静挠度分别比原设计方案提高了5.4和3.2 mm,同时还使其总质量降低了约15.8%,表明所建立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对格特拉克公司的双离合变速器装配线进行优化改造。首先,建立该装配线的初始模型,通过运行初始模型,输出统计结果。从初始模型的结果中发现装配线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产能不能达到要求、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不够充分、装配线存在堵塞和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于装配线在布局、工序、设备、工艺和人员等几方面的可行性改善方案。通过对不同投产顺序的混流生产方式建立模型、仿真并得到最优投产顺序。建立改善后的仿真模型、运行并输出改善后的统计结果。最后通过比较优化前、后的统计数据,计算优化后的线平衡率,可以发现,使用Flexsim可以对生产线进行改善,从而减少成本,缩短工期,能够较快实现对生产线的优化,按时完成客户的订单,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三自由度4WS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得最优控制Kalman增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整车模型。选取不同车速工况下的角阶跃前轮大转角,对采用不同控制策略的三自由度4WS模型与理想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前馈控制策略的三自由度4WS模型和三自由度2WS模型相比,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三自由度4WS模型在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上更加接近于理想模型。最优控制策略可以适用于汽车的四轮转向系统,并能改善对理想模型的跟踪能力,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以某汽车公司总装车间工艺投资改善项目为基础,通过现场观察、测量与分析,根据现场工位实际情况与生产线的工艺优化原理,对总装S2线风挡玻璃安装区域从涂胶机器人、风挡玻璃输送带和移载设备3个方面的进行了改造,提高了S2线风挡玻璃安装操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