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地铁1号线运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上海地铁1号线目前的运营状况,并分析预测了其客流增长情况及发展趋势;剖析了运能紧张的状况并就 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保持当前的列车编组,通过增加上线运营列车数来缩小行车间隔,应是提高上海地铁1号线运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大客流的运营组织方法,首先对大客流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大客流的特点.按照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探讨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客流预测、车站客流组织、列车运能、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具体运营组织措施.并以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组织架构为背景,构建地铁车站发生大客流的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深圳地铁龙岗线的客流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客流规律,提出符合朝夕客流特征的长短交路运营组织新模式,以提升运能,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成功解决受供给运用车限制下的运能不足问题.结合成本控制,通过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深挖内部潜能,在满足生产组织运作需要的基础上,确保运营生产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4.
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运能不能满足高峰时段超高峰客流需求,需要通过优化运营组织方案提升长大线路运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长大线路客流特征,以及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长大线路运能供给与客流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介绍了以客流为核心的长大线路运能精准匹配策略;以上海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分析了突破折返能力制约的极限运能运营组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运营组织模式下,高峰时段断面运能受线路折返能力制约,采用存车线插车方式增加运能,也只能做到少量非连续增能;长大线路的高峰时段高断面客流区间相对固定、超高峰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停车场ATC(列车自动控制)改造、优选插车地点、缩短行车间隔、不对称运行交路、远端停车场收车等综合策略,形成以单向运营为特征的运营方式,突破线路折返能力制约,实现高峰时段局部区段、连续超高密度的行车组织方案,进而实现线路运能精准匹配高峰期超高峰客流需求。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下了多项世博历史新记录.世博期间上海地铁网络的单日客流创出了754.8万人次的最高纪录.从路网运能、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3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地铁保障世博会交通的情况.从事先研判预测、多种运行图应对、增加备车及时调度等7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上海地铁应对大客流的主要措施.结合世博会前地铁网络建设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地铁具有节省人力和车辆成本、优化列车运营、吸引客流以及运营安全可靠的特点。为此,德国纽伦堡计划将既有的人工操作的地铁改造为全自动化的地铁,并于2006年春正式运营。  相似文献   

7.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96-96
近日,由上海地铁运营公司承担的《上海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公司承担的《上海市地质环境对城市安全影响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获2006年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运能精细化管理尤为必要。通过分析上海轨道交通的网络运营特征,针对网络结构、客流需求和运能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运能规划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在提升线路系统能力、优化开行方案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举措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都市快轨交通》2010,(1):92-92
据上海地铁运营管理部门消息,国内首套“地铁客流实时信息显示系统”经过多次试验,从2009年12月31日起在上海地铁全网络试点启用。该系统通过后台自动设置,实时监控轨道交通各线路区段的客流、特定位置的客流密度与运营状态,并用颜色表示该路线的即时运营情况,其中绿色表示畅通、黄色表示拥堵、红色表示运营中断,令乘客对当前的线路运营情况一目了然.便于他们调整乘坐地铁的计划,避开拥堵和发生故障的区段。乘客可以通过车站站台、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上海世博会以及此期间城市交通的情况,世博游客主要选用公共交通,其中地铁承担的客流最多。上海地铁重点落实路网运能、安全防护、运营服务保障工作,并针对大客流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事先研判预测、多种运行图应对、增加备车及时调度、强化现场保驾配置、重点车站分时限流、建立"1+6"信息告知系统、组织志愿者增援队伍等。由于地铁运营准备充分,在整个世博期间,地铁路网运营平稳有序。最后结合世博期间的实践,对今后地铁网络建设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和出行的需要,解决地铁运能与不断增长的客流的矛盾。北京地铁1、2号线对现有设施进行了消隐和更新改造,以保持城市运输和安全运营。介绍在地铁既有线路改造工程中做好安全监理的体会,并对在不间断地铁运营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线路铺轨工程的安全监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问题,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营经验,对大客流组织原则、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探讨。首先,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情况和一线工作经验,总结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原则;其次,从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入手,详细分析影响车站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化计算AFC系统服务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乘候车秩序?、列车运能和客流疏导能力等;最后,遵循大客流组织原则,针对影响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从客流预测、客流组织、行车调度和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大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客流需求,特别是高峰客流情况下,地铁线路应配置地铁列车数量问题,建立了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的数学模型,给出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计算方法。以深圳地铁罗宝线的列车配置数及反推数据以及国内部分地铁线路列车配置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就如何在地铁实际运营中有效提高列车运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设部2004年下发建标[2004]67号文,由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主编,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天津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参编的《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在北京通过了送审稿专家审查。该标准内容丰富,方法科学,逻辑性强,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填补了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空白。它将对规范我国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营管理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能力,以集成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管理和技术的集成,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系统过程全面整合,实现全要素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运营安全集成管理。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依托不同类型的枢纽节点,实现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组织整合、信息协同和资源统筹。研究表明: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多系统、多部门的协调集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深圳地铁网络化运营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并有效研判和优化客流与运能的匹配度,从网络化行车仿真和车站行人仿真两方面入手,通过对地铁网络化行车计划及典型车站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在仿真软件中模拟、优化既有运营方案,从而制订合理、经济、稳妥、高效的列车运行计划和客流疏散方案,为规避地铁成网运营风险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首条地铁线路(2号线)初期运营客流特征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客流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2号线开通后不同阶段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客流分布、站点乘降量、客流断面空间分布及乘客出行特征。通过这些数据可掌握西安地铁2号线的客流特征和增长趋势,为西安地铁后续线路的规划、设计及运营准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客流特征逐步呈现多样性,如何协调运能与乘坐舒适度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地铁运营企业研究的重点。通过客流动态变化,分析客流时空分布的均衡特征;结合运能与舒适度的关联模型,分析舒适度与运能之间的关系,确定舒适度与运能优化模型;再结合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制定更为合理的行车计划。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运营客流统计数据为依据,从周客流、日客流、时客流等时间分布角度,以及从客流流向、区段客流等空间分布角度描述并分析了郑州地铁1号线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行车运营策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东京地铁的防灾措施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