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管施工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土体移动。而相对于圆形顶管,矩形顶管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更大,从而引起的地表变形也更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矩形顶管施工引起土体移动的影响因素,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宁波市开明街~药行街地下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隧道周围的地层变形进行计算预测,将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对大断面矩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分析,为我国推广矩形隧道掘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顶管法是采用液压千斤顶等设备,将预制管节按设计方案顶入土层中的一种采用非开挖技术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将大断面矩形顶管设计应用于城市过街通道工程中,可显著减小工程施工对道路交通、管线迁改等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方案的某地铁过街通道工程的设计方案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断面矩形顶管方案是解决城市重要道路下地下通道的先进施工方法,不仅施工速度快、工程施工安全可靠,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顶管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城市管线敷设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顶管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应力和地层损失会导致地表变形。基于修正的Sagaseta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进行计算,分析了施工中顶管埋深、管线管径、纠偏角度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在实际施工时减小环境危害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施工在城市地下空间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衬砌结构病害日益突出。为了防治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衬砌结构病害,分析隧道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风险,探讨大断面矩形隧道沉降、姿态控制重难点,阐述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常见病害的分类及成因,提出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病害的防治措施,讨论大断面矩形隧道顶管顶进施工技术发展趋势,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软弱地层中超大矩形顶管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安全,以某矩形顶管盾构隧道近接下穿既有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研究超大矩形顶管盾构隧道近接下穿高铁段不同施工加固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超前注浆可使开挖面主动失稳位移减小25.64%,被动失稳位移减小17.65%,轨道沉降减小30.38%。采用人工挖孔桩+D型钢便梁可使开挖面主动失稳位移减小51.28%,被动失稳位移减小29.41%,轨道沉降减小42.31%;现场监测表明,采用人工挖孔桩+D型钢便梁加固后轨道沉降最大值仅为1.65 mm,超大矩形顶管盾构隧道成功下穿既有高速铁路,人工挖孔桩+D型钢便梁保证了超大矩形顶管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安全和高速铁路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地铁车站施工建设是我国交通设施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就软弱岩层大跨度地铁车站施工优化与地表沉降控制问题提供一些阐述,主要分析了软弱岩层大跨度地铁车站施工问题及原因,并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决和优化,尽早排除可能存在的重大地质问题,加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砂砾地层电力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开展研究。首先,基于现有散粒土的沉降理论计算公式,进行某砂砾地层电力隧道顶管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理论计算和分析;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得到砂砾地层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规律;最后,在现有理论计算公式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规划求解,提出适用于砂砾地层顶管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土体损失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沉降计算时必须考虑土体损失在顶进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修正沉降槽宽度系数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砂砾地层中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计算。  相似文献   

9.
国内目前最大断面顶管机首次应用于郑州市纬四路中州大道下穿工程。详细介绍了采用双排SMW工法桩加固土体、实施接收井加固区降水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控制了施工风险,确保了顶管机始发和接收施工过程的顺利,验证了各项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复杂边界条件,为了确保盾构施工安全,保护周边建筑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隧道覆土厚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合理设置与控制泥水压力,确定合适的同步注浆量等,以控制非正常的地层损失、避免灾害性地层损失、控制地表沉降、避免开挖面坍塌。本文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盾构施工经验,对大直径泥水盾构推进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地表沉降控制和预防灾害事故及事故处理的一些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地层具有孔隙比大,渗水性强,黏聚力小,强度低等特点,因此会造成其承载力低、地表沉降大等工程问题.本文依托盐坪坝连拱隧道,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穿越粉煤灰的K0+570~K0+630区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开挖工法下地表沉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导洞-左右侧壁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时相较中导洞-左右侧壁台阶法对地表沉降变形速率的控制效果更好,二者对地表沉降量的影响区别不大,最大沉降量约19 mm,根据比选结果中导洞-左右侧壁预留核心土法更有利于控制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地铁施工地表变形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分析了在不排水条件下软土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并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建立力学模型。以天津地铁一号线扩建工程为背景,对盾构的推进过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研究得出了地表土体的变形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3.
覃健世 《西部交通科技》2024,(1):190-192+204
为了降低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文章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构建模型,对不同顶推力、注浆压力和浆液强度下盾构邻近建筑物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和水平位移随着顶推力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着注浆压力和浆液强度增大而逐渐减小;顶推力越小,注浆压力和浆液强度越大,建筑倾斜率越小;当盾构千斤顶推力为110 kPa、注浆压力为190 kPa时,建筑的沉降变形相对较小,并宜选择强度高的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重点介绍了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在软土地层并穿越铁路站场、降水条件受到限制以及列车不停运等困难条件下使用长大管棚预支护,粉质粘土、粘土层空洞水和裂隙水施工降水,以及线路扣轨加固和分期整道等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丹麦大贝尔特海峡隧道在采用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难点及事故,为长距离隧道在高水压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小间距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与两隧道间净距有很大关系,净距很小时,不能简单看作两个独立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叠加.基于厦门机场路隧道小间距段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0)模拟分析了隧道间净距对地层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横向影响范围,对工程的后续施工提供了指导,为大跨度小间距隧道的开发和施工设计提供了较确切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富水弱胶结地层中,隧道施工极易诱发围岩坍塌或支护结构大变形。以兰渝客运专线桃树坪隧道3#斜井工区正洞段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岩地层的“底部双导洞超前”施工工法。同时采用真空轻型井点+集水井的联合降水方案进行隧道内超前降水,以降低施工难度;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对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在采用“底部双导洞超前”施工工法时,拱顶沉降和净空收敛值分别为50 mm、32 mm;其支护结构上的最大接触压力为135.3 kPa;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隧道结构安全、稳定。“底部双导洞超前”的施工工法已成功应用于桃树坪隧道,可为后续富水弱胶结地层或软弱岩层中的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