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互通立交匝道为例,用“模型法”计算了小客车在各条匝道上不同路段的运行速度:用运行速度理论进行了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和一致性的评价,检验了匝道线形指标,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运行速度理论及道路安全检验原理,并根据不同线形单元运行速度预测模型,计算分析莞深高速公路的运行速度,检验其设计速度一致性和运行速度协调性,对一致性和协调性差的路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及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进行评价,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易发路段的事故原因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可为处置对策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矩阵模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有效鉴别。针对矩阵模型中不能有效鉴别的模糊路段,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确定的不良路段进行分析,以确定模糊路段是否为事故多发段。结合实例对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矩阵模型结合运行速度协调性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  相似文献   

5.
标志限速管理作为道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挖掘道路资源、保障道路通行的安全高效性,道路限速取值不应拘泥于各类道路一般的经验限速或设计限速取值范围。首先,根据道路线形、周围环境等将道路划分为不同的限速区段,以自由流的速度作为研究基础;其次,为保持特殊路段与非特殊路段的协调性,兼顾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心理因素和周围环境情况,对自由流速度进行修正,完成对新建城市道路的85%位车速预测,以此速度作为道路限速的重要参照标准;最后,基于此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限速取值计算的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嘉兴市三环南路的实际运行中,验证了这一限速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小客车驾驶员安全注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速公路设计与运营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人-车-路协同过程中的驾驶员视觉注视特征,选取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453个线形组合路段,对13名小客车驾驶员在路面范围内的动态视觉注视点位置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员在不同线形组合路段路面范围内的注视点分布规律,得出驾驶员受不同运行速度和线形条件影响时在路面上的注视点集中区域特点,提出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驾驶期望视距概念,并建立了不同运行速度下驾驶期望视距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期望视距与车辆运行速度和平曲线半径相关;当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800 m时,驾驶员的视野会随运行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需采取适当限速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运行速度预测是进行速度协调性分析的基础。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的特点,通过采集云南省三条双车道公路平曲线路段小客车和大货车的运行速度数据,建立了山区双车道公路平曲线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靠,可以用于山区双车道公路平曲线路段的运行速度预测。  相似文献   

8.
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计算相邻路段的运行速度差值来评价线形设计的一致性,并确定相应路段的技术指标是否需要调整,它是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通安全事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常采用运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针对山区旅游公路的复杂线形及车型构成,运行速度的计算工况应有针对性,计算手段也需改进。将洪雅—峨眉山旅游公路作为分析对象,以“三维线形条件下的复杂道路重载车辆行驶速度解算模型体系”为计算手段,针对长大纵坡路段左、右线的交通特点,分别解算并绘制了三维线形条件下典型车型和典型驾驶模式的运行速度曲线;分析了平纵面线形参数的协调性和安全性,提出线形修改建议;对于线形调整困难的情况,采用仿真模拟碰撞对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等级加强;同时检查了避险车道的设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道路空间线形、车型、驾驶员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运行速度预测,能更接近实际地评价和改善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0.
结合G314线库车至库尔勒段的设计文件和相关实践调研数据,对该段高速的设计符合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路线的“线元”速度协调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相邻路段的速度差进行综合对比,并对该段高速进行评价。从而找出可能出现运行危险的段落,并得出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