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承载13吨的转向驱动桥轮边结构,校核了轮毂轴承、半轴等关键零部件的强度,计算了转向驱动桥桥壳的应力,完备了大吨位汽车起重机转向驱动桥的设计资料,为其它类型的工程机械转向驱动桥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汽车转向轮及中、后轮轮毂轴承的紧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性能.若轮毂轴承过紧,车轮转动阻力就会增大,摩擦损失增大,滑行性能降低,且轴承容易损坏;若轮毂轴承过松,车轮在滚动中就会产生摇摆,导致轮胎及相关机件不正常磨损.特别是转向轮轮毂轴承过松,方向盘游隙就增大,车辆转向的灵敏性与行驶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汽车维护中,应重视轮毂轴承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恶劣工况下压路机的使用要求,提升压路机振动轮寿命,基于可靠性理论、轴承寿命计算、TRIZ理论、冗余设计等设计方法,对行业内几种典型振动轮的结构形式、振动轴承及其润滑、传动件、密封方法、减振设计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振动轮进行长寿命设计的几点措施,如选用筒式四支撑圆周振动轮、保证振动轴承载荷比接近或小于0.1等。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均可以提升振动轮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4.
结合独立悬架车辆转向轮定位参数的特点,采用二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设计了试验方案,并对影响转向轮侧滑的轮胎胎压、载荷和车速等相关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到了侧滑量与转向轮定位参数间的定量映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回归系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失拟检验。结合汽车动力学相关理论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汽车转向轮及中、后轮的轮毂轴承紧度,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性能.若轮毂轴承过紧,会使车轮转动阻力增大,摩擦损失增大,滑行性能降低,且轴承容易损坏.若轮毂轴承过松,则会使车轮在滚动中产生摇摆,导致轮胎及有关机件产生不正常磨损.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线控四轮转向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全方位移动电动汽车的线控四轮转向系统转向模式。四轮能实现±90°偏转的四轮转向技术,可实现任意角度的平移,绕任意指定转向点转向以及进行原地旋转。运用Simulink软件建立四轮独立转向模型,分析了所设计的四轮转向控制算法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本文研究并确定了前置转向梯形独立悬挂转向系统的零部件设计参数以及转向机构的布置形式等对汽车加载时转向轮前束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前束角与各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定量地解决了实现汽车加载时转向轮前束变化的理论理想特性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对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布置设计合理性以及正确性进行定量判定。本文以HELUX底盘的转向机构为算例对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进行了计算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运动件的设计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功能、实用性、方便性等,而一旦出现运动干涉,会对上述性能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出现运动失效。文章在CATIA平台下,以微型轿车转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并采用CATIA模拟了转向轮的运动过程,以图表形式列出了转向轮在转向过程中与其它部件的最小距离,以该距离为基础检查了可能出现的干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证明,运用CATIA进行转向轮运动干涉检查精准度高,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四轮转向与铰接车架组合的主副车模式运梁车的结构形式,并对该形式运梁车的转向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最小转弯半径的工况及确定方法和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最小转弯半径工况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最小转弯半径,可为具有同类结构的运梁车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转向轮前束与车轮外倾角的设计匹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重点对转向轮前束与转向轮外倾角的设计匹配进行分析计算,并对东风汽车公司生产的EQ1141G车型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某高机动性能越野车进行了检验验算,得出了合理的结论,解决了长期困扰汽车转向设计师的转向轮前束与转向轮外倾角的设计匹配难题。  相似文献   

11.
汽车四轮转向较之常规的前轮转向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论文针对汽车四轮转向的操纵稳定性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四轮转向控制策略,实现汽车不同车速下的四轮转向控制。确定了二自由度车辆转向参考模型,进行低速时前后轮转角比例控制,高速时根据参考模型和实车横摆角速度、横摆角速度偏差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进行前后转角控制。应用Car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搭建了仿真模型,编写了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策略使汽车四轮转向相对前轮转向有效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重型设备运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康 《汽车技术》2000,(12):7-9
介绍了重型设备运载车的转向机构型式和5种转向模式,要实现这5种转向模式,必须将轮轴设计成机械上相互独立的形式,独立和多轮转向机构只能采用电传操纵方式。文中分析了其电传动力转向系统的要求和特征,对其驱动连杆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设计结果,为该车转向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四轮转向技术和新兴的纯电子差速技术,讨论了四轮转向汽车差速问题的特殊性;建立了基于阿克曼原理的四轮转向低速差速模型;设计了基于TMS320LF2407A DSP的四轮转向及其转向差速电子控制系统,并进行软件编程初步实验,验证了四轮转向技术和电子差速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半挂车第三轴质心和牵引座中心作为轨迹跟随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半挂汽车列车转向运动,建立牵引车前桥转角与随动桥转角的关系,基于空间摆线的波形压力轴承模型,对其进行满载应力应变分析,对随动轮的原地转向阻力矩进行分析,研究波形压力轴承低速的启锁力矩。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对某全轮独立转向特种车辆的转向轮四连杆机构进行了设计,并依据设计结果分析了相关参数的运动轨迹,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该方法集设计与优化于一体,简化了四连杆机构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四轮转向控制,论文研究了基于阿克曼转角的控制策略。给出了整车控制原理,设计了驱动力分配器和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的四轮转角分配器,应用Car Sim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整车模型和编写了控制策略程序,选取双移线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四轮转向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多轴汽车多轮独立转向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阐述了多轮独立转向技术对提高多轴车辆转向性能的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多轮独立转向系统总体设计思路。由此提出采用CAN总线通讯智能化节点设计的思想,进行电液比例控制多轮独立转向系统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方向盘解密     
马尼斯 《驾驶园》2006,(3):94-95
方向盘是人在开车最常用到的东西,这种从控制马的绳所演化之圆盘,问世时间大概只有百年之久.或许大家不知道,当车辆在转向时其实左右前轮的角度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内侧轮的角度比外侧轮来得大,此举是为了让转向能够更平顺且减少转弯的半径.在转向系统方面,目前大部分的房车皆使用齿棒/条小齿轮式,外加动力辅助的系统.另一种往复滚珠式则用在卡车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四轮独立驱动(4WID)电动车的转向轻便性,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转向轮的力矩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4WID电动车的转向和助力过程进行分析和标定,设计了以转向盘转角和转角变化率作为输入语言,左、右转向轮力矩差作为输出语言的前轮转向力矩分配模糊控制器,并利用双纽线实车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辆转向时转向轮力矩和滑动率得到有效控制,转向盘转矩减小,达到了助力转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车型:奥迪A8,发动机和变速器型号分别为BFM 4.2L、09EA。行驶里程:253634km。故障现象:组合仪表中ABS故障指示灯、驱动防侧滑系统故障指示灯亮;转向助力不能正常工作,组合仪表中车速表无车速显示。故障诊断:首先验证故障现象。客户来电咨询,说他的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出现转动转向时感觉沉重,并且组合仪表中侧滑指示灯及ABS故障指示灯报警。车辆离公司距离很远,就在当地的修理厂。初步检查发现有左前轮轮速传感器电路电气故障;客户让我们带上左前轮轴承及左前轮转速传感器到现场维修。到达现场时启动着车,确实如客户所陈述的故障灯报警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