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ts)是指对毒物在活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所进行的研究。它在实验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方面,特别是对于急性中毒的处理或作用机理的研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显得愈来愈重要。1)研究对毒物的反应的种间和个体间差异;2)研究毒物与其它环境化合物(诸如食品、药物、生态学因子等)的相互作用;3)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以从事毒物作用机理的探讨。将一化学物质给予一个动物时,该化合物通常就从给药部位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继之分布于体内,最后通过代谢和排泄,从体内被消除。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可以用零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描述。但是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却可能引起该化合物本身的或者别的试验物质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发生改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动物胚胎胎仔及对生殖细胞的影响。我们做了致畸实验及致突变实验,均显示了阴性结果,与湖南冶金防护防治研究所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在动物精子畸形实验方面仅浙江医科大学有报道,而稀土硝酸盐对精子形态的影响实验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稀土硝酸盐对生殖细胞的影响,又对小鼠的精子形态进  相似文献   

3.
对隧道中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是发展隧道环境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近年来,研究人员多关注于隧道环境下的电波传播特性,而较少考虑到车体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车体的影响下,信号在穿越车体时会发生功率损耗,同时反射物的增加会使反射线增多,其对信号功率在车体内的分布、天线相关性、角度特征以及MIMO性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使用射线跟踪法,在隧道环境下引入车体模型,分析对比了有车和无车时的车体内功率分布与路径损耗,并从角度特征、天线相关性、特征值、容量等方面分析各类因素对MIMO性能的影响,为隧道环境下应用多天线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振动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指出轨道交通对环境振动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轨道交通振动的3个部分:车-结构相互作用,振动的传播,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阐述;并对该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各种动物对辐射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机体对内照射与外照射的反应亦有显著的差异。有关辐射剂量与机体反应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文献中都有很多报导。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内照射累积剂量与外照射一次剂量所引起的不同生物效应同骨髓细胞的变化关系。实验方法实验动物为小白鼠,体重在21克~25克之间,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内照射、外照射三组,各为60只。内照射组是用Na_2H~(32)PO_4作腹腔注射,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有色金属的冶炼、制铝、磷肥、塑料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含氟有害气体产生,因而需要进行环境与生物体内氟的监测。但氟在正常人体及动物体内仅以微量存在,并且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所以要测定人或动物体液、组织内氟化物的含量是比较困难的。多年来,国内外采用蒸馏、电位滴定、微量扩散等多种实验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理想。自一九六六年Frant首先报导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溶液中微量氟离子含量。此法大大简化了实验手续、干扰少、准确度、灵敏度较其他方法高,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国内也开始试制,试用氟电极,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我们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尿中  相似文献   

7.
桥梁在地震中的碰撞反应不容忽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桥梁地震碰撞的模拟方法以及各种形式桥梁结构的地震碰撞近期研究进展,归纳了桥梁碰撞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减轻桥梁结构地震碰撞方法和防落梁措施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桥梁地震碰撞反应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铅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中毒,目前采用依地酸二钠钙治疗,其疗效虽可靠,但也有一定副作用,给临床长期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果胶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胶状糖衍生物,可从苹果、甜菜渣、菠萝皮等果品中提取。应用果胶排除体内的金属毒物,国内外也曾有过报道。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果胶对实验性铅中毒的治疗、预防及其对铅化物致LD_(50)的影响,现介  相似文献   

9.
研究动物体内红血球补充模型,获得了保证模型的正平衡点全局吸引的一族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异于已知定理,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建恩陶铁路工程以路基形式穿越了毛乌素沙地柏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环境研究中,采取植被样方调查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恩陶铁路工程对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生存环境及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对保护区的总体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证实稀土动力学特点是:稀土从血液向机体输入的速度快且量也多,而反分布速度慢且量也少,同时从机体清除的量也少。表明稀土在体内有蓄积,并证实脾肝是稀土重要蓄积器官,在骨内蓄积并不明显。经口染毒产生有害影响很小。目前我国稀土工业化生产已进入新的阶段,随之而来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更加广泛,接触者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工人和居民的健康,国内不少单位对其毒性作了很多研究,但稀土对灵长类大动物的毒性报道尚不多见,猴子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似,本实验给恒河猴用静脉注射,灌胃及90天喂饲稀土法,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振动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振动产生的原因,列车速度影响,振动的持续时间、强度分布等特点,以及地面铁路、高架轻轨、地铁列车等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振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动物体内红血球补充模型,获得了保证模型的正平衡点全局吸引的一族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异于已知定理,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有些超过了GB 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的规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针对轨道交通引起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振动,对我国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的研究及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介绍国内外的振动控制方法和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对紧急情况下的轨道交通枢纽人员安全疏散问题日益重视。相比其他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具有系统复杂、环境特定、危险因素多、规范不足等典型差异化特征。为此,围绕影响轨道交通枢纽人员紧急疏散效果的疏散空间环境设计、疏散人员客流环境分析、疏散行为模式研究等3个关键领域,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技术相关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面向现有应用不足之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阐述铁路修建对不同动物物种的影响,分析铁路修建过程中对沿线动物栖息地的切割和同类物种基因交换的隔断,以及对铁路沿线动物物种的生存繁殖造成的影响。对国内和国外的动物通道进行研究,综合剖析动物通道的模式、特点以及位置,得出动物通道的最佳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铁路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一般分为施工期与运营期两个阶段。施工期主要体现在占地、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废等对动物栖息地、视觉、呼吸、听觉、震感的影响;运营期则体现在列车灯光、噪声、线路阻隔等影响要素对动物夜宿、栖息地声环境、飞行的影响。不同动物种类个体,由于其生态特征不同,所受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五氯酚可经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经皮和经消化道的毒性已研究甚多,本文对尚未充分研究的呼吸道吸入途径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为成年大白鼠,以经呼吸道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进行中毒实验。实验分一次吸入中毒和多次吸入中毒。一次吸人中毒为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20分钟;多次吸入中毒为每天吸入一次,每次20分钟,按连续吸入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四种情况分为四组。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在不同时间处死,对肺、肝、血液及尿液中五氯酚进行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许多内外因素的变化,常可影响个体对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本文所报导的实验,旨在评价脱水因素可能存在的这种影响。实验分两部分:(1)研究正常和脱水动物注射或接触化学毒物的感受性。根据各个毒物,测定不同的反应项目,包括死亡率、死亡速率、心率的改变以及行为的变化。(2)研究脱水对机体防御化学毒物的三种生理功能的影响:呼吸道粘膜和纤毛的清除作用,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以及肝脏微粒体酶对毒的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柠檬酸铝(简称柠铝)对实验性矽肺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对柠铝进入动物体内的分布报道不多。为了解柠铝经连续注射后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特进行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实验方法 1.染尘:用180~200gWistar雄性大白鼠,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