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略述马浔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产业的关系日趋密切,并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决定在全国建设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主要宗旨是依托国内...  相似文献   

2.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1,(1):42-43
上海成立船舶登记中心吸引中资船舶"回归"注册2010年12月4日,"上海海事局船舶登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中,鼓励悬挂外旗的中资船舶回国登记、增强我国对国际海运的控制力、保障国家航运经济安全的又一新举措。近年来,由于中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12,(13):92
广州永航船舶设备有限公司2006年6月成立于广州黄埔。公司成立以来,公司领导人以"船舶一站式服务"为理念,把永航船舶成功建设成以船舶通导系列产品销售、检测、维修、安装、调试为主,船舶备件、船舶物料供应为辅,船舶修造、船舶工程为支持的综合性船舶一站式服务公司。永航船  相似文献   

4.
丁宏辉 《船艇》2005,(9):16-18
海运业在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航海技术发展和船舶运输活动日益频繁,对船舶的安全航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船舶遇险时所采用的求救方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利用3G移动定位技术来弥补其不足,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新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结合智能船舶发展特点,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智能船舶对传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教育的影响,进而分析"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探讨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5333"教育培养体系,强化学科融合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形成面向智能船舶的复合型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华文 《珠江水运》2012,(23):84-84
本文介绍了广东海事局船舶安全检查员队伍现状,分析了船舶安全检查员的能力要求,最后提出船舶安全检查员队伍建设的思路,有利于提高辖区整体船舶安全检查水平。  相似文献   

7.
港口国监控(Port State Contr01)缩写为PSC,也叫港口国监督、港口国检查或港口国管理,是指港口国当局对抵港船舶依法实施的以船舶技术状况、操作性要求、船舶配员及船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检查对象,确保海上船舶、人员及货物安全,防止造成海洋船舶污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较早实施港口国检查并要求较为严格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下面就日本的港口国检查情况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事消息     
肖波 《水上消防》2008,(1):42-43
长江上船舶将使用统一电子航道图;2007中国水运十大新闻;我国港口国监督国家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海事消息     
长江上船舶将使用统一电子航道图;2007中国水运十大新闻;我国港口国监督国家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文中围绕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目前船舶电气实训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实施,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在水工建筑专业的船舶行业标准、非标设备专业的船舶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和进一步推进船舶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同时阐明了开展船舶行业标准建设,是确立企业在船舶行业中的技术优势地位、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春芳  王明志 《水运管理》2011,33(1):11-13,24
为更好地发展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分析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推进内河船舶运力建设的建议:将率先推进长三角地区船舶标准化纳入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筹集内河船型标准化引导资金,加快船舶更新改造和淘汰老旧船舶;研究实施积极的船舶建造投融资政策;调整船舶折旧年限,加快船舶更新改造;支持内河标准化船型研发;建立长三角地区内河船舶运力及船舶工业联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船舶电气与通信”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船舶电气与通信"省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对精品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并所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4.
薛丛华 《世界海运》2012,35(12):21-23
船舶安全文化建设是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论述实施ISM规则对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加强其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围绕几个主要方面就如何发挥船员的作用加强建设展开论述,最后指明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会平 《中国港口》2009,(6):21-21,23
近年来.我国港口码头投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都是空前的,港口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海图书是直接服务港口、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特定图书。海上经济贸易往来和船舶进出港口安全.需要了解港区航道及附近海区的地理情况。无论是宏观的港口规划、管理还是港口的建设、使用和船舶进出港航行,都需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海图是船舶海上安全航行指南和必备的航海工具,是航行安全和正确、  相似文献   

16.
LNG动力船市场虽然广阔,但行业发展,安全是前提。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一场"油改气"的船舶燃料"革命"在内河航运市场悄然进行。能源公司纷纷提速加气站布局,一些沿江省份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动LNG动力船舶改造,各相关配套企业亦摩拳擦掌加紧了行动,欲从船舶"油改气"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前景看似一片美好,但作为船舶新兴绿色能源,其安全问题一直被业界所关注,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安全问题,对船舶"油改气"的推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9,(11):24-26
针对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新形势,采用定性方法并结合工作实践,就船舶登记资料查询办理现状和工作定位进行探讨,重点阐述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而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主题.进入21世纪,公众安全和环境意识觉醒,对海上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IMO及国际相关海事组织积极推进相关公约、规则和规范的重新审议,制定目标型船舶标准(GBS)、共同规范(CSR)、海水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2009概率破损稳性规则、船舶CO2设计指示、船舶再利用标准、NOx和SOx减排标准等,促进船舶规范标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奠定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但与造船强国尚存在差距.抓住国际船舶标准发展机遇,瞄准绿色船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业界共同参与机制,研发和推广应用船舶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使船舶规范标准适应国际社会关注的"绿色"、"健康"等节能环保新船型,并拥有我国自主的船舶规范标准体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和造船强国的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余飞 《水运管理》2014,(12):30-33
介绍美国国家游艇航行安全项目及其战略规划运作,分析我国娱乐性船舶活动安全管理的现状及美国国家游艇航行安全项目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娱乐性船舶活动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安全治理体系;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船舶及事故报告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2020新年致辞     
刘震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20,53(1):I0001-I0001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20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船舶标准化工程师》编辑部全体员工向关心、支持本刊的作者、读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2019年,是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三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标准体系建设之年。“中国标准2035”研究项目扎实推进,有效促进了船舶行业标准化改革发展,以及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顺应船舶智能化发展趋势而岀台的《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有效指导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构建,推动船舶行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