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铅中毒的发病机理和早期中毒的诊断指标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但是,由于很多的生化指标都是非特异性的,故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铅中毒早期诊断在生化指标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铅对机体的卟啉代谢和酶的影响。本文试以探索铅接触者中铅对红细胞游  相似文献   

2.
铅是一种古老的金属,人类使用铅及其化合物的历史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在现代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铅的应用极为广泛,共需要量与日俱增。铅的毒性,在我国宋代宋慈的《洗宛录》(公元1247年)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公元1593年)已早有较详细的记载,比西方的Hippocrares氏早了几百年。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对防治铅中毒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铅中毒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铅中毒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关于慢性轻度铅中毒对脑电图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对40例确诊为慢性轻度铅中毒患者的脑电图进行了个例分析,并与对照组做群体对比研究,今报道如下。一、对象及方法观察组40人为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已确诊为慢性轻度铅中毒。对照组26人为某食品厂的健康工人,见表1。仪器为日本光电4217型17道脑电图机。按国际导联采用单极与双极常规描记法并用地  相似文献   

4.
尿铅及尿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δ-ALA),已被国家列为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但不同地区对正常人尿铅、尿δ-ALA含量的测定结果,报道不尽一致。为了探讨其正常值,以便早期发现职业性铅中毒,做好防治工作,我们于1975年10~11月对我厂104名正常人进行了尿铅、δ-AL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铅中毒的早期诊断是防治铅中毒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新的进展,获得了一些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强的指标,有的已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和预防性体检的常规项目。对于某些习已常用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经多年使用的经验积累和检查方法的改进,其使用价值方面亦有新的评价。本文就有关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方面的研究近况简述如下。一、反映铅进入机体内代谢水平的指标人体自外界环境摄取铅。其途径有:铅及其化合物以铅烟和铅尘的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铅也可以由于手和食物被污染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铅的使用日益广泛,接触铅作业的人数相应增多,为了预防铅中毒,保护工人健康,除加强防护外,早期发现中毒患者,及时进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而测定尿中铅含量对于铅作业工人的中毒普查、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正常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每日可有一定量的铅经食物、饮水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诊断铅中毒患者时,若根据职业史及临床表现疑有慢性铅中毒而尿铅不超过正常值者,可进行驱铅试验以辅助诊断。但由于地区、对象、用药途径和剂量的不同,驱铅结果的阳性指标尚不一致。为了探索铅作业工人使用驱铅药物后尿铅排泄水平,我们在铅中毒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115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驱铅试验,并作部分非铅接触者加以对照。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铅的毒作用中,其靶器官之一就有视觉系统。急性或慢性铅中毒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近年,由于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条件改善,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率普遍下降,严重铅中毒的比例显著减少。目前,国外对于长期低浓度铅接触所致的“无症状性”铅中毒的眼部改变的研究,特别是对生长期儿童的眼部改变的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国外有关铅的眼部毒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资料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21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尿中三乙基铅、二乙基铅及无机铅的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中毒患者尿铅的构成50%为二乙基铅,48%为无机铅,2%为三乙基铅。四乙基铅中毒工人在中毒后30天,经靜脉注射CaNa_2-EDTA1000mg驱铅,发现尿铅增高3倍,排出的尿铅中大约98%是无机铅。Ⅶ(5):4,1982(俄文) 四川医学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李昌吉摘王宗全校  相似文献   

10.
车辆制造业铅中毒问题,以前进行过数次调查;每次都发现慢性轻度铅中毒2—3例。本次未见中毒病例只有二名铅吸收,因此我们认为油工的铅中毒是不严重的。不过由于使用的原料中,含有铅、苯、二甲苯、汽油、松节油等毒物,还是不能忽视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油工健康水平普遍较差。本次调查的79名工人中患有各种慢性病者,竟高达59名占75.6%,显然,如此高的慢性病发病率不能排除职业性因素,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锰中毒是锰作业工人的一种常见职业病,以往国内外报道很多,虽然毒理、病理生理研究已有相当进展,但典型小书写症除教科书所记载外,则报道甚少。现就我们1980年6月在锰作业危害普查中所见慢性轻度锰中毒出现典型小书写症一例及其随访报告如下: 徐蕊娥、51岁、已婚,1960~1982年一直从事电焊作业,既往体健。普查时主诉:一年多来,先后出现头痛,头昏,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肌肉跳动,多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216例TNT中毒性肝病患者4~24年的健康监护结果,通过监护观察发现职业性慢性TNT中毒性肝病的预后与其它职业中毒性肝病相比,症状较轻,体征方面如肝的质度改变较少,虽脾肿大较多,有6.48%的病人可加重成肝硬化,但与其它职业中毒性肝病相比,明显较低,且早期病人及时脱离现岗位休息治疗,大部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长期职业接触某些金属的慢性作用作一简短的综述,并探讨如何用流行病学方法发现有害金属的亚临床作用。据报道,有14种金属(铝、锑、砷、铍、镉、铬、钴、铁、铅、锰、汞、镍、铊、钒)被认为可引起人类慢性中毒。其中11种已知可引起慢性呼吸道损害作用(表1)。呼吸道的损伤作用是长期接触金属出现最多的作用类型,其次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慢性毒作用多见于铅、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资料报道,铅、铁、钴都有致癌作用: 一、铅目前还没有由于职业性铅中毒而引起的任何类型癌症发病率升高的证据。但在1953年,Zollinger报告了接受磷酸铅注射的大鼠患肾癌。这一发现曾为许多研究者所证实。并观察到注射以外的途径给予磷酸铅、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均引起肾癌。诱发的肾癌仅见于大鼠和小鼠,对田鼠诱发肾癌未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古希腊罗马学者就发现伴随铅绞痛有肌肉麻痹。到1839年法国人Taquerel des Planches曾详细地描述过铅中毒引起末梢神经障碍的体征。此后从1944年Cantarow和Trumper就开始采纳了Dejerine-klumpke(1899)的肌肉麻痹分类法,此法将肌肉麻痹分为前臂型、上臂型、阿-杜二氏病型、腓骨型和喉头肌型五类麻痹,以后此法就长期沿用下来了。 1880年Gombanlt进行豚鼠试验,证实铅可引起末梢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以后大家又针对铅引起的末梢种经组织变化是雪旺氏细胞还是轴索障碍,是神经纤维内膜的神经内膜血管障碍还是脊髓前角细胞障碍等问题,继续在光学显微镜以致电子显微镜的水平上进行着实验研究,直至现今。另一方面,Hodes、(1948)Dawson和Scott  相似文献   

16.
铅是一种仅次于铁而被广泛应用的金属,其职业危害,以铅冶炼业为最大,蓄电池业居次。从事铅作业的人员中,慢性铅中毒甚为常见,但炼铁工人的职业性铅中毒,尚未见于报告。现将我所最近收治的6例患者分析报导如下: 现场情况某钢铁厂系年产××万吨的中型企业,所用铁矿石,基本上来自区内各地小型民矿。矿石中含铅量一般为0.3~0.5%,最高可达6%,平均为1%,并有少量砷、硫、磷、锌等夹杂物。历年来作业区空气中的铅蒸气浓度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0.03毫克/立方米。据1979年测定结果,Ⅰ号高  相似文献   

17.
肠吸附剂治疗铅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学者用活性炭做为肠道吸附剂内服,对实验动物和人的铅中毒进行治疗观察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染醋酸铅动物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和尿中铅的浓度、尿中粪卟啉含量、网织红细球等均比对照组减少;慢性铅中毒病人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血铅、尿铅、尿δ-ALA、尿粪卟啉等指标明显好转。肠吸附剂治疗铅中毒的机理在于吸附胃肠道中的铅,阻断肠壁对铅的重吸收;吸附肠道中的胆汁酸,促进肝内胆汁酸的生成,激活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  相似文献   

18.
铅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中毒,目前采用依地酸二钠钙治疗,其疗效虽可靠,但也有一定副作用,给临床长期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果胶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胶状糖衍生物,可从苹果、甜菜渣、菠萝皮等果品中提取。应用果胶排除体内的金属毒物,国内外也曾有过报道。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果胶对实验性铅中毒的治疗、预防及其对铅化物致LD_(50)的影响,现介  相似文献   

19.
脱离铅作业多年后,铅中毒复发,虽然尚少报道,但在预防和治疗上仍有重要意义。兹将我科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生产概况追述 1969年以前,我厂货车钢铁结构的大气防腐蚀,主要手段是红丹防锈漆,再配以各种面漆的防护涂层。常采用手刷、高压风枪及静电喷漆三种方式作业。现场空气铅(1966年)测定结果:手刷0.004~0.009mg/M~3,静电喷漆0.07~0.179mg/M~3,高压风  相似文献   

20.
铅对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前典型的铅中毒症状已较少见,常见的是非特异性的症状如疲倦、便秘、记忆力差,抑郁、高血压等;另外有许多关于儿童铅中毒所致生长迟缓、智力受损、性发育迟缓、生育力下降以及多动症等的报道。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结果可能与铅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有关。下面就这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