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CRTSⅡ型无砟轨道轨道板模板的安装与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RTS Ⅱ型轨道板为有挡肩、单向先张预应力板,通过在高精度的钢制模型中浇筑混凝土,经过养护、脱模及自然存放后的混凝土预制毛坯板,然后利用数控磨床依据设计数据对轨道板承轨台进行精确打磨加工,实现高速铁路高精度、高平顺性的要求,毛坯板的制作精度(直线度为±0.3 mm)是保证打磨质量的前提,而模板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毛坯质量,以及轨道板打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将轨道板承轨台依据设计线路数据打磨成高精度的与设计线型相吻合,并按铺设位置固定排列是Ⅱ型轨道板生产工艺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承轨台打磨工艺,磨床测量系统的外部检校,以及打磨过程中参数的改动等.  相似文献   

3.
CRTSⅡ型板高精度模具的安装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Ⅱ型板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数控磨床打磨,以实现高速铁路高精度和高平顺性,而高精度的模具能减少轨道板的打磨量和提高打磨效率.结合制造实践介绍了模具的构造、安装、调整、检测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CRTSⅢ型轨道板检测方法缺乏精度评定标准的问题,以集成智能机器人和三维成像仪高速铁路CRTSⅢ型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杆件的CRTSⅢ型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精度评定方法。该方法给出了轨道板检测系统的测量标准精度及其计算方法,并设立了两个精度评价指标(即轨道板扣件间距方向及大钳口方向的横向检测精度),计算得出高速铁路CRTSⅢ型轨道板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标准系统精度为0. 030 0 mm,标准偶然精度为0. 152 8 mm,标称精度为0. 155 mm/m。大量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精确、稳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定量评价轨道板外形尺寸和光学测量系统的精度,其评定结果对于其他轨道板及铁路工件的三维检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轨道基准网是CRTSⅡ型轨道板施工安装定位测量的依据和保证轨道板高平顺性的基础,其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直接影响轨道板安装的精度。目前国内轨道基准网的测量精度指标是借鉴外国规范的规定,要求实际测量中通过控制每个轨道基准点坐标值偏差与高程值偏差来控制相邻点相对中误差,并未进行相邻点间的精度指标计算。本文根据轨道基准网测量方法和特点,结合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计算原理,推导出轨道基准网相邻点平面精度与高差精度评定公式,并依据所推导的公式对宁杭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与高程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CRTSⅢ型无砟轨道承轨台测量自动化、数据处理智能化,对轨道板测量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集自动行走测量小车、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型快速测量系统。通过在小车上设计安装驱动电机,解决了小车在轨道板上的自动行走;通过在车轮体系上设计安装多个椭圆柱形辊子(与车轮轴线呈45°),解决了小车在任意方向上的自由调整;设计了3个激光传感器对承轨台进行检测,解决了小车的精确定位;设计了自适应弹性连接装置和高精度倾斜传感器,解决了测量模具在承轨台上的精准定位及精度检核;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解决了全站仪、测量小车及后台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实时传输。该研究成果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7.
CRTSⅢ型轨道板作为承载钢轨的基础,其外形尺寸精度直接关系着轨道的稳定性、平顺性以及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实现轨道板外形尺寸的高精度快速检测,对于轨道板检测效率的提高和质量保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CRTSⅢ型轨道板检测指标的快速提取方法,首先利用轨道板三维点云数据精确对齐至标准三维模型,然后计算各检测指标特征的测量值并与标准三维模型的尺寸进行对比,计算两者的偏差,从而实现轨道板外形尺寸的快速检测。实验表明,与常规的检测手段相比,该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检测项目齐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板制造平整度要求高,采用机械化和标准化作业预制,采用数控机床精确加工钻孔胎具定位,采用高精度仪器测量和数字软件处理,来保证道岔板的钻孔精度.此文针对路基和桥梁上使用的2种道岔板及在钻孔和装配上的不同,分别阐述道岔板的翻板、道岔板与钻孔胎具的定位、钻孔、道岔板孔位测量、道岔板高强螺栓的装配、植入预埋套筒等施工技术与工艺.并提出道岔板钻孔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轨道板更换后需进行精调.由于运营天窗时间有限并且轨道板更换工序多,单独留出40 min用于轨道板精调对单个天窗内完成轨道板更换存在时间风险,因此需提高无砟轨道板精调效率.以提高轨道板精调效率、精度为目的 ,设计了轨道板精调装置.该装置通过轨道板空间位置测量,并结合液压系统控制精调装置机械部分进行轨道板的精调作业,可实现25 min内精调轨道板的目的 ,提高了轨道板的精调效率和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10.
掌握新动态先谋而后动 要保证动车在高速状态下的平稳、安全、舒适,对无砟轨道系统中轨道板的安装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其误差不能大于0.5毫米.如何使上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轨道达到如此高的精度?如何保障轨道形状和位置的精确定位?建立一个统一基准下的高精度精密测量控制网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