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航海》2008,(3):22-22
从有关方面获悉,扬州港开通了苏北运河第一条集装箱航线,目前,该航线投入了两艘长江运河两用型集装箱船舶,单航次往返时间4天左右。  相似文献   

2.
就苏北运河梯级多、运量大、水面窄特点,对苏北运河航道锚地布局、型式、规模和运行管理进行论述,提出了布局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江苏船舶》2006,23(1):29-29
自2006年1月以来,长江进入严重枯水期,苏南运河水位持续走低,半个月内平均水位下降近70cm,运河常州段和丹金溧漕河多次发生大吨位船舶搁浅事件,造成局部航段船舶拥堵,直接导致苏南运河水路运输瘫痪,严重影响苏南及杭嘉湖地区的电煤及成品油供应。为确保春运工作的有序开展,江苏省地方海事局近日专题发文,要求严格控制超大型船舶进入苏南运河(实际吃水≥2.8m)和丹金溧漕河(实际吃水≥2.4m)。受此影响,一周时间内,卸载和抛锚待航的大型船队就超过150个、单船100余艘,其中苏北运河积压船队80余个,长江丁易洲锚地积压船队70余个。  相似文献   

4.
赵能文 《中国海事》2009,(9):61-64,67
苏北运河治污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家重大工程。文中从苏北运河航运水污染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拟采取的措施对策、下一步政策建议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提出了苏北运河航运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6月18日至19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京杭运河两淮段航道、淮安船闸、连云港港、连云港海事局考察和调研期间,对江苏水运发展提出了要求。在苏北运河,李盛霖全面了解了两淮段航道整治情况和生态护坡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江苏省交通系统领导对苏北运河相关情况的汇报。随后,李盛霖走访了淮安船闸上游远调站,仔细询问了苏北运河航道“三改二”工程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在苏北运河推广“一个航次只进行一次  相似文献   

6.
田丹 《中国水运》2014,(11):75-77
京杭运河苏北段(简称苏北运河),经过国家多次航道扩容整治以及现代化升级,通过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但伴随货运量及船舶体量和数量的迅速增长,两者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文中简要介绍了苏北运河水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苏北运河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影响,重点对加强苏北运河水运市场监管,维护苏北运河水运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通航秩序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资为读者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7.
苏北运河纵跨四市,绵延千里,是京杭运河最为繁忙、航运价值最高的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北运河的年通过量逐年上升,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苏北运河船闸的瓶颈效应日渐突出,影响了苏北运河效益的增长.船闸扩容是消除船闸瓶颈效应的有效举措,但受巨额投入和较长工期的制约,无法在近期实现.要有效地提高运河船闸整体运行效率,实施苏北运河各船闸联合管调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京杭运河苏北段实现航道现代化是苏北运河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航道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之一就是实现航道的信息化建设,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工程信息化建设光缆工程沿运河堤岸敷设光缆,连接运河沿线15个基层单位,最后汇集至苏北运河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建成后,将彻底缓解苏北航务管理处至基层单位通信带宽"瓶颈"问题,为实现苏北运河航道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文中通过分析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的过闸操作流程、船舶过闸安全以及值班员人员操作习惯,采用疲劳测试实验,提出了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的人员配备、安全管理、工作时间等制度,研究成果在淮阴1号船闸中得到成功应用,成为苏北运河船闸集中值守模式推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国外修复船闸闸室墙技术进行介绍,对苏北运河上的解台一号船闸、刘老涧一号船闸、泗阳一号船闸的闸室墙修复进行有侧重点的介绍,让大家对苏北运河船闸闸室墙修复实践有一个总体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以GIS为技术平台,开发苏北运河旅游信息系统的过程、方法及预期目标。本项目在对苏北运河沿线三市及周边地区旅游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及光盘进行管理、分析、计算和显示,以各种手段综合的展示了GIS处理信息的结果,为苏北运河沿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邱建生 《中国水运》2006,(10):50-51
苏北运河作为北煤南运主通道,在石油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更体现了资源节约型运输方式的价值。更好地发挥苏北运河这一主通道的作用,要从般闸运行调度管理上做好文章,以现代化手段推动船闸安全高效和便捷畅通。  相似文献   

13.
齐可仁 《水运管理》2023,(2):11-14+42
在当前全社会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为探索苏北运河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通过碳足迹追踪计算,分析苏北运河碳排放构成和减碳潜力。通过分析可知,苏北运河在航行船舶、岸电建设及日常生产运营方面的减碳潜力较大,可采取多项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应加快建立碳核算机制并制定相关法规标准,加强科技创新和宣传力度,期使苏北运河碳中和目标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张盛 《水运管理》2008,30(1):8-10
为改善京杭运河苏北段(苏北运河)航运管理,首先有针对性地分析苏北运河货运的运量特点、货种结构,选取4个典型船闸作为分航段货流密度控制节点,其后运用组合预测模型,对所选取的4个典型船闸的货流密度进行预测,得到"十一五"期间苏北运河货运量增长速度较快、但从中长期看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预测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苏北运河人字门船闸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的基础上,运用可靠性理论,计算出苏北运河船闸液压系统的可靠度,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6):576-576
<正>苏北运河全线建成二级航道据报道,2010年11月30日,投资9.7亿元、历时6年的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整治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以此为标志,京杭运河徐州蔺家坝至扬州六圩口404 km航道全部建成国家二级航道,成为我国内河航道中仅次于长江的等级最高、渠化程度最好、船闸设施较为完善的人工航道。即日起,2 000 t级船舶可全年从江苏徐州直达长江,并可昼夜双向通航。(殷缶,梅深)  相似文献   

17.
图说水运     
正(1)苏北航务管理处启动低水位应急通航模式水位持续走低,船舶面临搁浅等安全风险。近日,苏北处召开苏北运河淮安段低水位应急通航专题会议,讨论低水位情况下,如何保障淮安船闸下游航段畅通,以及在可能出现的极端低水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同时启动苏北运河低水位应急通航模式。(朱晓鸿)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过两个月试运行,2014年11月26日,新中国第一条运河——湖北江汉运河正式通航。江汉运河航道建设期名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长67 km。船舶由长江中游沙市到汉江中游潜江,走江汉运河,67 km到达,比沿长江绕道武汉缩短水运里程681 km;船舶由沙市到汉口,走江汉运河,337  相似文献   

19.
运河在人类交通运输发展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国内外水运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全新构想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湘粤大运河,提出了5条线路方案构想,研究认为通过枢纽渠化、船闸、升船机、运河及运河隧道、通航补水等一系列综合工程措施,从技术上分析粤湘运河是具有可能性的。湘粤运河联通长江、珠江两大经济带,其意义非凡。本文提出湘粤运河构想作为起点,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共绘湘粤运河美好蓝图,为我国运河的规划建设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20.
潘忠兴 《水运工程》1996,(3):32-33,59
镇江段运河位于京杭运河的苏南段。全长42.6km,该段运河整治共划分为七小段,通过一、二、三期工程整治,贯通了京杭运河苏北段与苏南段的水路运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