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底盘管路用铆管机的设计过程、铆头材料选择及其在底盘管路铆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4个方面对旋转螺栓压入移位不合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CE矩阵分析的方法,从11个影响因子中选出了4个显著因子,利用统计学中P值的分析方法,对4个显著因子逐一进行分析和排查。结果表明,花键螺栓的长短和铆点的数量是显著因子,是导致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制定了减少花键长度和减少铆点数量的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制动软管总成的铆合设计基础与高低温脉冲试验方法,结合铆合尺寸、铆爪设计、衬芯设计这三个关键技术参数,设计了两组试验,比对了不同状态下的制动软管总成性能,研究表明:针对同种类型胶管,铆合设计对总成在冷热交变下的脉冲性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铆合尺寸在处于中值与下限值之间时,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分析汽车白车身冲铆连接脱铆失效实例,发现压铆头凹模基座侧壁长期受到高周应力而发生疲劳断裂,进而导致压铆过程不稳定,致使白车身部件连接强度下降引起连接件失效。结合拉脱力试验和剖面检测,分析了凹模基座侧壁断裂失效过程及压铆过程变化,确认压铆强度下降是由两板之间的镶嵌量Ts变小导致,而底厚X与强度的相关度差,不能作为日常质量检测的项目;凸点高度与设备稳定性相关,间接影响强度,需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因此强度控制必须以拉脱力强度值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白车身钣金件螺母冲铆技术的特点及原理,并针对某载货汽车厂年产10万件前围板螺母冲铆自动化工作站进行了规划设计,详细介绍了冲铆工作站节拍计算、平面布局、设备情况及主要的工艺过程,并将螺母冲铆工艺与传统的螺母凸焊工艺进行了对比,螺母冲铆工艺具有工件装配精度高、工件变形小、节能环保、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势,能很好的取代传统螺母凸焊工艺,在载货汽车白车身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卡载货汽车用底盘推力杆热铆,其组成总成用杆头为波浪型热铆技术,其杆头波浪纹在车削过程中,考虑到消除车削轴线与毛坯锻造轴线偏离,消除热铆后的总成受力不均衡导致的产品失效,设计制作杆头波浪纹车削前的辅助气动夹紧机构,进而提升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铝合金6061-T4和5052-H32为研究对象,参照目前主机厂的铆接工艺,通过研究不同板厚、不同铆模、不同铆钉的铆接接头的几何特征和拉伸强度,分析其连接强度的主要因素及几种工艺参数匹配,完成建立半空心自冲铆工艺辅助设计模型。整个半空心自冲铆工艺强度设计优化及验证过程,符合主机厂连接工艺标准,可以在实际的白车身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 锁铆连接技术原理和工艺过程 锁铆铆钉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穿透第一层材料和中间层材料,并在底层材料中进行流动和延展,形成一个相互镶嵌的塑性变形的铆钉连接过程,称作锁铆连接。该铆接点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称作锁铆铆接点。见图1。  相似文献   

9.
轻型车身自冲铆连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岁波  都东  常保华  黄华 《汽车工程》2006,28(1):85-89
轻量化是目前汽车发展的趋势,自冲铆连接将成为轻型汽车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从工艺过程和强度评估两方面简述了近年来自冲铆连接技术的发展情况。讨论了现有自冲铆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指出了未来自冲铆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新一代轻型车身铆接装配技术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冲铆接(SPR)是钢铝车身制造的主要连接工艺。文章介绍了自冲铆铆接质量的评判标准及影响铆接质量几个主要因素——铆钉、铆模、板材特性和冲铆速度,并重点对这几个因素是如何影响钢铝车身铆接点质量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