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评价在役隧道衬砌结构的健康状态,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理念建立了由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构成的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确定了在役隧道衬砌结构健康状态诊断指标的4个评价等级;采用极差变换确定了各诊断指标的无量纲评价标准;运用模糊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信息熵理论,构建了基于非对称贴近度判定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评价模型。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评价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隧道衬砌结构的实际健康状态。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强的缺点,提高了权重系数的可靠度;利用非对称贴近度进行决策分析,确保诊断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驾驶员判断决策失误风险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建立了驾驶员判断决策失误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及现行的隧道设计规范,分析研究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结合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托某高速公路石古嶂隧道工程实例,对评价方法进行应用及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有效、综合地对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方法,并以G航空公司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在研究极地航线运行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采用G1法与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结合最优数学模型确定组合权重;最后,利用云模型对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环境因素对航线运行安全的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中极地自然环境及通讯导航设备对航线运行安全的影响最大,该公司极地航线运行的风险等级介于“较低风险”与“极低风险”之间。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发现极地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将AHP-Fuzzy算法应用于公路隧道的模糊综合评价,对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集的建立、权重及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模糊算子的选取作了详细的阐述,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模型对六甲洞隧道进行了健康状态综合评价,为公路隧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模糊评价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由此计算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综合评价分值;最后以山东省高速公路管理为例,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在对影响地铁结构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适于上海软土地区的、能够全面反映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点的、并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的评估指标;确立运营期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和模式识别理论,建立了地铁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典型实例进行定量化综合分析评价。通过运营期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结构运营安全现状、修正偏差、提高地铁系统安全总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桥梁检测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役桥梁诊断的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提出利用熵权法确定诊断指标权重的思路,引入灰色多层次模糊综合诊断方法,建立了灰色熵权法的在役桥梁诊断的多层次模型,并运用可靠度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在役桥梁的技术状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在役桥梁诊断的结果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航空公司处置应急事件存在的问题,提高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为使得评价指标在实际情况下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提出了4个准则、17项指标组成的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物元可拓模型建立航空公司应急事件处置能力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表明此评价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态环保、品质提升、安全高效、绿色低碳、信息智慧5个方面来构建覆盖全寿命周期的指标体系,综合利用AHP—熵权组合赋权法、物元分析理论和云模型建立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评价可拓云模型,并实现了绿色生态评价的可视化云图分析。最后,以重庆市广阳大道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广阳大道绿色生态水平处于Ⅴ级,指标落实情况较高,与该项目实际考核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的可拓云模型的科学性,可为绿色生态型市政道路项目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节理发育是隧道塌方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针对节理面不利组合发育的围岩,分析了围岩塌方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节理面不利组合下围岩塌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乘积标度法确定塌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采用单值隶属函数确定指标体系定性的隶属度;基于评价模型,给出了节理面不利组合下围岩的塌方安全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分级标准。通过对丁家湾隧道进行塌方安全评价,并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其结果与实际施工中的塌方概况大体相同,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的不确定性问题。文章基于变权-联系熵理论建立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与现行规范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变权-联系熵的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比现行规范评价结果更加接近于沥青路面的实际状况,且结构简单、计算简洁,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模糊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公路涵洞安全质量体系.首先确定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计算各层因素权重和隶属度,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公路涵洞安全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概念,根据综合交通运输的自身建设水平、运输能力及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三方面建立评价综合交通运输整体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无量纲化的计算方法及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进一步进行综合交通运输整体协调度的判定,并建立模型来合理安排各子系统的比重,使整个综合交通的协调度达到最优。最后用实例说明本文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文献整理及分析,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将熵权法、层次分析法(AHP)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相结合,构建组合权重下的TOPSIS评估模型,对某高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最后设计一种基于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DHNN)的分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评价指标及理论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小净距大跨度隧道风险影响因素复杂、施工期风险较大,需要开展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各类小净距大跨度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统计,并结合现场施工实践,建立了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理念.文章引入ANP方法综合分析风险指标体系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各指标的整体权重,评价出施工中的主要风险源,并针对其制定了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广安翠屏山隧道工程实践证明,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可提高施工期安全水平,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以至完工.其理论和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用二元对比法确定各因素相对隶属度及权重,建立了软基处理方案优选模型,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模糊优选理论进行软基处理方案选择,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从多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隧道围岩分级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文章将隧道围岩分级体系作为一个模糊系统,选取6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和云模型提出了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利用正态正向云发生器生成了各评价指标隶属各围岩等级的云模型,并结合熵权法计算出客观权重值,得到了待评样本的综合确定度,从而确定隧道围岩等级。熵权-云模型将评价指标与围岩等级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机结合,实现了评价指标由定性描述到定量数值的转化,克服了传统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固定评价模式的缺陷。最后,利用熵权-云模型对祥和隧道的5个洞段进行了围岩分级,分级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等方法的结果相符,表明了该方法在隧道围岩分级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围岩分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中塌方事故的预测,文章较系统地总结了隧道穿越断层中塌方事故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因素的层次性、模糊性,引入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层次分析方法(AHP)等理论,建立了断层塌方预测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方法,以及指标权重及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评判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塌方预测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冻害风险是寒区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常见灾害,其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文章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基于Likert量表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冻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NP综合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度,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整体权重,找出主要风险源;再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处理专家评价意见,结合整体权重计算出冻害风险综合评价分值。昆仑山隧道实例证明,该体系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可有效识别冻害风险影响因素;利用ANP与模糊综合评价可辨识出主要风险源并给出量化风险指标,可为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